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闲小说 > 历史军事 > 梦回大宋 > 第292章 急眼的李纲
    待队伍站定之后,随着小黄门的一声“上朝”,赵构闪亮登场,群臣一片躬身山呼万岁。

    待赵构坐定龙椅之后,一声平身之后,众人才起身。

    “有事出班,无事退朝!”

    随着黄门太监的尖嗓音传来,标志着今日早朝正式开始了。

    紧接着一众“喽啰”出班奏事,大多都是些鸡毛蒜皮的汇报工作。只能算是打头阵的开场白。

    对这些毫不感兴趣的宋齐鲁,开始在人群里目光乱瞄,想跟一众同僚混个“脸熟”。

    这踅摸了两圈,还真让他看到几张熟悉的面孔。

    其中一位就是大名鼎鼎的抗金主战派代表人物张浚。

    对于此人怎么评价呢?

    用朱熹的原话就是:这人虽大义分明,但是奈何才干极短。

    赵构的评价则是:就张浚那小子打仗的招数,别说朕知道了,全天下的人都门清,富平之战失败就是个例子。

    这哥们儿是政和八年(1118)的进士,据说还是西汉留侯张良的后人。

    但是两次东京保卫战都没有露面,这建炎朝廷刚一建立,他就嘚嘚的跑来了。

    而且还直接被赵构重用,任命为枢密院编修官。

    因为之前有过弹劾李纲、姚平仲的“不凡资历”,所以又被升任为殿中侍御史。

    一直到1130年,受命领略川陕,出任川陕宣抚处置使。

    这三年间,除了1129年“苗刘兵变”时组织大家伙去救赵构,此外再也没办过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了。

    至于近期这段时间,唯一干的“深得”赵构心意的事,就是把同为抗金积极分子的李纲弹劾了下去,踩着李纲完成了他自己的进身之阶!

    到了川陕之后,他又污蔑陷害了西北战区的头号抗金名将曲瑞。

    要说这曲瑞也是个刺头,早些年间在抗击西夏和金兵之中都是屡立战功,在军中和民间声望都很高。

    不过呢,曲瑞能力是强,而且也积极抗金,但是就是不太会做人。

    据宋史记载这人多少的有些“骄傲自大”,所以政治智慧多少有点欠缺。

    先是不服朝廷派来指挥西北战局的文官王庶,后来朝廷让张浚来替换王庶。

    出了名的“志大才疏”的张浚,一上台就想玩票大的——组织了富平之战打击金军。

    毫无例外的遭到曲瑞的反对,张浚也由此记恨在心。

    等到富平战败之后,在王庶、吴玠和心腹刘子羽的撺掇之下,最终下手污蔑曲瑞写对朝廷不满的反诗,把曲瑞下狱,致使其在狱中被害!

    虽然弄死了曲瑞,但张浚为南宋简拔了吴玠、吴璘兄弟二人,使得金兵在高宗一朝,始终无法踏进蜀中半步。

    此外张浚坐上掌管军事“外相”之后,他一直主张积极抗金,并且大力支持岳飞的北伐事业。

    但是他自己起家的“老本行”,他也一直没落下,先后弹劾过韩世忠和刘光世。

    最终刘光世被他搞下台之后,引发了“淮西兵变”,间接导致郦琼叛变,他本人也因此被免相下台。

    虽然功过不能相抵,但是在张浚身上的这些糊涂账,还真是不好算。

    是非功过,也只能任由后人评价了。

    宋齐鲁对张浚的评价就是:这哥们儿的“厚黑”之道,玩的溜啊!

    宋齐鲁“碰到”的另外一个老熟人,是他准老丈人——林雪原。

    林雪原因为工作业绩突出,能力强、资历够,又有宋齐鲁的“背景”,所以这次被赵构提拔为明州(宁波)知府兼市舶司提举!

    林雪原昨天傍晚才刚刚赶到,住宿在礼部的招待所。

    这次主要是来面圣述职的,同时借着休沐的机会,参加自己女儿的婚礼,结束以后就得奔赴明州,做他的一方封疆大吏去了。

    宋齐鲁看来的时候,正好对上林雪原“凶狠”的目光。

    宋齐鲁也只能挠了挠头,尴尬的笑了笑就转过头上,老老实实的听着一众大臣们“扯皮”。

    毕竟婚前就把自己“革命战友”的女儿肚子搞大了,还一跑了之,就算宋齐鲁脸皮再厚,面对林雪原也是有些难为情的。

    这时候,也正好轮到李纲出场了。

    “启禀陛下,臣李纲有本上奏!”

    凑着一个空隙,李纲手捧笏板,一步迈出文官队伍躬身上奏。

    “哦?原来是右相大人,准奏!”

    “臣谢主隆恩,臣对于汪、黄二位大人收缩秋防和迁都南下的意见实在不敢苟同!”

    老李头反正就是横竖不待见汪伯彦和黄潜善这俩侫臣,要不是好友相劝,他都想奏请赵构免了这俩怂蛋的职!

    “哦?爱卿有何见解?还请说来。”

    “启禀陛下,陛下自登基以来,民心所向披靡,开封百姓更是日夜翘首以待,盼望陛下能够还朝。”

    “钦宗皇帝就是因为听信谗臣所言,才放弃黄河秋防,使得金军渡河之后如入无人之境。前车之鉴,陛下不可不防啊!”

    “嗯,爱卿言之有理,那么大家便议一议,这边防之事吧!”

    赵构被李纲建议他还朝开封,吓了一大跳。

    此时也只能避重就轻,顾左右而言他了。

    “启禀陛下,臣有异议。我朝现在并无多少可用兵力,大军不足十五万之数,守开封都成问题。构建河防也只能分散兵力,被金人各个击破。开封城外无天险可持,臣建议陛下迁都南下。”

    关键时候还得赵构的心腹汪伯彦出场,毕竟这些话如果由赵构说出来,就太掉份了!

    “竖子尔敢!你危言耸听,惑乱陛下,是何居心?难道你要撺掇官家置祖宗基业于不顾吗?”

    “河北、河西有百万义士可用,各路更是能轻易招来几十万兵马勤王,何谓无人可用?”

    李纲瞬时感觉气血全部往脑门上涌。

    “作为枢密院使,国家如此危难之际,你不思为君解忧,反倒一味蛊惑避战逃跑,你有何脸面立于朝堂?我李纲耻与你为伍!”

    汪伯彦这一下子直接把李纲给惹毛了,气的指着汪伯彦鼻子跳脚大骂。

    “这满朝上下只有你李纲是大忠臣吗?你且说说百万大军调动所需钱粮从哪里来?陛下的抚民安民所需从何而来?你来出这个钱吗?”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371671/69016515.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371671/69016515.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