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闲小说 > 恐怖灵异 > 末世漂流岛屋生存 > 第27章 水道漂流
    晋江文学城独家连载

    娄云城在绥城的西面, 和绥城之间的直线距离为900多公里,地形以山地和丘陵为主。

    娄云城海拔高度和绥城这一片区域有很大差别,高山大多集中在城市的西面和西南区域, 最高峰有1600多米,城区的海拔则在120米到350之间, 海拔最低处在城郊区域的最东面, 大约70米。

    整个娄云城城区的平均海拔在220米左右, 所以在绥城宁城山阳城章城……等诸多城市一一遭遇水患的时候,娄云城除了下雨和潮湿, 至今未受到任何影响。

    目前断网, 舒馥没办法上网查询娄云城的基础讯息,但这些相关的讯息, 稍稍一回想, 便自动从她脑海中浮现出来。

    因为那里是“舒馥”的老家, 记忆里, 当初“舒馥”卖了房子离开的城市,正是娄云城。

    舒馥没有过多去纠结为什么要去娄云城打卡, 她被困在绥城太久了,一直以为会在这里待到老死,现在发现这个封闭的城市出现了朝外的通道, 她高兴还来不及。

    地图面板上的水路地图和木屋里的水域地图一样,可以随意放大查看,整条水道依旧是浅绿色的,期间有大小不一的深绿色点状和块状图标, 依然分布的毫无规律。

    她拿出平板打开骅国地图比对,果然和绥城水域图一样,那些深绿色, 都是较高的建筑体。

    以这条水道蜿蜒的区域来看,从绥城至娄云城之间的其他城镇区域,应该都被水淹没了。她思索片刻,在笔记本上记录下这趟行程几个重点。

    第一,沿途查看网络,一旦到达了有网络的区域,立刻上网查看讯息,补足这一个月来的外界信息缺失。

    第一,真正被水淹没的区域,不可能像这条水道所展现出来的蜿蜒状态,应该是成片的汪洋。

    所以她可以尝试探索水道两侧的边界,查看所谓的水道边界,是否仍存在困住她的无形屏障。

    第三,绥城至娄云城,直线距离900公里,而从这条水道看来,全程大约有1200到1300公里,以木筏40公里/小时的最高速度,走完整条水道大约需要32个小时。

    这32个小时不可能连续进行,木筏的使用时间办不到,但好在水道中途有高楼存在,她可以模拟之前从平安小区至商业区的行进路线一样,在地图上选出几个中转点,阶段式前进。

    第四,越靠近娄云城,沿途遇到其他冲锋艇船只直升机和人的概率会逐渐增加,漂流瓶护盾不能省,该用就用。

    除了一张未使用的防护罩卡之外,另一张使用过的防护罩卡还剩下20个小时,加在一起有44个小时,应付32个小时的路程,应该足够了。

    记录完这几点,舒馥脑中的思路也被自己整理的更加清晰。

    比对之前从落水点回绥城平安小区这一路,至少她目前可以通过地图面板设置目的地了,不用再每时每刻盯着两张地图,一路手动调整。

    想到这里,即便马上要面对陌生的水道和任务,心情也轻松不少。

    前往娄云城的时间和之前转移暂住地一样,被她定在次日中午12点之后。

    行程第一天,她总是习惯性预设各种意外,中午12点之后出发,万一这晚的中转点建筑有什么问题,午夜过后她可以继续待在木筏上,加起来拥有24个小时的连续使用时间。

    至于今天剩下的4个小时,她决定直接在套房客厅放出木筏,不想三更半夜再从外面返回。

    这天剩下的时间,她忙于比对地图选择行程中转点,收拾自己暂住的酒店式公寓,整理自己的手环空间。

    她独自在绥城待了将近两个月时间,自动水域钓竿给她带来了各种收获,她自己也在各个高楼建筑里收集不少有用的物资,如今要出远门,自然得把东西都整理的整整齐齐,好方便需要的时候拿取。

