悠闲小说 > 都市言情 > 重生归来带着老婆女儿过好日子 > 第112章 豫南省的悲哀
    李明不知道是,韩三平自始至终都没有要抓李明的意思。

    只是很好奇这个年轻人的潜力,来这里也只是为了试探一番,确定一下年轻的是不是像汴京那边的领导说的一样。

    有想法,胆大心细,敢干实事儿。

    经过刚刚的聊天,他已经确定了这是真的。

    李明的名字现在在汴京已经是很出名的了。

    “小李,你觉得兰坪县,不豫南省以后得定位是什么?”

    韩三平这句话直接让李明沉默了,他不想提起,但这又不得不说。

    “韩叔,我只是说说,您只是听听,咱们两个就当唠家常了。”

    韩三平笑了笑端起水杯喝了一口水。

    “不用有压力,你尽快说,我也只是好奇,出了这个门,我们两个什么都没聊。”

    李明笑了笑说道。

    “得嘞,您这么说我就说说我的看法。”

    李明也喝了一口水润了润嗓子。

    “我觉得……会是人口输出大省。”

    韩三平停住了手中的动作,有些诧异的看向李明。

    李明叹息了一声。

    “我知道这句话让您难以接受,说实话我也没办法接受,可未来,国家发展速度增快,各地基础建设,底层职业,都需要人员,到时候豫南会是全国最大的劳动力输出大省之一。”

    韩三平有些不开心,张了张嘴三番五次到嘴边的话也说不出来,五味杂陈。

    “那咱们不就是自己的努力,给别人做了嫁衣吗?”

    他说这话时带着苦笑。

    李明也是没办法,纵使自己是个重生者,也改变不了豫南省的状况。

    “其实咱们做为人才输出大省是必然的,可是未来别的省份对豫南省可不是很友好。”

    韩三平皱着眉头看着李明。

    “什么意思?”

    李明摇了摇头,他并没有说出后世那些网络上对豫南的评价。

    什么豫南十个人中九个骗,总部设在汝南店,还给豫南人冠一个偷井盖之名,甚至更过分的有一些企业,明目张胆的贴出不招豫南人。

    若不是大国需要粮食,豫南省需要守住耕地红线,曾经华夏文明的发源地,怎能让其如此侮辱。

    豫南省自古有着华夏粮仓之名,想要发展豫南省很难很难。

    韩三平犹豫再三看向李明。

    “那你有没有什么好建议?”

    李明摇了摇头。

    “咱们豫南不像三晋有煤,冀中有钢,以及沿海地区的港,如果想搞工业发展,咱们豫南属实一般,再加上咱们这边必须守住耕地红线,所以留给咱们省份其他产业的发展空间就不多了。”

    “而且咱们需要城镇化水平这么低,不说全面倒数第一,倒数前三应该每年都有咱们吧。”

    韩三平苦笑的点了点头。

    “所以咱们得人才想搞钱,就不得不背井离乡,去经济相对发达的地方讨生活,毕竟现在去了说不定户口就能留在那边,让自己的下一代不再是豫南人。”

    韩三平听了李明的话抬了抬手,又放下了。

    他有些沮丧,对于从政的他,接受不了为别人做嫁衣的命,可经过和李明的交谈,他也知道这是豫南省无法改变的现状。

    豫南省农业大省,可能80年还凑合,大家忙着地里的事儿,看不出来人口流逝性,但地里的事儿一旦忙完就会发现,许多人都会外出务工,没办法豫南省的就业环境很差。

    李明只是跟韩三平说了一点儿,现在的人对于外出务工的概念还不是很强,等到后世,农田机械化后,那时候你会发现每个城市都能用能遇到豫南省的人,见面都是一句。“咦,老乡呀!”

    韩三平颓然的样子李明也没办法劝解,谁知道韩三平一拍桌子道。

    “纵使成为输出大省,我们豫南省也不能差,我这就回去打报告,在兰坪县各地建小学,兴办职业技术学校,让他们出去能够骄傲的说出,我是豫南省的,我没给自己家乡丢人。”

    李明很想说后世那些端起碗来吃饭,放下筷子骂娘的人最近看不起的就是豫南人,搞地域歧视搞得特别严重。

    不过李明并没有跟韩三平说,毕竟那都是以后得事儿了。

    韩三平满怀希望的说道。

    “至少让他们出去能有一技之长,吃饱饭,穿暖衣,不至于做着最廉价的工作,拿着最少得工资。”

    李明对韩三平这个一把手有了新的认知,他真的是一心为民考虑。

    李明看着这个一心为民的好一把手,心中有了一个想法。

    “韩叔,其实也不是没有好办法。”

    韩三平眼前一亮带着渴望的眼神看着李明。

    “就如你所说,搞好教育,要是你能说动上面的人,迁入豫南省一所顶级大学,豫南省未必不能腾飞。”

    要知道当年仅凭一个豫南大学,就将豫南省的人才留住多少,当时的豫南大学不输给现在的京城大学。

    1912年留洋培训基地只有三个,分别是豫南大学,京城大学,还有魔都交通大学,只是后来经历了几次大拆分,才使豫南大学陷入了没落。

    韩三平不敢接李明的这句话,迁一所顶级大学,和建几十所甚至几十个技术学院的概念完全不一样。

    一所顶级大学对地方的影响那是什么样子的他十分清楚。

    韩三平知道这件事儿的难度,对于他来说这事儿根本不可能,就算拿时间磨,能办成那也不知道多少年之后的事儿了。

    他从来没想过用这个劳资力,只是国内大多数都是这个情况人走茶凉,纵使你规划的再好,指望继任者或者换仁者继续?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李明和韩三平不知不觉聊了一上午,从民族大义,聊到国家大事儿。

    从国家大事儿聊到经济改革,又从经济改革聊到民生需求,韩三平总觉和李明有聊不完的话题。

    他自己也在想这小子明明只有二十出头的年纪,为什么这么老道,说话的尺寸,聊天的过程,所有细节都像是在他的把控中。

    要不是肚子叫了,这俩人不知道聊到什么时候。

    韩三平站起身来笑着拉着李明的手。

    “小李,跟你聊天很舒服,今天跟你聊完,我好像也知道自己要对那个方向下手了。”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369023/64467549.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369023/64467549.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