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闲小说 > 历史军事 > 谍战风云录:大宋 > 第442章 破案(十一)
    就在两队人马距离不足五十步的时候,张义向黑衣人低语了几句。

    只听那名黑衣人朗声向前方喊道:“紧急军情!前方闪开!踩死勿论!”

    黑衣人这边一遍遍重复着喊话,德馨自然听在了耳朵里,当即长舒一口气,不是追自己的就好啊。

    他连忙打了个手势,示意己方让开道路,而他自己也拨转马头,将马靠向路边。

    随着双方距离的不断拉近,四十步,三十步,二十步。等双方距离十步的时候,张义有意勒紧了缰绳,让马速放缓些。

    眼看着两队人马将要错身而过,张义瞧准了坐在右侧马上的萧谏,口中大喊一声:“杀!!!”

    随着话音落下,他举起匕首,借着前冲的力道,从马背上弹身跃起,直直的向萧谏撞了过去。

    身后十名黑衣人也有样学样,紧随其后纷纷扑向对面的辽人。

    “啊!”

    事情发生的太过突然,萧谏见来人向自己扑了过来,不禁发出一声惊呼,身体下意识后仰。可终究是慢了半拍,他虽躲过了张义的致命一击,也被对方从马上撞了下来。

    “噗通”,这一下摔得萧谏是七荤八素,他这边刚反应过来,就要奋力挣脱开对方的纠缠,忽觉肋下传来一阵钻心的疼痛。

    躺在地上的萧谏,用足了力气双腿一蹬,就将压在身上的张义踢飞了出去。

    等他翻身站起,将手伸向肋下,只见鲜血已经染红了手掌。

    此时,张义也迅速起身,脸上的面纱早已不知去向。

    当萧谏看清偷袭之人的面庞,整个人愣在了当场,随即不可思议的问道:“是你?”

    张义可没功夫跟对方废话,他用余光打量了一下周遭,只见所有辽人都被扑倒在地,正与自己带领的黑衣人缠斗在了一起。

    他将匕首凑到了嘴边,伸出舌头舔舐了一下上面的鲜血,而后一股腥臭的血腥气充斥口腔。

    “杀!!!”

    张义手握匕首就向对方冲了过去。

    此时的萧谏也已抽刀在手,迎着张义便砍杀了过去。

    张义利用灵活的身形,一个侧身躲过对方的劈砍。同时,欺身向前匕首前伸,直取对方胸口。

    “啊!”萧谏惊呼一声,只得连退两步,将将躲过这致命一击。

    只是,张义根本就不给对方喘息的机会,见对方向后躲闪,紧握匕首的右手向左上扬。

    等萧谏想收回握刀的右手,已然为时已晚,眼看着对方的匕首从自己手腕划过。

    “啊!!!”随着一声撕心裂肺的嚎叫,萧谏的右手手筋已经被张义从中挑断。紧接着又是“当啷”一声,手里的横刀应声落地。

    萧谏当即连退数步,左手紧握住还在向外淌血的右手手腕,眼神慌乱的左右四顾。

    “想跑?晚了!”张义举起匕首就向萧谏冲了过去。

    萧谏已经无心恋战,只想早日离开这里,他看准路旁的一匹骏马,拔腿向那边狂奔。

    张义怎会让对方在自己眼前逃走,一个箭步冲上前去,瞧准了萧谏的腿窝,抬腿就是一脚。

    萧谏只觉右腿一软,随后身体一个踉跄,“噗通”一声栽倒在地。

    张义借此机会,在对方双腿脚踝上连划两刀,就此挑断了萧谏的脚筋,使其难以逃脱。这才连退了数步,放任对方在地上翻滚哀嚎。而后又看准马车的位置,拔腿向那边跑去。

    等来到车边,车夫早已被黑衣人扑倒在了地上。他绕到车厢后面,抬手掀开门帘,就见处于昏迷状态的吴宇和小六被人捆绑在了一起。

    他当即跳上车,用匕首挑开绑缚的绳索,又伸手拍打了几下,只可惜二人都没有转醒的迹象。

    无奈之下,张义也只能选择先跳下车,守在车旁护卫。

    此时的厮杀声也逐渐平息下来,重伤倒地的萧谏和鼻青脸肿的德馨,早已被捆绑了个结实。

    一名黑衣人这才来到张义身前禀告:“郎君,辽人死了六个,还剩三个,两个重伤,一个轻伤。咱们的人,两个轻伤。”