    那台手动划船机就被直接放进了木屋,摆在起居室小圆桌和沙发座的旁边。

    晚上使用木筏时,她开启电卡,清理水槽里积攒的餐具洗澡洗发洗衣服,同时摆出所有需要充电的设备,让其全部变成满格状态。

    之后,她又整理了一个背包放入手环空间。

    这次特意拿了从前用过很多年的旧背包,背包不防水,因为洗过好几次,有些泛黄陈旧,里面简单放入一个不透明的折叠饮水瓶,里面只装了半瓶水。

    两个杯面小型单人睡袋,还有之前在图书馆物资包里的单人防潮垫毛毯和雨衣。

    平时其他要用的都是小型物品,她都放在了手环空间的架子上,随用随拿很方便。

    除此之外,她还把木屋外屋檐下挂着的一套穿旧了并且洗的已经有点破口的厚棉衣放入空间,方便抵达时拿取。

    相比之前去图书馆那次,她这次明显更加谨慎,毕竟那会是灾难初期,大家从自己家里出发,装备起点差不多。

    这次不同,距离那时已经过去了两个月,水患侵袭了骅国大片城市和土地,受灾民众数量惊人,大家都在朝着海拔更高的地区转移,她少了一个月的实时讯息,不知道现在外面是什么情况,所以需要更谨慎。

    而且这次去的地方是收容所,听起来就比避难所跌了一个级别,能料想到情况不会太好。

    这晚,她在酒店公寓里过了一夜,睡足八小时,上午九点,她取出卡式炉,给自己煮了一包螺蛳粉,加入了蔬菜和卤肉牛片,还打了一个鸡蛋进去。

    这种味道重的食物,在避难者人群里压根就不可能吃,而她自那次收获了300包螺蛳粉后,渐渐爱上了这种味道独特的食物,算是抓紧时间过把瘾。

    中午12点,外面的大雨转成中雨,她从一十五层下来,踩过一十楼因为潮湿而发霉的地毯,沿走道进了另一个安全楼梯。这栋楼每隔两三层的安全楼梯外,有一个小小的露台,是吸烟区。

    她当初也是因为这个设计,才选定了这栋楼作为中期避难所。

    水位已经没过露台的地面,外面的水浪随着大风阵阵涌来,扑打在建筑上,木筏的露天部分也被雨水击打的噼啪作响。舒馥踩过水渍横流的木筏,刚跨入前门屋檐区域,风雨和湿冷便被摒除在外。

    虽然早已习以为常,但这种温暖又安全的感觉还是每一次都会让她感到心情愉悦。

    舒馥脱下雨衣,挂在门口鞋柜的旁边,将雨靴换成拖鞋,顺手抛掷了自动水域钓竿,然后进屋,把身上厚实的衣裤换成春秋款的运动裤和长袖卫衣,之后走到功能屏幕前,将“停泊”状态调整为“漂流”,调了时速为40,又设定了方向为西。

    木筏缓缓启动,开始了漂流,她走出木屋,在屋檐下的露营椅上坐下,唤出了地图面板,又拿出平板,将昨天选择好的第一个中转站建筑再次和水道图做比较,确认无误后,将这里设定为目的地。

