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闲小说 > 历史军事 > 幻想三国从反白衣渡江到三兴炎汉 > 第111章 陈到排军严阵以待 曹彰兵出雷霆万钧
    这场火看懵了两个人。

    一个自然是徐晃,而另一个是李严。

    虽是同一场火,这“赏焰”人的心情却是大不相同。李严震惊之余,更有欣喜和疑惑。

    至于徐晃嘛……

    徐晃没时间考虑心情的问题,此时此刻他正在北山大寨口骂娘呢。

    更烦心的是徐晃连报仇的机会都没有,墨宵来无影去无踪,只留下一地狼藉和焰火满天。

    “前战汉中之际,闻博研夜潜魏寨,夺贾诩首级之事,云尚存疑虑,今日亲见墨宵之术,果如神兵天降也。”赵云一边给得胜归来之士接风洗尘,一边竖着大拇指赞不绝口。

    “哈哈,若论及此,还赖子龙公昔日之助也。”

    “哦?吾何助之有?”

    独孤彻晃了晃随身那把“飞爪弩”道:“绝壁绳降,全赖此物也。”

    赵云笑道:“哈哈,妙哉妙哉!不想此物竟有如此功效,博研妙手也!”

    “自下辨一役,余多有精训,故吾三百墨宵皆可行格斗、暗杀之术。且魏兵自诩地形险要,营寨坚固,自然无备,殊不知吾可直击其内也。彼多熟睡,惟受戮耳,非吾之功也。”

    “今上庸事定矣,不知博研是何打算?”

    “依丞相计,助荆州耳。”

    赵云闻之,皱眉道:“嗯……此间诸事,云与正方当之。徐晃山穷水尽,云必不教其复脱牢笼也。然此计出于汝,事亦成于汝,功反落吾身上,吾心不安也。”

    独孤彻倒是没什么所谓,自己一直凭能力吃饭,功劳也只是锦上添花。笑道:“皆为国耳,自当尽力。子龙公其勿虑也。”

    “如此,保重。”

    “子龙公保重。”

    ……

    襄阳在短短六年时间已经历了五次大战,百姓也都习以为常了。但对战火的恐惧仍然在家家户户弥漫。

    陈到已经钉在地图前四五日了。

    自豫州追随刘备起,大小战事数不胜数。破袁术于淮汜、斗曹操于汝南、战夏侯于新野、拒曹仁于樊城、护刘备于当阳、辗转荆襄、席卷巴蜀……凡是刘备出现的地方,他从未缺席。期间经历的绝境多了去了,但从未像现在这样紧张。

    主要是责任问题。跟着刘备打仗时,他的任务只有保护好刘备,其他事情自有诸葛亮与关张赵等人完成。但如今其任务是保护好一州百姓,肩上的担子自然要重的多。

    “禀陈将军,江夏文聘尚无消息。”

    关平的汇报将陈到从回忆拉到现实。自关羽张飞离世,荆州重担也正式落到了这些后辈的头上。这半年关平,张苞,关兴仨兄弟在练兵,人事等问题上着实帮了自己不少忙。

    陈到声音已明显疲惫,自言自语道:“不知曹彰打甚哑谜。”

    关平道:“陈将军,如今荆襄两面受敌,以末将愚见,实非荆州之力可独当也。”

    陈到并未接话,眼睛也没有离开地图,同时在房陵所在之处画了个叉。他知道关平没说完。

    关平见陈到没有动静,还是决定问出心中藏了许久的疑问:“不知丞相有何教诲?”

    陈到没有正面回答,反问道:“长沙不可动,以荆襄七万兵马,敌曹魏十五万之众,汝有何计?”

    关平道:“长沙水道,魏军必不舍己之长而攻之。华容道狭,可于此地层层设防,文聘亦难卒进。至于襄阳曹彰,恕末将愚钝,实无招法。”

    “嗯……”

    陈到还是没有表态。其实他心里也是有点怨言的:曹彰十五万大军压境,荆州防备捉襟见肘,丞相竟不发一兵援助,反倒是把大量部队堆在汉中。他想不明白,上庸房陵一线,既然已窥得先机,留一偏将断山而守即可,又何必集中三员大将呢?

    虽然对诸葛亮的部署存疑,但陈到还是在尽自己之力应付。其实这也着实属于正常心理,他可没看过那份有关运动战术的奏表。

    不多时,陈到叹气道:“丞相如此安排,自有其道理。”

    “令尊拒曹操之时,可是如此排布?”陈到在指着地图上几道线条向关平询问。

    “然也。”

    “如将华容守备交汝,汝需兵马几何?”

    关平略思片刻,回道:“欲保江陵无忧,需两万数。”

    陈到又在地图上画了一条线。良久,问道:“一万可否?”

    关平心中计算多时,做了各种设想,也没有想到可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370152/64834631.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370152/64834631.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