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闲小说 > 历史军事 > 我,大明长生者,历经十六帝 > 第32章 赌徒严嵩
    朱厚照看向李青,“你之前搞定了没?”

    “没有。”

    “……不见。”朱厚照果断道,“传朕口谕,都回去票拟去。”

    小太监行了个礼,转身去了。

    少顷,殿外刘健的声音传来:

    “皇上,臣等有要事向皇上谏言,还请皇上准许臣等进殿。”

    “见是不见……”朱厚照自语了句,抬头看向李青。

    看我干嘛,我又不是皇帝……李青低头品茗,拿着《论:募兵制的十大优点及军改的刻不容缓》爱不释手。

    朱厚照轻轻一叹,道:“唉,早晚要面对,内阁至少比六部还好些……”

    顿了下,扬声道:“进来吧。”

    不多时,四人走进来,个个面带怒容,就连涵养极好的李东阳,也不禁火大。

    “臣等参见吾皇万岁……”

    李青起身避开君臣大礼。

    朱厚照轻笑笑,明知故问:“几位爱卿行色匆匆,所为何事啊?”

    “关于近些日子闹得沸沸扬扬的募兵制。”刘健直言不讳,“皇上,募兵制搞不得啊!”

    “皇上,纵观历史,在府兵制行得通的情况下,没有君王会搞募兵制,请皇上三思。”谢迁说着,一边怒视李青,哼道:

    “李太师,当日在李学士家,你说过什么都忘记了吗?”

    李青一脸奇怪,“我说什么了啊?”

    “你……”谢迁气结。

    李东阳亦是愠怒,道:“完美解决普通士兵对皇帝忠诚的问题!”

    “嗯…,所以呢?”

    李东阳一呆,万没想到对方会这么无赖。

    杨廷和道:“当初我们议定的是,只要你能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内阁就支持,反之,你自当放弃,今日这般,又是为何?”

    “这话说的真有意思……”李青失笑,“你们不也不赞成嘛,别一副受害者嘴脸行不?”

    “好好,”刘健都气笑了,“既然你这么说,那内阁坚决反对。”

    “反对无效!”朱厚照开口了,

    “当日朕是让你们议出个妥善法子,可不是让你们约定俗成,替朕做决定的,李卿的话,可不代表朕的观点!”

    朱厚照哼了哼,淡淡道:“朕几时说过放弃募兵制了?”

    “皇上你……你怎可如此!?”

    “放肆!!”朱厚照大怒,“一个两个的……口口声声主忧臣辱,主辱臣死;朕现在这般忧虑,你们非但不感到耻辱,竟还生起朕的气来了,你们眼里还有朕这个天子吗?”

    “臣……”刘健惊怒交加,一撩衣袍下摆,瓮声道,“臣知罪。”

    另外三人也屈身拜倒。

    然,依旧固守己见。

    “募兵制万不可推行!”

    “朕若就是要推行呢?”

    刘健缓缓抬起头,取下顶上官帽,又重新伏地拜倒,虽没开口,意思却明显的不能再明显。

    谢迁紧随其后。

    不是,我才刚入阁,我还年轻……杨廷和暗暗叫苦,却不得不随大流。

    内阁态度坚决,四人共进退。

    朱厚照突然笑了,笑呵呵道:“诸位爱卿请起。”

    “皇上愿意收回成命了?”四人惊喜。

    “不是,”朱厚照嘿嘿笑道,“哎?朕就不收回,朕也不让你们辞官。”

    “???”

    几人都惊呆了,接着,愤怒盈满胸腔,这也忒无耻了吧?

    尤其是这嬉皮笑脸模样,哪有一点英明主君的样子,这欠儿欠儿的……

    饶是几人饱学且涵养极好,也有种爆粗口的冲动,是谁教他这样的?

    “皇上这样……就不怕让太上皇失望吗?”刘健沉声说。

    朱厚照一脸无所谓,“想告状就去吧,去吧去吧……。”

    去就去……四人怒极,“臣告退。”

    …

    李青目送几人离开,转过头,道:“太上皇本就不坚定,你就不怕他听了几人谏言,也反对募兵制?”

    “他们铁了心向太上皇告状,朕也挡不住,总不能不让他们入宫,亦或……幽禁太上皇吧?”朱厚照叹了口气,继而,又自得一笑,“朕问你,谁是皇帝?”

    “……”李青竖了竖大拇指。

    果然,独生子就是硬气!

    接着,又皱眉道,“眼下局面对我们很不利,你可要坚定立场。”

    “放心,朕打定主意做的事,没人拦得住。”朱厚照淡淡道,“即便父皇换口风,朕也有办法让他重新站在朕这边,至于文官……无所谓了,这件事不可能顺风顺水的推行。”

    “这倒是……”李青沉吟道:“内阁若能争取,还是要争取一下,那些个庶吉士……你可有目标人选?”

    “选了几个。”朱厚照点头,道:“要不朕把人叫来,让你过过目?”

    “不必了,未来用不用,他们又是否能坚持立场还两可呢,你看着办就是。”李青轻轻摇头,起身道,“我去一趟太上皇那,帮忙看着些。”

    “也成。”

    ~

    翰林院。

    严嵩手捧一卷书,目无聚焦,神游天外。

    自己先后两篇千字文,都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尤其是第二篇,按理说,如此卖力皇帝不说破格提拔,最起码也得有个表示才是,难道说,皇上还在为之前的顶撞耿耿于怀……

    严嵩患得患失。

    这段时间,他属实风光了一把,不过,处境却不太好。

    翰林们都还在观望,有意无意地与他疏远。

    无他,都是熟读经史子集的人,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道理谁都明白。

    且严嵩做的事乃自绝于文官,虽讨好了皇帝,却得罪了诸多大佬,未来能不能混下去还不一定呢。

    皇帝到现在还没个反应,不过,大佬们的暗示却已到来。

    翰林院作为储才之地,文官集团哪能没有涉足,虽不至于如言官那般几乎完全掌控,却也渗透严重。

    不少老翰林都接到了暗示,仗着自己资历老,搞圈子孤立严嵩。

    对此,严嵩并不觉得意外。

    他在赌。

    赌皇帝不会让他白白付出!

    不过,看这情况,他好像赌输了。

    严嵩气馁。

    他祖上出过大官,然,早早家道中落,虽没沦落到贫农,却也没好哪儿去,生活清苦。

    他自幼苦读,少时就立志再现祖上辉煌,光耀门楣,封妻荫子,青史留名……他心气很高。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家人的鼎力支持下,他很争气的中秀才,中举人,中进士,以二甲第二,全国第五的成绩进翰林院,授庶吉士……

    严嵩本以为自此便可一飞冲天,然,进了翰林院他才知道自己天真了。

    且不说官场浑浊,他引以为傲的功名,在翰林院却如大白菜一般廉价。

    虽说抬头状元、低头榜眼有些夸张,但二甲第二的成绩只能说……也就还好。

    基于此,在第一次面圣的时候,他才特立独行,想以此吸引眼球,奈何……搞砸了。

    这一次,冒着自绝于未来同僚的风险再次露了把脸,实际上,他依旧在赌。

    然,仍没有得到丝毫回馈。

    他备受打击。

    严嵩颓然的想着:再尝试着熬几年吧,若能外放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369372/64590931.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369372/64590931.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