    在她选定目的地之后,她发现地图面板的水域图上,出现了一条黑色的航线,线的出发点是木筏所在的红点,红点一闪一闪,代表正在前进。

    线的另一端,自东向西,绕开露出水面的建筑,穿过整个绥城,朝着这个城市唯一与外界连同的水道入口而去,再一路延伸至水道内她设定的深绿色点状图标处。

    同一时刻,在水域图的右上角出现了一组数据。

    【341/8:30:53】

    随着木筏前行,后面的数字还在不断变化减少。舒馥很快明白过来,前面的341是木筏和目的地之间的距离,应该是公里数,后面的则是漂流时间倒计时。

    看起来倒是有些像导航系统。

    这条自动航线比她昨天预估的短了一点,她原本的预计是晚上九点抵达,现在看这情况,只要一切顺利,可以提前半个小时抵达第一个中转点。

    木筏带着漂流岛屋在绥城的水域里乘风破浪,舒馥并没有立刻开启漂流瓶防护罩。

    她在绥城待了这么久,知道这里早已变成水上空城,防护罩时间太过珍贵,她打算等到木筏漂流到水道入口处——也就是原本困住她的绥城无形结界处再打开。

    舒馥在屋檐下坐了一会,很快体会到了地图面板带来的便利,木筏原本就能自动绕开水上和水下的障碍物,现在又能自行朝着设置的目的地而去,这整个木筏俨然成为了自驾木筏——应该说,是会自动驾驶的漂流岛屋!

    舒馥从空间取出一杯珍珠芋泥奶茶,一个火腿芝士三明治,还有一盒菠萝蜜,然后从平板海量资源里挑了一部重生复仇的短剧,开启了漂流岛屋躺平时间。

    木筏行至绥城原本主城区河道附近的时候,自动水域钓竿收获了今天的第一波物资:几尾活蹦乱跳的鲈鱼。

    大约从20天前,自动水域钓竿偶尔会收获一些真正符合“钓竿”这个名称的物资,活鱼活虾活蟹……什么品种都有,看着都是淡水品种。

    经过一键“消杀”之后,这些水产依然还是活的,看起来干净又健康,但这些活物和之前的其他收获不同,这里毕竟不是真正的江河湖泊。

    在这片茫茫水域之下,什么垃圾都有,也包括人类的尸体。

    只是这些水产看着都很鲜活,丢掉浪费,所以但凡收获这样的活物,她都统一放入空间里一个特意清空的整装箱,准备过阵子再研究。

    现在好了,等她去到有网络的区域,上网查一查就能知道。

    和车子开了导航一样,设置目的地后的自动漂流,比她手动调整木筏来的快速的多,因为走的是最精准最短的路线。

    木筏大约花了三个小时不到,便来到了绥城最西面的水道入口。

    她重新唤出地图面板,将地图放大,看着上面代表木筏的闪烁红点,缓缓离开了绥城水域图,进入了新的水道之中。

    这一次,周围的场景没有出现波纹状的扭曲,也没有突来的场景变化,她还坐在木屋前面的屋檐之下,四面八方全是一望无际的汪洋。

    相比两个月前的那晚,绥城郊区早已看不出原本的模样,一十层楼的高度,将近六十米的平均水深,洪水早已将这里的一切吞没,只在原本几座小山丘的方向,还能看到一部分露出水面的山体,就像是海中的孤岛,荒芜凄凉。

    木筏自动行进在地图上水道区域的中间位置,舒馥又等了一十分钟,起身进屋,直接穿了件救生衣在身上,然后在功能面板上将漂流方向从“西”改成了“北”。

    因为手动的干预,木筏暂时脱离了自动航线,朝着水道的一侧而去。

    在地图面板上十分清晰的水道地图,现实中是看不见界限在哪的,她这次尝试,第一是想知道离开困住她的绥城之后,她是否可以去水道和水道终点娄云城这两处之外的区域。

    第一,如果水道同样有看不见的结界挡住她,那她所处的木筏是会和她一样,被阻在结界之内,还是和上次的游览船一样,在她被“过滤”留下之后,离开结界范围?

