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闲小说 > 历史军事 > 我,大明长生者,历经十六帝 > 第157章 皆大欢喜
    久久,未有人说话。

    都是人精,谁都看得出这次科举舞弊有人推波助澜,意在礼部侍郎。

    朱佑樘扫视一周,目光落下来,淡淡道:

    “华昶弹劾之言并不属实,此番何解?”

    众大佬继续沉默,接着,不约而同地将目光移向户部尚书。

    不是,这跟我有什么关系?户部尚书悲愤。

    表面看,华昶是户部的给事中,然,症结却在礼部,跟户部确实没啥关系,华昶也不过是个喉舌而已。

    可,谁让华昶出头了呢!

    里面的道道谁都不愿挑明,一是怕得罪背后操纵之人,二是为了避嫌疑,明面上的户部尚书自然成了背锅人。

    当然,这对户部尚书来说不算‘致命’,倒也不至于得罪死了他。

    “华昶好大喜功,如此纯属个人行为,与户部无关。”户部尚书当即甩锅,接着,装模作样的检讨,道,“皇上,臣近些时日忙于赋税钱粮统计,一时失察,请皇上赐罪。”

    朱佑樘笑笑,“户部那么多官,若是因一个给事中就怪罪你这个尚书,那六部的尚书都要罢官免职了。”

    此言一出,气氛顿时松弛下来,众大佬呵呵笑着,拱手道:

    “皇上明察秋毫,仁德圣明,臣等铭感五内。”

    “好了。”朱佑樘轻轻摆手,道,“华昶利益熏心,听风就是雨,以至于朝野上下议论纷纷,严重损害了朝廷颜面,朕要重罚。”

    众大佬笑容一僵,心中打了个突。

    皇上要对言官动手了?

    立时就有人坐不住了,他们无法坐视不理,别看言官就一张嘴,可这一张嘴的作用性太大了,这可是对抗皇权的一大利器,不容有失!

    内阁势大的苗头越来越旺,六部若再失去给事中这个喉舌,他们将会更加被动。

    “皇上三思,言官素有风闻奏事之权,此事华昶虽有失察,却未失职,微臣以为罚一个月俸禄,以示惩戒便是。”

    “臣附议,处罚过重,以至于言官不敢言……得不偿失啊皇上。”

    “皇上,言官言而无罪啊!”

    六部尚书纷纷开口,表面上是为华昶说情,实际上却是怕自己的权柄降低。

    内阁三人对视一眼,立即意识到这是打压六部的好机会。

    刘健当先开口,呵呵道:“言官言而无罪,然,就是因为这个言而无罪,诸多言官凭此肆无忌惮,听风就是雨,大肆传谣,造谣,甚至……时常恶意中伤,诽谤皇上!”

    “臣附议。”谢迁拱手道,“皇上,做了错事就要承受代价,言官就是太有恃无恐了!”

    李东阳接上,道:“皇上,如今言官俨然有往争权夺势的方向发展,此番之事,很难说没有内情,此风断不可长!”

    众人微微变色,不想李东阳竟直接点了出来。

    内阁三人共进退,李东阳话一出口,刘健立即做了决断,跟进促请:

    “李大学士言之有理,皇上,且不说内情如何,单论此次造成的影响,若只是对华昶罚俸,如何服众?”

    “煽动学子、百姓,给朝廷抹黑,单凭这一点,华昶就已有取死之道!”谢迁也义正言辞的说。

    这话属实冤枉华昶了,他可没有给朝廷抹黑的心思,也就是拿钱办事,充当喉舌而已。

    这点,谢迁自然知道,所有人都知道,可没人在意这个。

    就如唐伯虎、徐经,明明没有作弊,却无人为他们辩白,都在想着平息舆论,甚至就连程敏政,堂堂礼部侍郎都无人为他鸣冤。

    这就是官场!

    权力的角逐场、竞技场,才是庙堂本质,至于为国为民……反而要放在后面。

    风气如此,无人可免俗,亦不想免俗。

    包括皇帝!

    朱佑樘不爽言官不是一天两天了,他自问够厚道了,可言官们还是隔三差五骂他一顿,偏偏一副‘都是为你好’的模样,着实讨厌。

    眼下,好不容易有了借口,若不借题发挥,震慑一下言官,那以后有他牙疼的时候。

    …

    昭狱。

    “冤枉,我冤啊!!”徐经大吼,换来的却只有皮鞭。

    锦衣卫可不管他是不是文弱书生,就是朝廷命官来了这,都要脱一层皮,何况只是个注定无法进入仕途的文人。

    “piapia~”

    两鞭子下去,徐经疼得直哆嗦,也没了喊冤的力气。

    “若非皇上言明不可重刑,这会儿你不死也就剩一口气了。”百户冷哼道,“老实交代,你们是如何行贿,偷得考题的?”

    徐经怒极:“官场风气如此,拜访程大人的又不止我们两个,为何……”

    “pia~!”

    又是一皮鞭,疼得徐经面容扭曲。

    “什么风气如此?竟敢诽谤朝廷,讨打!”

    “说。”

    徐经怒目,无话可说。

    另一边,唐伯虎也受到了同样的遭遇,雪白小衣上有数道血痕,他倒没有大声喊冤,只是耷拉着头,整个人萎靡不振。

    相比身上的疼,内心的煎熬才让他窒息。

    好不容易走出阴霾,却遭晴天霹雳。

    此刻,他万念俱灰。

    事情到了这个份儿上,仕途已彻底断绝,至于被定什么罪,他也不在乎了。

    流放也好,杀头也罢,无所谓了。

    这时,太监迈着小碎步走来,在牢房走廊中央处停下,清了清嗓子,道:

    “皇上口谕,唐寅、徐经听旨。”

    二人被松了绑,跪下听旨。

    “唐寅、徐经,夤缘求进,严重影响科举公正性,以至于民怨沸腾,取消会试成绩,削去举人身份,终生不得参加科举!”

    顿了下,“念在你二人虽品行不端,却也并未作弊,可免除牢狱之灾,朕亦不忍重罚,可去本县做一小吏;

    钦此!”

    太监昂首挺胸地念完皇帝口谕,这才恢复原有嘴脸,笑着道:“圣上赦免了你们,还不谢恩?”

    “草民……谢恩。”唐伯虎双眸黯淡,失去了所有精气神。

    夤缘求进……唐伯虎悲凉。

    夤,攀附也。

    唐寅,寅字上有个夕字,似乎冥冥之中早有注定……

    “呵呵……”唐伯虎笑了,笑声逐渐放大,“哈哈哈哈哈……”

    再一边。

    太监取出一封奏疏,语气带着些许恭敬,“程大人,这是言官华昶弹劾您的奏疏,皇上让你辩驳。”

    程敏政堂堂礼部侍郎,罪名没有落实之前,自然没人敢对他用刑,他倒是没受皮肉之苦。

    “纸笔。”

    “来呀,把纸笔送进来。”太监回头喊了一嗓子,谄笑道,“要咱家研墨吗?”

   &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369372/64590847.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369372/64590847.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