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闲小说 > 历史军事 > 我,大明长生者,历经十六帝 > 第134章 一山不容二虎
    乾清宫,朱佑樘一遍遍地翻阅着小本本。

    其实,里面的内容他基本吃透了,甚至都能全文背诵了,看这些没有意义,但不知怎地,他总是喜欢来回翻阅。

    尤其是心烦意乱的时候!

    “父皇!”朱厚照噔噔噔跑来,一屁股挤在龙椅上。

    在帝王家,这行为可是犯了大忌,哪怕是太子!

    可朱佑樘却丝毫不生气,甚至都不在意这些,满脸的慈祥,眼中尽是对儿子的爱。

    “不好好读书,乱跑什么啊?”朱佑樘暂且抛下烦恼,笑呵呵地摸了摸儿子脑袋。

    虽言语责怪,但语气却听不出分毫,软绵绵的没有威慑,反而满满的宠溺。

    朱厚照嘿嘿笑着说:“课间休息,儿臣这不是想父皇了嘛。”

    “少来,指定又气你杨老师了吧?”

    “呃呵呵……父皇英明。”朱厚照也不隐瞒,道:“父皇,要不你让老王做我老师吧,儿臣觉着,他的学问不比杨廷和差。”

    “这可不行。”朱佑樘摇头,“他还没有正式进入仕途呢,哪里能做太子老师,你呀……”

    朱佑樘指着朱厚照脑门儿,笑骂道:“他现在是你同学,若他真做了你老师,你又该烦他了。”

    顿了下,“你是储君,当好好读书,未来,大明可要交付到你的手中,不可懈怠。”

    朱厚照道:“父皇春秋鼎盛,你跟母后再生一个,让他做太子好了。”

    “胡闹!”

    朱佑樘火了,抬手把儿子摁倒腿上,抡起巴掌狠狠在其屁股上呼了一下。

    “啪!”

    格外响亮。

    这一巴掌不轻,屁股上的肉都在颤,朱佑樘又觉心疼,轻轻揉了揉,愠怒道:“再如此胡言乱语,屁股给你打烂!”

    朱厚照撑着他的腿站起来,怏怏道:“我就不该来。”

    “嘿?放肆了啊!”

    “略略略……”朱厚照扮了个鬼脸儿,迈开腿往外跑。

    “慢点……”朱佑樘刚说出两个字,小家伙儿已然离开视线,他苦笑摇头,拿起小本本,继而,神色忧郁……

    ‘但愿,此事到此为止吧……’

    朱佑樘暗暗想着……

    ~

    然,事与愿违。

    这一次,六部铁了心,见皇帝不肯收回成命,立即煽动言官,给皇帝上眼药。

    都察院自觉内阁难成大器,且之前跟着六部对其痛下杀手,现在就是反过来帮内阁,只怕人家也不会领情。

    倒不如,陪着六部莽到底!

    以他们对皇帝的了解,用不多久,老好人就会败下阵来……

    不过这一次,老好人空前铁血无情,像是吃了秤砣一般,任凭言官如何唾沫横飞,他自岿然不动。

    眼瞅着攻不下阵地,他们一狠心,违规打出战略性大杀器。

    ——莫非,内阁可居相位?

    这一招杀伤力极强!

    太祖废除宰相制,为的就是巩固皇权,你敢肯定,那就是不忠不孝,反之,内阁将彻底失去政治土壤。

    朱佑樘被架起来了。

    肯定?绝对不行!

    反对?也不符合他的利益!

    可事到如今,想‘装死’也不行了,情况不允许他不作为,必须要有个态度。

    朱佑樘超级纠结。

    最终,他还是做了决定。

    内阁三人革除一切除大学士之外的职位,并明言,从今往后,内阁大学士不得兼任任何实权职位。

    六部开心了,投机者也开心了,他们赢了,接下来就是瓜分政治果实了!

    然,很快,现实就泼了他们一盆冷水。

    内阁首辅刘健加封太子少保衔!

    这是个虚职,没有实权,级别却实实在在提上来了,李东阳,谢迁,分别授予太子少傅,太子少师职衔。

    有品无实权,级别却不再是五品的大学士。

    本来这也没什么,可事情坏就坏在前缀上——太子!

    这一套组合拳下来,所有人都懵了,就连内阁三人,也异常吃惊。

    赢了吗?

    好像也没有!

    内阁除了票拟,其他能丢的都丢了。

    输了吗?

    却也不是!

    前缀是太子,有着这一层关系,他们可光明正大的与太子亲近,这股能量不容小觑。

    同样的念头,也在六部以及投靠六部的官员们人心中升起。

    这算什么?

    从长远来看,六部赢了!

    因为自此以后,内阁大学士再不能兼任其他职位了,什么吏部尚书,兵部侍郎,统统不成,哪怕一个员外郎都不行。

    除了五品大学士的票拟权,别的什么都没有了。

    可从短期来看,内阁反而势大了。

    因为他们跟太子挂了勾!

    太子,国之储君,未来的天子,跟他挂上钩,等同于直接延长了政治生命,单凭这一点,只要脑袋不被驴踢,就不会再跟内阁三人斗死斗活。

    阁部之争,就此告一段落。

    …

    如此大的事,自然瞒不过人,消息很快通过各种渠道,传出京师,传遍官场。

    金陵。

    李青在得知了这一变动,立时得出结论:

    内阁赢了!

    朱佑樘这一做法,看似无懈可击,实则,并非如此。

    从大局来看,六部得利最大,自此以后,内阁没办法再兼任他们一方的任何官职,除了票拟,再无任何话语权。

    可也正因如此,后世之君为了保持平衡,必须效仿弘治,对内阁大学士进行加封太子少保、少傅、少师。

    通过这种手段,提高大学士的地位,不至于内阁沦为六部的附庸。

    可但凡跟太子沾上关系,所带来的影响力,就比实权职位还要高。

    如此下去,内阁骑在六部头上必然是板上钉钉的事实!

    不过,这也不能说弘治做错了。

    内阁、六部之间的‘战斗’不是一天两天了,自太宗之后,两个部门一直在斗争,延续了数朝。

    到了眼下这一阶段,两个部门的影响力,已是无比接近。

    正所谓:一山不容二虎!

    当此时也,必须要分出个大小王来。

    这是政治演化到一定程度后,必须会出现的政治格局,不能把责任怪在朱佑樘身上。

    哪怕他在庙堂,也无法阻止这一进程。

    任何事物都是在往前发展的,很多时候,你不想往前走,发展势能也会推着你往前走。

&nbs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369372/64590824.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369372/64590824.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