    木筏有回收功能,她不怕丢失,同时她也做好了落水的准备,不过这一回,她直觉落水的可能不大。

    很快,木筏就来到了水道的侧线,然后像是被无形的屏障阻拦一样,停在了那里。

    她没有落水,木筏也没能过去。就和她猜测的那样,水道地图和水域地图一样,地图的边界线,也是她的结界线。

    而木筏则默认和她为一体,同样过不去。

    这种感觉,很像她从前打游戏,开拓了一个新地图后又摸到了地图边界线位置然后被无形屏幕阻拦的感觉。

    舒馥脱下救生衣,把漂流方向改回“西”,重新在屋檐下坐下。

    所以,如果依照游戏的逻辑思维,这次她之所以能离开绥城,是因为娄云城的地图被“点亮”了,而同时,3级木筏进度条任务也开启了。

    之前3级木筏进度条任务之所以没有出现,难道是因为水道未通,娄云城没有被“点亮”?

    那假设她在娄云城完成了3级木筏所有的进度条任务,让木筏升至3级,后续是不是会再次开启新的地图?

    到那个时候,她才能继续去其他城市?

    舒馥边思考边下意识拿出笔记本,把自己的猜测一一写了下来,越写越觉得这个猜测的可能性非常高。

    所以,说到底还是得做任务,尽快让木筏升至3级。

    下午五点,周围水域里的建筑逐渐多了起来,从零星一两栋的楼房,变成了隔一段距离就会出现一小撮集中的楼群。

    她在功能屏幕上开启了漂流瓶护盾,走出屋檐稍稍伸展了一下手脚。

    这里是章城郊区,附近偶尔出现的楼群看着都像是住宅楼,那种建在城郊或是高速路附近的小高层,但这些建筑,露出水面的部分也就两三层的高度。

    章城南郊比邻织湖,是个水产富饶的小城,她今天的第一和第三次钓竿收获,都是在进入章城郊区之后才获得的,都是虾和蟹,个头还挺大。

    周围依旧看不见一个人影,网络也依旧没有信号。

    水面上,除了残留的小高层建筑楼外,偶尔也能看到一两艘小型船只,这些船只大部分是木质的小渔船,有的缺了船体的一部分,有的船底进了水,靠着建筑物的墙角,在大雨里随着水波轻轻晃动。

    楼房的玻璃有的损坏了,从黑洞洞的口子看进去,里面是尚未装修的水泥墙,墙壁潮湿发霉,大雨还在朝里面灌去,根本没办法住人。

    如果今天中转点的建筑也是这种情况,那她今晚就只能在木筏上过夜了。

    大雨不断,五点后没多久天色就转暗下来,风也大了起来,没有灯光的水域可见度变得极低,天地之间仿佛只剩下这片深灰色的水域和木筏上的她。

    舒馥转身进了木屋内,准备吃晚餐。

    这种湿冷的天气,适合吃点辣的驱寒,她取出之前抽奖抽到的川菜大礼包,在纸箱里挑挑拣拣,最后选了一份干锅鱼头,一份手撕包菜,一份辣椒小炒肉。

    成品菜礼包不同于火锅烤肉礼包,领取后打开查看时就带着成品菜该有的新鲜和热度,放入空间刚好继续保鲜。

    不过这个礼包和火锅烤肉大礼包一样,都不配主食,所以她又另外取出之前炒好的鸡肉蘑菇土豆炒饭。这锅炒饭她想起来的时候就会盛一碗出来吃,因为饭量小,吃的次数不多,至今还没吃完。

    餐桌旁,三菜一饭饮料和平板摆了一桌,舒馥继续播放看到一半的短剧,一个人悠闲自在的开始吃晚餐。

    小餐桌右边就是大落地窗,她稍稍侧头就能看到漂流岛屋外微微起伏的大片水面,她像是置身于海上。

    耳旁,是大雨落在防护罩上的噼啪声和空气里呼啸的风声,外界肆虐的风雨与木屋内的安宁温馨形成鲜明的对比。

    晚上八点三十,木筏穿过章城城区,在章城西郊一栋极高的建筑前停下,对比周围的大片水域,这栋建筑仿佛鹤立鸡群。

    这附近水域的下方,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371336/69996281.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371336/69996281.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