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暖后,青草疯狂生长,荒凉的大地很快被绿意葱葱代替,长势喜人。

    李青划出四片水草极为丰美的区域,两处用以后续放牧,两处作为马场,余下的让各部落自由选择。

    开荒指标:两年内二十万亩!

    一口吃不成个胖子,这只是第一阶段,先解决温饱方面的问题,后续随着人口上涨,再做规划不迟。

    来之前,李青就有了大致的计划,二十万亩耕地,其中五万亩用来种棉花,两万亩种桑养蚕,数千亩种瓜果……余下皆种永乐豆,宣德薯。

    由于气候影响,这些高产作物一年只能种一季,但一季也足够解决这些人的温饱了。

    此外还能放牧、打猎、捕捞鱼虾……生活绝对差不了。

    下达完部署,李青开始培养各产业,比如纺织、裁缝、粮食铺子、甚至酒楼……云云。

    想长远的留住人,必须要有基础配套设施,最起码的生活所需得有保障才行。

    这些赚钱的产业,李青全便宜了各部落首领,河套安定要靠他们出力,大明也不可能一直在河套驻扎五万大军;如此做可以将他们套牢在这里。

    所有基础建设都是按照大明的标准,纺织、裁缝、酒楼……甚至过节,都是按照大明的来,此外,李青还建立了个学堂,让他们学习大明文化。

    当然,不足以让所有人的孩子都上学,只针对部落高层。

    人都有慕强心理,拿捏住了高层家属,下层民众自会有样学样,从而渐渐改变他们的思想、观念……

    几代人后,这些人便会养成习惯,说汉话,穿汉衣,过汉人节日……那时的他们,便是不折不扣的大明人。

    这种润物无声的策略最是稳妥,所花费的代价也不算大,且后续还能带来丰厚回报,唯一美中不足的是……需要大量时间成本。

    …

    四月下旬,开荒耕地近三万亩,两万亩种土豆,一万亩种棉花。

    此外,地上建房也开始进行,和泥、脱土坯、砌墙……以汉人的房舍为标准,照葫芦画瓢。

    舍弃了帐篷,改换房屋,游牧民族便有了‘根’。

    大家伙儿干的热火朝天,尤其是各部落的人,大明帮自己建房子,完事还给补助,这等好事上哪儿找去?

    生活有了奔头,还时常有大肥猪肉吃,他们自然卖力。

    众人热情高涨,不怕苦累,河套一天一个样……

    六月中旬,去瓦剌买羊的队伍回来了,一共买了七千多只。

    李青没有大量宰杀,而是分给了各部落让其放牧,他当然也没有厚此薄彼,给了明军白银赏赐。

    不过,李青收到了个很不好的消息。

    绰罗斯·伯颜帖木儿病故了!

    李青得知后,除了心忧之外,也唏嘘不已,伯颜帖木儿是个厚道人,他做瓦剌首领的这些年,为大明贡献良多。

    再换首领的话……怕是就没有这么好运作了。

    更重要的是,新首领能稳得住局面吗?

    李青心里没底……

    但他又无法阻止这些,只能给朱见深去一封信,建议他先观望一阵儿,别急着做决定。

    日子一天天过着……

    中秋这天,李青下令:所有人休息一天,过中秋,吃月饼。

    李青早早就开始为中秋节做准备了,在关内买好面粉、馅料,提前几天就大规模生产,中秋这天,所有人都吃上了月饼。

    李宏不理解,觉得太过小题大做。

    “干爹,一个中秋节,用得着如此重视吗?”李宏道,“停下一天,不知要少开垦多少亩地,少建多少间房舍呢?”

    李青却道:“吃的不是月饼,是文化认同。”

    李宏一头雾水,李青也没有解释。

    忙碌却舒缓的日子依旧继续着,这种生机勃勃场面,仅是看着,就令人无比满足,所有人都沉浸在这种田积累的美妙感觉,无法自拔。

    …

    朝廷的拨款到手后,李青加大力度花钱,采买、发工钱、各种激励奖赏……将这些钱,转化成更高效的劳动力,以及货物,通过这些手段,将朝廷拨的钱下放给个人。

    并打通了河套和关内的贸易渠道,且以河套为跳板,辐射草原部落。

    李青致力于让河套成为大明、草原的中转站,进而加大民间货商贸易。

    当然,堪称战略物资的茶马盐铁贸易除外,这是大明朝廷控制草原部落的砝码,不能让民间商贾参与。

    李青这样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草原上各部落的生存思维。

    ——生存并非劫掠一条路,还能通过草原上特有的物资来交换,比如:人参、皮草、药材……都可以换取他们所需的东西。

    当然,这些还都是李青的愿景,没有成为现实。

    但李青有信心,只要按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顶多十年就能达到他的预想。

    …

    没有记忆锚点的日子,总是过得很快,土豆的收获,棉花的收获……愈发坚定了各部落的信心。

    过冬粮食够了,棉花产量有限,远达不到人人盖棉被条件,每户只分得了一双棉被。

    感受过棉被柔软、暖和后,他们更加趋之若鹜,对未来更是憧憬……

    耕地已开垦出近七万亩,美中不足的是,有很多都错过了播种时间,只能等来年了。

    但他们并不气馁,那么久的苦难日子都过来了,不差这一年半载。

    各部落都得到了很大实惠,李青也没委屈了明军将士。

    将士们终究是要回大明的,资源、土地这些对他们用处不大,所以李青提高了他们的俸禄,每人每月纹银二两。

    想要资源的人得到了资源,想要钱的人得到了钱,可谓是皆大欢喜。

    …

    冬季。

    羊群已经发展到了一万三千有余,这些曾以放牧为生的部落,早早就收集了足够多的草料,过冬物资准备得妥妥的,此外,马场也初具规模。

    数量还很少,但总算是开了头儿。

    大地再次荒凉,但那看不见,却能感受得到的勃勃生机,反而愈发浓郁了。

    ~

    帅营。

    李青吃着火锅,喝着小酒,惬意无比。

    帐帘一挑,李宏搓着手进来,干笑道:“干爹,吃着呢?”

    “坐下吃点儿。”李青今日不再横鼻子竖眼,态度温和。

    “哎,谢干爹。”李宏也不客气,颠颠儿走到桌前坐下,抄起筷子大快朵颐。

    一刻钟后,李宏夹菜的动作才停下,他喝了口酒送下口中食物,这才开口道:

    “干爹,记得你之前说,年前咱们就回去,真的假的啊?”

    李青打趣道:“怎么,想家了?”

    “昂。”李宏不好意思笑笑,“这都一年多没回去了,确实想家了。”

    李青笑着说:“过两天就回去。”

    “当真?”

    “骗你做甚!”李青翻了个白眼儿,“这里基本步入正轨了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369372/64590516.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369372/64590516.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