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闲小说 > 历史军事 > 我,大明长生者,历经十六帝 > 第121章 杨王不合
    …

    清早,天昏沉沉的,叔侄走到半道儿,天空就飘起了雪花,零零碎碎,随风乱舞。

    朔风刮在脸上生疼生疼,朱婉清紧了紧狐裘大氅,哈了口气,找个话题,“李叔,这天儿还真冷哈。”

    “冬天嘛,哪有不冷的……”李青感受了下,跟之前倒没有什么区别。

    细想想也是,若年年都有明显区别,那用不多少年,人就活不下去了。

    想来,就算严寒不可避免,也不会太离谱,不然,人类都直接灭亡了,如何能传承下去?

    在联想到交趾的气候,李青对天象的担忧,少了一大截儿。

    大明的粮仓,并不局限于大明!

    当然,前提是工商业彻底兴起,取代农业,占主导地位。

    以目前发展趋势,工商业成为大明的龙头老大,只是时间问题而已,弘治虽不出彩,却也凑合,在朱见深,以及自己当初小本本的影响下,倒没干出什么出格的事。

    这样本本分分,未尝不是件好事。

    唯一让李青担忧的是,大明的下一任皇帝。

    不过,现在有了王守仁,应该也不会很糟糕。

    现在的大明,繁荣、昌盛、富庶……对皇帝自身的素质要求并不高,只要皇帝不胡来,老老实实地按部就班,大明还会持续往上走。

    资本之路刚刚开启,未来会有很长一段时间处于上升期,皇帝啥都不做,大明依旧会往上走。

    这么久的谋划,好几代帝王的努力,大明的发展势能不是一般的足,莫说加油门,只要不刻意踩刹车,它都会滑行好远。

    “把手给我。”

    “不用了,李叔你留些力气,一会儿还得诊治大哥呢,我还没到扛不住的地步。”朱婉清笑了笑,叹道,“再往北,估计会更冷,真不知百姓是如何过冬的,李叔你去过辽东,那里人都是如何过冬的啊?”

    “提前备好粮食,冬天不出门呗。”李青叹道,“不过就算不出门,有的人也扛不住,尤其是老人……哪年冬天,不得冻死人啊!”

    朱婉清默了下,道:“李叔,这是没办法的事,自古如此。”

    她苦叹一声,吟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朱婉清轻声说,“不是人弱,而是人穷,若非家贫,又何至于挨冻?”

    似是觉得这个话题太过沉重,她转而笑道,“其实也没什么,现在大明不正往好的方向发展吗?”

    “将来待工商业鼎盛,百姓富裕的同时,生产成本也会降下来,想来那时,李叔说的这种情况,必然会大大降低。”

    李青轻轻点头:“是这样,不过,要走到那一步,还要很长很长一段时间。”

    “有盼头,不是吗?”

    “是啊,有盼头。”李青笑了,笑容透着欣然,透着期待,透着……苦涩。

    ~

    长乐宫。

    叔侄二人在外殿驻足,待身上的寒气散了,这才往内殿寝宫走。

    朱婉清熟练地打开龙床边上的柜子,取出五弦琴,试了下琴弦,又取出针盒消毒,为李青做着准备工作。

    李青在床边坐下,日常望闻问切。

    朱见深却是相当安逸,也就配合回答些必要问题,跟个大爷似的。

    好半晌,彻底熟悉病理的李青才开始治疗。

    如今的朱见深,已到了最后关头,必须要慎之又慎,每天仅是检查,分析病理,都要花上两刻钟,为的就是更好的对症医治。

    李青轻轻捻动银针,一边用真气刺激即将下针的穴位,一边问,“针灸时,没什么不舒服吧?”

    “没,”朱见深下巴枕着柔软的枕头,轻声问,“离过年不到俩月了,能过好年吧?”

    “当然!”李青斩钉截铁,“都能过个好年,藩王到齐了没?”

    “兴王到了,岐王、益王还在来的路上,算算日子,半月之内便能赶来。”朱见深笑着说。

    李青也笑了:“那这个年定然热热闹闹。”

    “嗯,到时你俩也一起,”朱见深道,“直接住宫里得了,给你们准备了住处,干嘛不用?”

    李青道:“我一大男人,老是在宫里留宿终是不妥。”

    “你要是觉得不妥,不妨……挨一刀?”朱见深抖机灵。

    李青脸都黑了,“信不信我一针扎死你!?”

    “哈哈哈哈哈!咳咳咳……”朱见深剧烈咳嗽了好一会儿才止住,自嘲道,“就我这身子骨,你都不用刻意,一个疏忽就能要了我的命。”

    “那你还不老实点儿?”李青瞪了他一眼,这才继续施针……

    “大哥,该喝药了。”朱婉清端着药进来。

    李青一一拔下银针,收回锦盒,给朱婉清腾位子。

    朱婉清扶起大哥,用汤勺一下下舀着,感觉不烫了,这才喂药。

    “铮~”

    音节响起,李青弹起琴音,宫、商、角、徵、羽,五个音节,如涓涓细流,令人心神宁静……

    许久,琴音停下,朱见深苍白的脸有了一丝血色,人也有了精神头。

    这时,小太监迈着碎步走来,“禀太上皇,兴王求见,已在殿外候了好一阵儿了。”

    “宣。”

    小太监恭声应是,少顷,兴王朱佑杬进来。

    “儿臣参见父皇。”

    “起来吧。”朱见深温和道,“过来坐。”

    朱佑杬上前在床边坐下,关心道:“父皇您好些了吧?”

    “好不了了啊!”朱见深叹了口气,“让你大老远的来,就是为再聚一次。”

    “父皇莫要如此说,李神医医术精湛,定能医好你。”朱佑杬安慰,“是不是啊李神医?”

    李青无语:你自己说好听话,拿我做挡箭牌?

    朱佑杬见他如此不给面子,多少有些不满,却也不好发作,尴尬笑笑,“父皇放宽心便是,一定会好起来的。”

    朱见深没继续这个话题,转而问:“在十王府还习惯吗?”

    “习惯,儿臣就藩也没几年,哪里会不习惯啊?”朱佑杬点头,“昨儿听皇兄说,岐王,益王再过些时日也要到了,父皇好好养身子,到时候,咱们父子饮上两杯。”

    “呵呵……那必须啊!”朱见深含笑点头。

    父子俩聊得火热,显得叔侄俩很多余,两人便退了出去。

    刚一出门,就看到周氏、纪氏、邵氏等一群女人过来,还有未就藩的藩王、公主,林林总总,不下二十人。

    李青连忙加快步伐,这么一群人,正面碰上光行礼也得好一会儿……

    ~

    乾清宫,偏殿。

    课间休息,朱厚照挥舞长鞭,抽打木陀螺,他穿的暖暖的,小脸儿红扑扑,一点也不惧寒冷,旁边张永卖力叫好……

    檐下,杨廷和、王守仁并肩立在红漆木柱旁,一个面带忧虑,一个满脸轻松。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369372/64590811.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369372/64590811.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