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闲小说 > 历史军事 > 我,大明长生者,历经十六帝 > 第43章 互不相让
    朝堂上。

    于谦屏息凝神,脑海中斟酌着措辞,为今日的‘大战’做准备。

    瞥了眼不远处的王直,后者微微点头,表示鼎力相助。

    于谦吁了口气,想想还是不放心,回头越过人群,瞅了李青一眼。

    却发现李青跟没事儿人似的,一副没睡醒的样子。

    难道今日不是皇上颁布国策的日子?于谦有些纳闷儿,但又觉得不像,毕竟李青都来上朝了。

    永青侯真是有一颗大心脏啊……于谦苦笑,不过,受李青影响,他也不那么紧张了。

    半刻钟后,朱祁镇踏进大殿。

    群臣参拜,山呼万岁。

    君臣大礼过后,群臣各自回班,等着皇上问话,然后汇报工作。

    他们并没察觉到,今日和往常有什么不一样。

    朱祁镇没有问出那句:“众卿可有本奏。”而是直接道:“王爱卿。”

    王卺、王骥、王佐、王质……一众大佬面面相觑,也不知皇帝叫的是谁,索性都站了出来。

    朱祁镇补充道:“王卺爱卿,上前答话。”

    闻言,其他姓王的大佬讪讪回班,王卺上前,拱手道:“皇上有何示下?”

    “昔年三宝太监下西洋的宝船,如今如何了?”朱祁镇问。

    王卺完全没想到小皇帝会问这个,想了好一会儿,才回道:“宝船年久失修,基本上不能下水了。”

    朱祁镇一脸惋惜,叹道:“这些宝船可是为大明立下过汗马功劳啊,如今竟是连水都下不了了。”

    顿了下,朗声道:“王爱卿,朕命你立即调集人手,三个月内,将这些宝船修好,不但能下水,还得经得起海浪。”

    “是…啊?”王卺一怔,“皇上这是…何意?”

    群臣面色微变,隐隐有种不祥的预感:皇上不是要……

    “朕要重启海洋贸易。”朱祁镇说。

    刷——!

    百官同时望向朱祁镇,心中震惊,脸色难看。

    果然,小皇帝到底还是想重启海洋贸易。

    他们不是没想过,有一天会出现这种情况,只是没想到这一天会来得这么快。

    才多久啊?

    正统五年,他们还春风得意,呼风唤雨,短短两年时间,先是保举制被废,后又撤回镇守大臣,文官集团的权势大幅度缩水。

    现在更是要重开朝廷贸易,这对他们来说,简直是从天堂堕入地狱。

    不能再让了!

    这是所有文臣的心声。

    甚至许多武官、勋贵都不赞同,他们也在暗戳戳地进行海洋贸易。

    虽说朝廷明令禁止官员进行海洋贸易,但对京官儿来说,这只是为他们加速敛财的手段罢了。

    当然,他们自己是不露面的,都是在背后掌控,赚的盆满钵满。

    刑部都给事中率先出班,“官不与民争利,皇上坐拥四海,如今国库充盈,又何须在意这点小钱?”

    “臣附议!”户部都给事中附和。

    于谦扫了一眼昔日阵营的官员,却无一人敢跟他对视,纷纷避开他的目光。

    事关自身利益,他们自不会上赶着无私奉献。

    于谦无奈,只好亲自上阵,哼道:“小钱?

    太宗南征交趾、北伐蒙古、通运河、迁都顺天、编撰永乐大典……哪样花的钱少了?

    如此丰功伟绩,靠的是什么?”

    于谦一上场,两个都给事中立即哑火,讪讪回班。

    兵对兵,将对将,眼下已经不是他们能插嘴的了。

    朝堂上的众大佬暗自皱眉,心里一边骂着于谦的祖宗八辈儿,一边思虑着对策。

    户部侍郎王佐正想着应对之法,突然被自家尚书暗地里踹了一脚,一个趔趄,闪出人群。

    王佐舔了舔嘴唇,出班的身子不好返回,于是反驳道:“太宗下西洋,是为传播大明文化,宣扬大明国威,是千古流芳的佳话,也是大大的功绩;

    怎么到于侍郎嘴里,就成做生意了呢?”

    吏部尚书王直当即出班,力挺于谦,“王侍郎何故顾左右而言他?

    我们现在谈的是海洋贸易的利润,请你不要东拉西扯。”

    王佐一滞,悻悻道:“现在我大明繁荣昌盛,国泰民安,赋税更是蹭蹭上涨,洪武年间年税不过三千五百万石,如今足有五千万石以上,何须再与民争利?”

    “看似中肯,实则大谬。”英国公张辅出班了,“太祖一朝,征收的都是大米、小麦,都是细粮,如今呢,五千万石粮食,有半数以上都是宣德薯,永乐豆,还有永乐米,这些都是粗粮,能比吗?”

    张辅一说话,一个抬杠的都没有,朝堂陷入诡异宁静。

    于谦趁热打铁,“英国公所言极是,此一时,彼一时也;

    如今我大明百姓都能吃饱饭了,以往用粮食就能解决的事,现在大多要用钱,相对来说,国库较之太祖时期,非但没充盈,反而更穷了。”

    “不敢苟同。”户部尚书刘中敷反驳,“细粮是粮,粗粮就不是粮?银锭是银子,碎银就不是银子?

    还是说,永乐豆、永乐米、宣德薯不能吃?”

    “你……!”于谦震怒,“胡搅蛮缠,这是一码事吗?”

    “怎么就不是了?”刘中敷哼道,“国库的粮食难道是假的?”

    李青见于谦一时间想不出反驳之词,只得出班,“皇上,臣有话说。”

    刘中敷回头看了眼李青,眉头紧皱:我们尚书、侍郎斗法,你一个都给事中凑什么热闹?

    其他人也不爽李青这一做法,兵对兵,将对将,向来是不成文的规定。

    你李青虽受恩宠,但终究只是个都给事中而已,你凭什么?

    凭我不要脸……李青翻了个白眼儿,望向朱祁镇。

    朱祁镇笑道:“上前说。”

    李青走上前,转头朝刘中敷道,“刘尚书,下官问你个问题……”

    “本官不屑回答你的问题。”刘中敷傲气十足。

    李青耸耸肩,看向朱祁镇。

    朱祁镇当即说道:“李卿问,刘卿必须答!”

    刘中敷:“……李都给事中问吧。”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369372/64590229.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369372/64590229.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