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闲小说 > 恐怖灵异 > 我,薯条,苏联英雄 > 第23章 历史的惯性
    战地时间1941年7月2日临近中午。

    昨天下午“分手”的芬兰“诺尔德”师与党卫军“北方”师,现在都多少有点后悔了。

    ………………

    对于前者来说,失去德国人的工兵,他们还可以像冬季战争时期一样,进行丛林战争。

    但失去了德国人的火力,“诺尔德”师在与边防军第72总队主体部队交战时,就失去了之前,调戏少量边防军巡逻队的威风,在苏联准备的碉堡防线头上,碰了个灰头土脸。

    如果不是,边防军第72总队,收到命令主动后退。

    两个芬兰师,想要这里,用前后夹击的方法,打败老对手,并不会比历史中,走过这段路容易多少。

    当然,也是由于边防军第72总队,主动后撤了。

    芬兰部队的状态和士气,遭受的打击,还不足以让芬兰极端民族主义者,回头去寻找德国人。

    ………………

    对于后者来说,收到命令向北增援时的心高气傲,已经彻底被森林沼泽磨平了。

    就像“狙击手”发现的一样,主动弄丢了“带路人”的党卫军,缺乏一切在森林沼泽中作战的基本技能。

    在工兵部队,耗尽器材与汽油之前,这党卫军还能较为迅速的,向北威胁步兵第104师的前出防线。

    并一度给前出防线的苏军,造成了极大的压力,逼迫苏军指挥部,将主要精力与力量都向这里集中。

    并开始担心,德军一旦选择绕过防线,就会导致防线出现崩溃风险。

    (薯条君就是在这个时候,被弗洛罗夫中将直接命令,赶到这里,排除德国人绕过防线可能的。)

    但在工兵部队的耗材不足后,收到命令向敌人阵地侧后穿插的党卫军,在想要更换路线,绕过苏军前出防线时,直接成了没头苍蝇。

    不仅仅没能实现,德军指挥部,借助芬兰第6师发起猛攻的掩护,完成突破苏军防线的构想,还彻底将自身的糟糕状态暴露给了薯条君。

    只是,作为极端右翼中,头最铁的一批,党卫军“北方”师,也一点没有回头去找芬兰人的想法。

    而是妄图,在苏军防线纵深侧翼的森林中苟住。

    等待德军后勤部队,艰难的通过,之前工兵部队构建的临时道路,将更多物资送到之后,再次发起进攻。

    ……………………

    当然这也不完全是,党卫军的一意孤行。

    其背后是德军指挥部,面对当前糟糕的攻击进展,所作出的最新决定。

    昨天从火障中撤出,完成重整的第169步兵师,在战役开始的第40小时,又回到了历史中的进攻出发点。

    准备和一直在佯攻,但却未能吸引苏军足够注意力的山地步兵团一起。

    将原本的佯攻,直接变成主攻,以配合先前已经发起进攻的芬兰第6师。

    完成德军指挥部,夺取当前唯一能确定的,靠谱道路,冲向阿拉库尔季的目标。

    只是这样的行动,不仅仅相当于间接宣布“白色闪电”破产。

    还让德军指挥部,不得不再次思考之前的问题,那就是两个师的力量,到底能否完成这样的突击计划?

    对于这个问题,哪怕德军指挥部没有考虑面子因素,也在如下两个情况中,给出了否定答案。

    其一是,芬兰第6师加第169步兵师的力量,在德军参谋人员看来,肯定不如原计划的两个德国师。

    其二是,进攻战役的第二天都已经过半,一切行动都失去了突然性,苏联人防线必然比之前预计的坚固。

    所以,德军指挥部必须寻找变招。

    于是,根据当前德军的进攻哲学,原本在后勤糟糕位置进攻脱力后,就应该立刻回撤重整的,党卫军“北方”师发出的头铁坚守申请,被德军指挥部批准了。

    正面进攻的部队,需要这样一支侧翼牵制力量,哪怕现在,党卫军并没有实力,完成任何的侧翼攻势也是一样。

    当然,当前还是国防军为主的,德军指挥部,显然也不会和,靠“精神力”吃饭的党卫军一样。

    天真的认为,之前工兵为了迅速推进,修建的歪歪扭扭的临时道路,能够维持住党卫军部队的基本战斗力。

    于是,之前因为制造了不可控大火,而让德军指挥部,对于当前季节针叶林易燃程度,产生误判的德国空军-轰炸机部队,临时转型成了运输机部队,准备向党卫军空投一些急需的补给。

