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闲小说 > 历史军事 > 我,大明长生者,历经十六帝 > 第146章 忧虑的朱佑樘
    “嘶~”唐伯虎看着偌大的酒楼,不禁倒吸一口凉气,“直夫兄好大的手笔啊。”

    酒楼虽不在繁华街区,却着实不小,以现在的行情想包场,花费定然不菲。

    徐经笑了笑,压低声音道:“伯虎兄尽量别暴露身份,不然,小弟怕是再追加三倍价钱,人酒楼老板也不让我包场了。”

    “呵呵……那是自然。”唐伯虎好笑的同时,仍不免心惊,“直夫兄如此,实在太浪费了。”

    徐经却不以为意,淡笑道:“钱嘛,不就是用来花的?若人人都捂着银子不花销,那银子便也失去了价值,与其省吃俭用,倒不如多想想怎么赚钱,李太白有诗云:千金散尽还复来!”

    “好魄力。”唐伯虎不禁赞了句,道,“直夫兄家里可是做着海上生意?”

    “确实在海上有些买卖。”徐经含笑点头,“伯虎兄请。”

    “请。”

    …

    逢考压题,自古皆然。

    历届考生都会在这上面下功夫,二人身为考生,自不例外,大明朝奉行八股文,这一点,十分限制才子发挥,若是押对了考题,哪怕是押对方向,也会在考试时事半功倍。

    虽然概率不大,但学子们却乐此不疲。

    徐经家境殷实,在庞大财力的加持下,通过渠道获得了好几届的考题。

    他颇为豪爽,一股脑全拿了出来,让唐伯虎参谋。

    唐伯虎自然是如获至宝,对徐经好感更甚,当下也苦心钻研,分析……

    出身相同,又是同乡,唐伯虎潇洒不羁,徐经性情豪爽,两人兴趣相投,志同道合,读书押题,废寝忘食……

    春暖花开,又有春闱加持,顺天府尤为热闹,才子经济愈发兴旺。

    不过,纸终究包不住火,唐伯虎的‘藏身之所’到底还是暴露了,一时间,前来结交者数不胜数。

    常言道: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前来拜访的人中,确有许多都是仰慕唐伯虎的才气,不过,也有一部分人表面上恭维奉承,心里却嫉妒不已。

    文人相轻的风气由来已久,读书人并非都是王华那般谦谦君子,相反,王华才是极少数人。

    进士名额有限,大家都是竞争对手,场面上客客气气,暗地里巴不得对方发挥失常。

    唐伯虎深感疲惫。

    徐经却乐此不疲,他颇有家资,酷爱结交朋友,且出手阔绰,加之没唐伯虎那样的名气,给人的威胁并不大,倒着实结交了不少朋友。

    只是,他这所谓的朋友,却只是看中了他的财气。

    白吃白喝白住,搁谁不给个笑脸儿?

    …

    才气终有耗尽的时候,渐渐地,前来拜访结交的考生也随之稀少,不过,更主要的原因是徐经花费太大,已然囊中羞涩。

    这下,唐伯虎总算是清闲下来。

    又恢复了日日苦读的生活节奏,距离会试越来越近,他不免也有些紧张,再不敢懈怠分毫。

    不只是唐伯虎,所有学子都是如此。

    就连朝廷,连朱佑樘这个皇帝都无比重视。

    每逢科举考试,他都尤为慎重,毕竟,这是为国选才,容不得丝毫马虎。

    朝堂上,又吵了起来。

    不过这次不是六部对内阁,只是六部……准确说,是礼部自己窝里横了起来。

    ——争当主考官!

    这可是个大肥差!

    不是因为钱财,而是因为权力。

    官场有个不成文的规定,谁担任主考官,就是当届学子名义上的老师。

    虽说双方并无师生关系,但这种风气十分盛行,考官、学子们也相互认可。

    这并非是主考官强加给学子,说起来,这种风气由来已久,得实惠的也并非只有主考官。

    之所以如此,最主要的原因是可以抱团取暖,形成新的利益团体!

    男人之间的友谊无外乎:同过窗,扛过枪,嫖过

    为了加强‘同过窗’的友谊,有一个共同名义上的老师,十分有必要。

    学子之间认可这个,也认可名义上的老师,当然,名义上的老师亦认可,这样对彼此都有好处。

    皇帝虽不认可,却无奈何。

    毕竟……人家又没摆在台面上!

    这是共识性风气,不是皇帝一纸诏书能够改变!

    这不,礼部左右侍郎争先恐后,几个郎中也跃跃欲试,其他官员虽没资格担任,却也在无形站队……

    奉天殿一片嘈杂,朱佑樘火大。

    “主考官之事……距离考试还有段时日,此事不急!”朱佑樘沉声道,“暂且不论,朕早有主意,届时会通知。”

    “皇上,科举不容马虎,事到临头再做任免,怕是忙中出错啊!”

    “是啊皇上,还请皇上早做决断。”

    呵呵,朕早作决断,岂不是帮你们理清形势,方便站队?朱佑樘冷笑:“朕说了,此事暂且不议,你们如此着急,可是为了私下结交?”

    “……”

    见没人说话了,朱佑樘这才道:“朕乏了,诸位爱卿若有言奏,留折待阅吧。”

    说罢,扬长而去。

    乾清宫。

    朱佑樘翻阅着小本本,心情莫名烦躁,御极十余载,一切风平浪静,可也正是如此,文官集团的声势越来越壮大。

    非他不作为,实在是……政治土壤就是如此。

    眼下,大明无战事,而工商业的蓬勃发展,也给了文官们大展拳脚的机会,天下太平,治理国家只能依赖文官。

    朱佑樘不是不想打几仗,借此提拔一些武将,以巩固自己的权柄,然,师出要有名,不能想打就打。

    皇帝也不能凭喜好办事。

    “唉,但愿李总兵这次,能好好打一仗……”朱佑樘自语,随即,又是苦笑。

    李宏都奔着花甲之年去的人了,又还能干几年?

    至于年轻将领,他也不甚了解,且水师离他远,就算提拔一些骨干,对巩固权力的作用也不大。

    真想把军权牢牢掌控在手,还是得靠陆战,借着打胜仗奖赏将士,并换防进京,才能有效震慑文官集团。

    然,漠北老实的跟兔子似的,且如今贸易盛行,人家和和气气的做买卖,你不分青红皂白的去打?

    朱佑樘有些发愁,他身子骨不太好,自觉不是那长寿之人,怕万一走的早了,儿子接不住这沉重的担子。

    “从哪儿入手呢……”朱佑樘喃喃自语。

    “父皇,父皇……”朱厚照小跑进来,一下扑进他怀里,亲热的不行。

    朱佑樘回过神,抚摸着儿子脑袋,脸上的愁容敛去大半,笑道:

    “又想做什么?”

    “父皇,儿臣想出宫看看那些学子们。”朱厚照撒娇道,“好不好嘛。”

    “有什么好看的啊,你想看的话,待到殿试,父皇带上你。”朱佑樘笑容中带着宠溺,“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369372/64590836.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369372/64590836.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