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闲小说 > 历史军事 > 我,大明长生者,历经十六帝 > 第32章 三不朽
    “先生,这样能行吗?”王守仁看着潦草的弓箭,一脸怀疑人生。

    “少废话,撘箭,拉弓。”

    ‘嘎吱吱……’王守仁拉弓如满月。

    “射!”

    “咻~”竹子做的箭矢,本就不直溜,又无箭翎,刚离开弓弦就开始跑偏,到了箭靶处,足足差了两丈远。

    “我就知道……”王守仁气馁,“这样如何能练成神射手。”

    “年轻人要有毅力!”

    王守仁无奈,“非我没有耐性,实在是……这是在做无用功啊。”

    “哎?话不能这么说,”李青笑道,“弓射本就不是可以速成的,这弓箭确实粗糙了些,却也是弓箭,你可知,高明的射手必备条件是什么?”

    “射的准!”

    “……废话!”李青翻了个白眼儿,“除了射的准,还有一个重要因素,那就是射的多。”

    “军中多以两石弓为主,能一口气射出十支箭矢,且还能保持准度的弓箭手,便已是佼佼者,”李青道,“以你现在的臂力,不求准度的话,也只能射出五支箭矢,你先练习臂力,至于弓箭……

    你放心,既然打算教你,肯定得上真家伙,改日我跟太上皇说一下,保准让你满意。”

    “那敢情好。”王守仁喜滋滋点头:“对了先生,你能射多少?”

    李青想了想,道:“两石弓的话……应该能射一个时辰。”

    “……我是问能射多少支箭矢。”

    “一直射,射一个时辰。”

    王守仁:“……”

    “你继续。”

    …

    竹子做的弓,不需要多大力气,连一石弓的一半都不用,饶是如此,王守仁也只连着射了五十箭,便胳膊酸麻,再使不上力气。

    他走到李青边上的石凳前坐下,揉着胳膊说:“先生,你能不能跟我示范一下,让我见识一番?”

    “这弓箭太糙了,我也射不准。”李青翘着二郎腿,看着小说话本,头也不抬。

    “……我都怀疑,你是在忽悠我。”

    “呵呵……是不是忽悠,后面你会知道。”李青笑着坐起身,从怀里取出一张药方,“照这个方子抓药,熬好后拿毛巾浸湿,热敷胳膊酸疼处,如此,便不会落下病根儿。”

    “哎,好。”王守仁对李青弓射水平持怀疑态度,却不怀疑他的医术,这可是给太上皇诊病的神医,医术怎会差了?他接过药方,起身便要再练。

    “别急。”李青叫住他,“再歇歇,欲速则不达。”

    王守仁重新坐下,问:“能不能先教我一些技巧?”

    “教也没用,这弓箭又不标准,你先熟悉拉弓射箭即可,后面会教你的。”李青好笑道:“你还真是见一样,爱一样,学一样,就不怕样样会,却一样不精?”

    王守仁沉吟了下,道:“我觉得我能精通,且我学的也不算太多。”

    “……还是要有侧重才行。”李青道,“你是书香门第出身,终究是要走科举这条路的,人生得有主次……”

    李青唯恐王守仁贪多嚼不烂,到头来一事无成,巴拉巴拉的说教。

    王守仁也不反驳,只是静静听着,最后来了句:“先生一向开明,何以……跟我父亲一般?”

    他笑着道:“我非孩童,又岂会不明白这个道理?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我可以驾驭。”

    王守仁认真道:“或许在先生眼里,我这是贪得无厌,但,我有信心样样精通!”

    顿了顿,“左传有云:立德,立功,立言;是为三不朽!”

    王守仁神采飞扬,眸泛异彩:“这是我的人生追求,我愿为之努力,坚持不懈。”

    “……”李青摸了摸鼻子:说了半天,结果这厮是一个字儿也没听进去,算了,随他吧。

    相处这么久,李青对王守仁也有了一定了解,知道自己劝不住,索性也不劝了。

    毕竟,老王都无可奈何。

    他还没自负到,他的话比人家亲爹还管用。

    “继续吧。”

    ……

    “儿臣参见父皇、母妃。”朱佑杬恭敬行礼。

    “起来,快起来。”朱见深笑呵呵地打量着儿子,许久不见,儿子长高了不少,都快到他鼻尖儿了。

    朱佑杬皮肤白皙,模样清秀,正是长身体的他有些瘦,许是好读书的缘故,还带着些书卷气。

    宸妃嘘寒问暖,再见儿子,她开心的紧。

    皇子一般十岁之后,便要搬出宫,去宫外的十王府住,朱佑杬搬出去都三年了,母子见一次面却不容易。

    朱佑杬也很开心,一一回应,乖巧懂事。

    待母子俩说了一阵儿,朱见深才道:“佑杬,过了年你就十四岁了,等不几年就该就藩了,可有想去的地方?”

    宸妃忙给儿子使眼色,让他好好把握难得的机会。

    不料,朱佑杬却道:“儿臣去哪儿都行,如果可以,儿臣想晚两年就藩,多陪陪父皇、母妃,当然,一切遵父皇旨意。”

    他性子恬淡,平常在王府也是宅男一个,一卷书,一壶茶,便能对付一天。

    朱见深欣然更浓,“平日在王府,都做些什么啊?”

    “前段时日为父皇祈福,今父皇归来,儿臣便也放了心,王府悠闲,儿臣也就读读书,有时静极思动,去弟弟们那儿坐坐。”

    “佑杬这孩子就是孝顺。”宸妃笑着说。

    朱见深也含笑点头,道:“这次唤你来,主要是为了给你册封,你既没有十分想去的地方,那父皇就赏你个特权,封号你可以自己取。”

    “儿臣岂敢。”朱佑杬摇头,“这不合礼制,还请父皇费心。”

    宸妃有些生气,这儿子,咋不识好歹呢?

    她哼道:“刚还夸你孝顺,你这又让你父皇费心?”

    “呃……母妃教训的是。”朱佑杬告了个罪,笑呵呵道,“那就让皇兄费一下心吧。”

    宸妃:“……”

    朱见深却是笑着点头:“也好,你们兄弟素来要好,既然进了宫,也当去拜访一下,晚上就别走了,陪父皇喝两杯。”

    “儿臣遵旨。”朱佑杬拱拱手,“父皇,母妃,儿臣暂且告退。”

    “嗯,去吧。”朱见深摆摆手。

    宸妃暗暗苦恼,当初为了让儿子往上冲,她净教儿子好的了,却忘了教他为己。

    朱见深好似看穿了她的心思,幽幽道:“佑杬如此,是他的福气,你昔年教得极好,藩王就当如此。”

    宸妃一凛,讪笑道:“太上皇说的是,臣妾也只是尽一个母亲的责任。”

    朱见深笑了笑:“儿孙自有儿孙福,他知足、常乐,何尝不是一件好事?”

    宸妃默了下,恭声道:“太上皇英明。”

    “嗯…。”朱见深起身,“陪朕走走吧。”

    “好。”

&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369372/64590722.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369372/64590722.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