    就这样,历史的“必然性”,让一切在兜兜转转之后,似乎又转回了原点。

    就连未来德军,盲目坚守失去价值的攻击出发阵地,紧急调动轰炸机空投补给等名场面,提前数月,乃至数年,在北极战线发生。

    也只是,在相同背景条件下的,小规模预演罢了。

    (一些解释:

    1、盲目坚守失去价值的攻击出发阵地

    中央集团军群,因为各种原因,在能够冲向莫斯科时,选择转向基辅,完成基辅合围期间。

    留守在,之前为了进攻莫斯科夺取的狭长出发阵地(叶利尼亚突出部)中的,德军部队情况。

    这些无力进攻,又处在极难补给与防守位置的德军部队。

    在中央集团军群,不愿意放弃来之不易的进攻跳板情况下,被苏军部队一顿胖揍下场惨烈。

    2、紧急调动轰炸机空投补给

    这样的名场面当然就更多了,其中最着名的,必然是保卢斯的第6集团军,被围困在斯大林格勒外围那次。)

    ……………………

    在德国空军思考为什么小当量炸弹,能够让针叶林瞬间爆燃,这一注定没有结果的问题时。

    在6月30日,以惨重代价将德军雷达站干掉的苏联空军,终于得到了,从摩尔曼斯克转场过来的,由皇家海军战斗机部队,直接转隶而来的,皇家空军第151联队先遣队的增援。

    这让原本只能在铁路周边地区,维持防空圈的苏联空军,重新获得了,将力量伸到前线上空的能力。

    于是,得到克林姆林宫,以最高优先级配合英国空军作战指示的第14集团军,也不再顾及,将薯条通信暴露给英国人的问题。

    这就让英军,成了苏军之后,第二支加入薯条通信的军队。

    英国人也提前若干年,体会了一波“克格勃”的力量。

    当然,此刻是苏联人亲密战友的英国人,除了立即因为“世界最大殖民者”本能,产生一些“据为己有”邪念外。

    也立即将更多注意力,投入了原本历史中,他们并没有投入太多精力的,北极战线内陆战场。

    这让刚刚起飞,准备执行空投任务的德军轰炸机部队飞行员,即将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撞上他们在英吉利海峡上空 的老对手。

    (一些解释:

    1、薯条君的友军判定,在薯条旅正规化后,更为接近东方统一战线思想中的友军含义。

    只要你愿意在卫国战争中出力,并不将薯条君视为敌人,那么你就机会得到加持。

    相应的,开始正规化的薯条旅,也将各种层次的薯条通信接入权限,按照薯条旅部队规模和影响力情况,向战区中存在薯条旅部队的,苏军高级指挥部开放。

    例如,拥有“绿火箭”营,薯条旅情报处特别行动队,甚至薯条君本人作为集团军指挥部直属侦查力量的第14集团军。

    当前几乎拥有了,向所有战区内友军开放次高级,薯条通信的能力。

    (仅次于,薯条君与兵人部分共享思维的水平。)

    只是和薯条君这种,信息时代来者,习惯于滥发聊天群群号不同。

    对于指挥通信系统的组织层次,有更深刻认识,并且缺乏天马行空想象力的,弗罗洛夫中将,并没有将第14集团军,变成一个巨大的聊天室。

    而只是将第14集团的通信网,提升到了,二战后冷战时期苏联集团军通信网的水平(可靠性100版)。

    2、历史中的英国皇家空军第151联队,几乎将全部精力,都放在了摩尔曼斯克与北冰洋上空。

    但在本书中,因为苏联空军不仅没有和历史中一样,在英国来之前,几乎彻底被德国按在土里,还表现出了,出乎英国人意料的战斗力。

    这让除了实际军事任务,还带着一定政治任务的第151联队,如果想要做出与历史中相近的成绩,就必须更加深入北极战线内陆,与苏联空军更加紧密的共同作战。

    当然,在发现苏联人,居然有远超他们的通信指挥能力后,第151联队的政治任务色彩,显然会更加浓重。

    3、提前体会“克格勃”力量指:

    对于苏联内务部与“克格勃”复杂关系,并不是十分清楚的英国,提前体会了二战后,自己的情报组织被苏联渗透成筛子时,才感受到的“克格勃”力量。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369206/69267459.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369206/69267459.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