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冀州的一条官道上,一辆马车正在缓缓向前。

    马车上斜卧着淡雅文士,他一身宽大长袍,看年龄不多二十多岁。衣领处大片酒迹和他俊雅的相貌有些不符。

    他丝毫不在意酒水落在衣服上。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好啊,真是好,光凭这句话,就当浮一大白。”

    酒喝了过半,看着手中两封书信,口中喃喃道:“一下来两封信,说实话,真是让我一时难以取舍。”

    荀文若这个人他是知道的,他才华横溢,有王佐之才,能让他看中的人,必然是不同凡响。

    这封信让他很是心动,他相信荀文若的眼光,他的眼光毒辣,就算自己也稍逊几分。

    曹孟德这个人他是听说过的,早年间曾只身刺杀董卓,失败后起兵讨董,也算的上是一个豪杰。

    可另外一封信,更让他心动,满宠这个家伙他是了解的,这个人固执较真,在这个时代,几乎没有朋友,他竟然能投靠在刘皇叔的麾下,多少有点意外。

    才高八斗的刘皇叔,天下谁人不知,当年他只身救天子,后来也拿着天子诏书起兵勤王。

    先入驻雒阳,后占据长安,从理论上来看,的确是一番豪杰,不过仅仅从理论上,他的名声越大,文士就有些担心,他害怕刘隅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毕竟自己刚刚离开那个人,在这个时代名声同样很响亮。

    他有些犹豫,长安城太远了,一路上盗匪横生,道路崎岖。按照目前这个速度,自己何时才能走到长安。

    不过另外一张求贤令,让他有些心动,能写出这样求贤令的人,气度应该不会差。

    思索了半日,他想到了一个折中的办法,先到雒阳城去看看吧。

    如果雒阳城,能引起他兴趣,他就再往西走,去长安,如果不能,那就直接向东,去找荀文若。

    “这个法子不错,一下子照顾到了你们两个,以后见面的时候,谁也不能说我郭嘉厚此薄彼啊。”

    五日后,一辆马车停在雒阳城门前。

    郭嘉走下马车,伸了一个懒腰,这几天一直在路上,颠簸的不行。再这样走下去,自己骨头恐怕就要散架了。

    今天晚上一定要找一个地方,好好放松放松。

    他看着古朴的雒阳城门,心中升起一种莫名的感觉。

    两百年的大汉都城,被董卓一把火焚烧殆尽。不知道刘皇叔占据此处一段时间后,情况有没有得到改善。

    郭嘉缓步走入雒阳城,并没有见到残垣断壁,反而大部分的房屋已经得到了修缮。

    雒阳城人流不大,和当年的繁盛时,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了。

    可他很快也发现了一个问题,雒阳城的百姓脸色红晕,脸上带着笑意,看起来,对现在的生活很满意。

    这种情况,和郭嘉在其他地方看到都不一样,即便是以富庶着称的冀州,百姓脸上也多是不健康的菜色。

    看来刘皇叔,是有些本事,倒也不是浪得虚名。

    继续往前走,一个读书声,传到了他的耳中。

    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

    ……

    ……

    短短几句,传入到郭嘉的耳中,让他觉得很惊奇。

    这些句子虽然简短,细细品读下,却很有深意。

    能写这些的人,必然乃是当世贤才,不知道如今他在不在雒阳,如果在的话,自己还想去拜见一番。

    顺着声音处来一处街巷,只见一名十一二岁的少年,正在低声背诵,一边用石块在地上书写。

    很明显,刚才传入郭嘉耳中的声音正是出自他的口中。

    郭嘉打量着少年的穿着,发现他衣服破旧,膝盖中还有几个破洞。

    郭嘉走向前,蹲在地上,看着少年在地上的写的字。

    字迹稚嫩,显然刚学不久。

    刚开始时郭嘉还以为,这个少年是哪家富贵家的孩子,是因为董卓之乱后,家族受到破坏,衣着才会如此寒酸。

    可看到他的字后,郭嘉就放弃这种想法,像他这种年龄,如果在富贵人家,早在五六岁就开始学习识字写字了。

    这和董卓之乱的时间对不上。

    这个年龄才开始识字,郭嘉有些好奇,莫非遇到的先生看他天赋不错?

    郭嘉打量了半天,也没有看出少年有什么天赋异禀。

    “你的字是跟谁学的?”

    少年很明显被郭嘉突然出现的声音吓了一跳。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370589/68673031.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370589/68673031.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