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闲小说 > 历史军事 > 幻想三国从反白衣渡江到三兴炎汉 > 第2章 行道间博研论世道 挑天机轮毂偏何方
    “博研仪表不俗,身手过人,何以白身自居乎?”关银屏终于还是问出了那个疑问。

    独孤彻心道:这才莫名其妙的到这鬼地方,人生地不熟的,连周围有啥都不知道呢,参军个屁!不过不能这么说,遂搪塞道:“岂不闻潜龙勿用乎,是值乱世,若无学成之术,无谈定国安邦,纵自保亦是不能。”

    “若有识之士皆如此,则苍生如何,百姓如何?”关银屏自幼受父亲熏陶,耳濡目染,对隐士之道向来不认可。

    独孤彻仰天而望,问曰:“何为苍生?何为百姓?”伴随着马鸣声,这一问十分突兀。

    关银屏一愣,似乎没有弄明白他的意思,没有接话。

    “昔曹孟德屠戮徐州,徐州百姓谓苍生否?昔三家战于赤壁,焚溺者谓苍生否?汉吴两家定荆南,交州之日,四境蛮夷谓苍生否?另有一说,你我所斩之山匪,谓苍生否?”

    在独孤彻机关枪式的一连串发问下,关银屏哑口无言。

    见状,其亦不再追问,道:“吾有一论,不知当讲不当讲?”

    关银屏道:“请讲。”

    “自光武中兴汉室,历二百载矣,今天下三分,若论苍生,则天下之人皆汉民,夷戎羌狄亦为人,若仅以治下百姓为重者,非王者之道也,曹孟德强军立威,虽治下百姓亦重税;汉中王携民渡江,纵襄樊之众亦不拒,是此也……”独孤彻引经据典,侃侃而谈道。

    只见关银屏挠了挠头,一副你说的热闹归热闹,我一概懵圈的表情,想了半天,仅以一声“呃”回应。想了又想,决定转移话题:“却不知博研公胸怀天下事,却非赳赳武夫。”

    “嗐,不过粗浅之见,贻笑大方耳。”独孤彻心道:开玩笑!咱可是经历过中式教育高考的人,写了那么多年议论文,那论据论证啥的还不是信手拈来?凭逻辑说事,我在行啊。

    “今家父与曹仁对峙于樊城,却不知博研公愿投家父帐下否?依公之才,必为家父之良助,屏儿愿为引荐。”

    “莫急莫急,不知前线战况如何?”

    问到这,关银屏一下子开了话匣子:“嘿嘿,前日里线报传来,父亲与坦之(关平字坦之。)大哥大获全胜,曹军大将于禁被俘,庞德战死,士卒死伤不计其数……”她开始滔滔不绝的夸耀她的父亲。

    二人骈行道间,独孤彻看着时不时露笑的关银屏,听着她自豪的话语,感觉其活脱脱一个有了好物什在炫耀中的小姑娘,着实可爱!

    关银屏似乎察觉到对方好久没说话了,双手捂住嘴,又放下,尴尬的笑了笑。

    独孤彻一笑还之,问道:“却不知孙权可有动作?”

    关银屏又是一愣:“汝问东吴……却是作甚?”

    独孤彻心道:呵呵,至少在没有改变历史前,咱可是拥有上帝视角,要是在街边搞个算卦的营生,吹个上知五百年,中知五百年,下知五百年,都是名副其实!这你都唠了这么久的水淹七军了,不出意外,吕蒙那边也该白衣渡江了,接下来就是公安,南郡接连投降,麦城断魂,夷陵烈火,白帝托孤……

    但是这能说“吾方才一卦得之”吗?那必不可能!咱是坚定的唯物主义者,讲求个以理服人。于是乎,回道:“今孙刘两家结盟,关将军接连大胜,水淹七军更是威震华夏,东吴应有表示。”

    “哦,前日里有诸葛瑾来访,言道已见过家父,然却是求亲之事,家父已拒之矣。唉,今家父在前线,吾与安国二哥(关兴字安国)却不能相助,实是心焦。”

    独孤彻大惊:卧槽!这么快了?按说诸葛瑾来访,吕蒙应该已经整装待发,就差一声令下了。遂不待其抱怨毕,即打断她,问道:“吕蒙可有消息?”

    “无有,呃……亦不可言之无有。近日坊间多有吕蒙病重之传言,如今似已卸任,现东线守将乃是陆逊,亦是个青年书生。”

    听到这里,独孤彻眉头紧皱,不再和她讨论。如今局势迫在眉睫,若是去襄樊前线找关羽,莫说来不及,纵使此马快如闪电,顷刻便到,关羽素来自傲,一时半会恐难说服他,要是凭本事让他重视,估计吕蒙早都高坐南郡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370152/64834522.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370152/64834522.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