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闲小说 > 历史军事 > 我,大明长生者,历经十六帝 > 第149章 救皇帝的办法
    搞什么,我们都到家了,你又说上朝……群臣满心怨气地赶来朝堂。

    奉天殿。

    群臣吃惊的发现,伴君出征英国公居然回来了,更让他们吃惊的是,王振居然五花大绑,被张辅摁在朝堂上。

    今儿这是怎么了?

    群臣一脸懵,茫然看向朱祁钰。

    朱祁钰脸色凝重,朝张辅道:“英国公,你说说吧。”

    张辅点头,言简意赅的将把事情叙述了一下。

    他声音不大,但落在群臣耳朵里,无异于晴天霹雳。

    ——大明的天塌了!

    奉天殿先是寂静无声,而后直接炸锅。

    没有担当的人在遇到大祸时,第一时间想的不是补救,而是怨天尤人,追究责任人。

    而王振,无疑是很好的发泄对象。

    不知是谁,上前踹了王振一脚,然后……一发不可收拾。

    群臣一股脑儿全涌了上去,一个个撸胳膊挽袖子,全然不见往日斯文,面目狰狞地发泄心中愤怒。

    要说王振也是倒霉,身不能动,口不能言,只能被动挨打。

    群殴最容易上头,人人都有法不责众的心理,下手也没轻没重,不多时,就有人发现,王振完全不动了。

    奈何,众人的情绪已经被调动起来了,更多的人依旧拳脚相加。

    朱祁钰震惊,这群人这么放肆的吗?

    “够了!”

    张辅断喝。

    这一声还挺有用,人群果然散开。

    再次望去,只见王振软趴趴地摊在地上,堵嘴的布已经吐了出来,一同吐出的还有舌头。

    王振七窍流血,已是死的不能再死。

    血液流淌,把奉天殿的金砖染得血红,刺眼醒目。

    朱祁钰心头狂跳,这样的事简直闻所未闻。

    群臣也意识到实在过分,但他们顾不得了,皇帝没了,文官集团高层折损过半,这对他们来说是个巨大打击。

    勋贵只死了十几个,但文官却死了好几十个,且文官跟勋贵比不了。

    文官死了也就死了,勋贵死了,儿子却能继承爵位,几乎不怎么受影响。

    这就很难受。

    本来文官和勋贵已经穿一条裤子了,但现在出了这事,以后战事定然不断,昔日合伙做生意的双方,为了各自权势,对立是早晚的事。

    朱祁钰倒没在意这些,他对朝局的了解并不透彻,想的没有这么深,他只看到了群臣的狂妄。

    这监国的差事太难做了……朱祁钰头大如斗,朗声道:“来人,去请太后来。”

    他不全是怕事,毕竟他只是监国,论身份地位,远无法和皇帝生母相比,再者,现在的他无论做什么决定,都难免让人多想。

    朱祁钰只是对朝堂复杂局势不甚了解,但并不傻。

    他清楚这个时候,绝不是他说了算的,真要强行干预,办不成不说,自己还得搭进去。

    王振就这么死了,他死不足惜,只是……死的充满戏剧化。

    不知该说倒霉,还是该说幸运。

    这件事牵扯太大了,并不是说杀了个王振就了了,皇帝被掳了去,会有什么后果可想而知。

    群臣当然急,他们的权势地位是大明朝廷给的,自然不希望大明重蹈宋朝覆辙。

    朝廷崩了,他们也没什么好处。

    “英国公,这究竟是怎么回事?”翰林侍讲学士徐程出班,问:“即便是皇上被蛊惑出营,你也应该做好防范才是。”

    于谦回头望了一眼,驳道:“乱军之中,英国公在前面大战,岂能面面俱到?”

    这个时候绝不能扩大追责范围,尤其是张辅这种在军中极有分量的人,撇开私交,于谦也不想张辅被治罪。

    “于尚书,下官问的是英国公。”徐程说。

    一个小小的从五品,竟敢硬怼兵部尚书,背后必定有人。

    于谦知道这里面的道道,也明白为何会有人如此。

    文官高层几乎都被皇帝带去了战场,现留在京师的文官,属他的权势地位最高,自然有人眼红嫉妒。

    尤其是,于谦跟他们本来就不是一路人。

    于谦深深看了徐程一眼,暗叹:都说文人相轻,传言不虚啊!

    想起李青曾言:这座大染缸,多浑浊都不稀奇。

    于谦更是心生无力,目前局势如此严峻,一个个竟还想着争权夺势,真是……其心当诛!

    “你算什么东西,也配质问本国公?”张辅更是直接。

    反正他也没抱希望自己能平安无事,自然不会惯着谁。

    张辅的强势,让一些不怀好意的人,暂时打消了对付他想法,局势还不明朗,没必要太早下手。

    且看太后怎么说吧?

    朱祁钰的身份太过尴尬,京中有太后、太子,皇帝又不是死了,没人把朱祁钰当回事儿。

    当然,朱祁钰也并不热衷。

    他并未生出野心,他一个就藩的王爷,在京中毫无根基,想那么多纯粹找不痛快。

    奉天殿寂静下来。

    每个人的脸色都阴沉似水,各自想着心事。

    两刻钟后,孙氏火急火燎地踏进奉天殿,不待群臣行礼,她就急吼吼道:

    “张辅,你仗是怎么打的?“

    张辅无话可说:“臣甘愿认罚。”

    “皇太后三思。”于谦出班,“如今皇上……北狩在外,鞑靼随时可能再来,国难当头,正是用人之际,罪魁祸首已然伏诛,国公纯属冤枉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369372/64590335.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369372/64590335.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