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闲小说 > 历史军事 > 我,大明长生者,历经十六帝 > 第202章 李青归来
    昭狱。

    汪直褪去了太监服,身着洁净囚衣,蹲坐在干草上默默无言。

    这间牢房很干净,显然是提前清理过的,且他也没有受刑,甚至牢饭都有酒有肉,貌似还是御膳房出品。

    但,汪直依然难受,心如油煎。

    他不明白,他想不通,皇上为何要这么对他,自己如此争气,如此用心办事……

    汪直委屈,难过。

    这种大起大落,对他的打击太大了。

    遥想当初杖打百官时也是如此,明明是在维护皇上……汪直心头苦涩,不禁感叹:伴君如伴虎啊!

    他明白,这一次没人会救他了,也没人救得了他。

    哪怕是皇贵妃娘娘……

    “参见娘娘……!”

    汪直一怔,抬头望向牢房门口,却见皇贵妃缓步走来。

    “将牢门打开。”

    “是。”

    牢头不敢违抗,当即打开牢门。

    贞儿走进来……

    直到这时,汪直才反应过来,忙上前叩头:“奴婢拜见皇贵妃娘娘。”

    “快起来。”

    贞儿扶起他,难掩心疼之色:“这些日子苦了你了。”

    汪直轻轻摇头,吸了吸鼻子,催促说:“娘娘快回去吧,您怎么能来这里呢?”

    他没有求救,一是觉得娘娘救不了他,二是不想连累了娘娘。

    贞儿轻笑道:“本宫如何不能来?”

    “这里……脏。”

    “可你干净啊!”贞儿笑着说。

    一句话,让汪直红了眼眶,险些落泪。

    “娘娘,奴婢犯了大罪,奴婢给您丢脸了。”汪直低声说着,像个犯错的孩子。

    贞儿慈祥笑笑:“不全是你的错,你都不在京,哪里管得住下属,说到底,这是皇上给你的担子太重了。”

    “娘娘别这么说。”汪直连忙道,“千错万错都是奴婢的错,皇上还是圣明的。”

    都这时候了,他还在维护皇帝,当然,更多是为维护皇贵妃,怕娘娘惹得皇上不喜。

    “娘娘,您……又老了。”

    “是啊,老了。”贞儿轻叹,“你还年轻,以后要好好生活,知道吗?”

    奴婢还有以后吗……汪直内心苦涩,脸上却是点头:“娘娘放心,奴婢会的。”

    顿了下,催促道:“娘娘,您快走吧,奴婢在这里很好,您不用担心。”

    贞儿点点头:“成,那咱们走吧。”

    “哎,嗯?咱,咱们?”

    “对,走吧。”

    “娘娘,奴婢可是钦犯啊。”

    一旁牢头也趁机道:“皇贵妃娘娘,汪直……汪公公是钦犯,没有皇上旨意,小人可不能……还请娘娘体谅。”

    贞儿轻哼:“睁大你的狗眼看看,这是什么?”

    “如,如……”

    那牢头结巴了好一会儿,脸色猛地一变,当即跪下:“吾皇……”

    “行了行了。”贞儿打断他,“本宫现在能带走他了吗?”

    “能,能,太能了。”牢头小鸡啄米似的狂点头。

    贞儿回过头,“汪直,我们走。”

    “哎,好。”汪直讷讷点头,他觉得十分梦幻,没想到自己还能活着走出昭狱。

    直到明媚阳光照在脸上,他才总算回过神,惊喜道:“娘娘,皇上不责罚奴婢了?”

    贞儿轻叹道:“皇上压力很大,本宫求了许久,也只能先将你带出来……唉,是娘娘本事不济。”

    “这样啊,”汪直失望,随即又忙道:“不怪娘娘,奴婢知道娘娘已经尽全力了,劳娘娘如此费心,是奴婢……”

    “好了,不说这些,先回宫再说。”贞儿道,“放心,有本宫在,没人敢对你下杀手。”

    “是。”汪直感动地点点头。

    在昭狱待了一个多月,他的心理预期已经足够低了,能活着已是大幸。

    这也是朱见深的安排。

    其实汪直本不用进昭狱的,因为朱见深压根就没想杀他,让他进昭狱就是为了降低他的心理预期,以便更容易接受失势的现实。

    “娘娘不必太为难,”汪直说,“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何况,汪直只是皇上的奴婢,您可千万别为了奴婢,惹恼了皇上。”

    “放心,不会的。”贞儿有些心疼,也后悔了。

    早知如此,她当初就不举荐汪直了,一直留在身边多好……

    ~

    汪直逃脱牢笼的消息,很快被群臣得悉,霎时间,新一轮的弹劾就开始了。

    这一次,朱见深没再沉默。

    他表明态度:汪直有罪,却也有功,如今已经惩罚过了,勿要再议!

    群臣不甘心,更不愿罢休。

    事情闹到这个份儿上,若是汪直再卷土重来,还不得把他们往死里整?

    于是乎,又玩起了老把戏,跪宫门。

    不杀汪直,誓不罢休!

    朱见深知道他们的担忧,直接下旨:汪直有功,却也有过,以后不会再启用汪直;汪直不死,西厂不开!

    不是口头承诺,而是实实在在的圣旨。

    这一次,群臣心安了。

    尽管还是心有不甘,却也没再得寸进尺,也是怕逼得急了,皇帝掀桌子。

    当今局势,他们根本不是皇帝对手,眼下扳倒了汪直,已经算是很好了。

    真是……便宜他了。

    叹了口气,文官集团再次向王越发动攻势。

    这些个读书人,心眼儿小起来堪比针尖,他们还记着仇呢。

    甚至……他们对王越的恨,更胜汪直。

    汪直是敌人,王越是叛徒,通常情况下,人对叛徒的憎恨远远大于敌人。

    朱见深正有此意,顺势撤除了王越大同总兵官之职,只让其担任宣府总兵。

    文官依旧不满意,但朱见深也就办到这儿,坚决不肯再对其加责。

    闹腾了两个多月,惹得朱见深发火,罢黜了一位侍郎,数位御史,这才告一段落。

    至此,朝局再次平稳下来。

    朱见深也真正意义上放松了,很放松。

    如今的他,论权柄,直追太祖太宗,比宣宗还要强上一线。

    文官、武将、太监、后宫,皆在他掌控,谁也翻不起浪花,更构不成威胁。

    历经正统、景泰,朱见深再次完成了集权,且犹胜仁宣二宗,真正意义上做到了令行禁止。

    他的意志,他推行的国策,没有人敢阳奉阴违,不存在推行不下去的情况。

    当然,暗里仍有许多见不得光的事,不过相对来说,这水已经不算浑浊了。

    尽管依旧不清澈……

    ~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369372/64590668.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369372/64590668.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