    恰在此时,就见雄州城的方向烟尘滚滚,期间还伴随着人仰马嘶的声音。

    只过了片刻,就看见一队盔明甲亮的骑兵,向这边冲了过来。

    张义无奈苦笑,将老太监给他的腰牌,扔给黑衣人:“让他们回去,别在这里碍事。”

    这时,张义又叫了人过来,给昏迷的吴宇和小六检查身体。

    过了片刻,就听对方说道:“郎君,两位身体均无大碍。应该是被下了迷药,过一段时间就能苏醒过来。”

    张义这才将悬着的心放下,吩咐一众黑衣人掩埋尸体,给受伤的辽人上药医治。

    此时,负责与骑兵交涉的黑衣人回来禀告:“郎君,带队的将军,让您去马前说话。”

    张义闻言,火气上涌,大声喝道:“你跟那孙子说,小爷忙着呢,还要赶回京城面圣呢!他特么要是再废话,让他随小爷一起回去!”

    许是对方听到了张义的叫喊,也不等黑衣人回去搭话,便带领部下,拨转马头灰溜溜的回城了。

    又过了半炷香,眼见着现场已经打扫干净,黑衣人再次上前:“郎君,咱们是进城修整还是……?”

    对此,张义早有计划,翻身上马,用马鞭指着来路:“带上俘虏,去河间府修整。”

    “郎君,雄州城就在眼前,何不就地修整?”

    张义心里爱死了这个捧哏的,摇了摇头:“雄州乃是边城,西夏和辽国的探子无数,咱们这趟差事要想做的隐秘,还是不进城为好。”

    等众人来到河间府,已经是第二天的下午。

    张义凭借着老太监那块司使腰牌,倒是得到了当地皇城司统领的热情招待。

    待彻底安顿下来,他干脆征用了驻地的牢房,将几个俘虏就地审讯。

    只是,让张义感到诧异的是,最先交代的不是细皮嫩肉的德馨,而是萧谏这个萧家的特使。

    皇城司整整三十六套大刑,这边才用到第三个,萧谏就鼻涕一把泪一把的哭喊着说愿意招供,只求能饶自己一条活命。

    这让负责审讯的张义等人,没有一点成就感,也只能在心里暗骂对方是软骨头。

    当等听到萧谏的供述后,张义等人均用难以置信的眼神看着对方,怀疑这个萧谏是在讲故事。

    “于郎君,于公子,萧某说的句句是实啊。那个德馨真的是萧家大老爷萧思忠的幼子萧广城。”

    看着鼻涕眼泪横流的萧谏,张义心里还是有几分信任的。

    他用审视的目光打量对方:“你说他是萧家人,可有凭证?”

    “这……,这……。”萧谏眼神立即变的慌乱,这一时半会儿的,又让他跑哪里找证据啊。

    苦思半晌,这才说道:“于公子,您不是卧底在萧家吗?大可以去问啊,看看是不是十三年前,大老爷幼子走失了?实际上是阉割了以后,送到了京城进宫当了太监。这一切全是萧某经手办的。”

    这时,熟悉皇城事务的黑衣人出言问道:“你以为想当内侍,就能当内侍了?这一年不知道有多少穷苦百姓,想送孩子入宫侍奉贵人呢,可是最终能留下的也不过廖廖几个而已。说!你们究竟用了什么手段?”

    “是,我说,当初为了送少爷进宫,我们找到了一个总管太监,背后打点了一番。”

    “那人是谁?”

    “茂安。”

    “噗!”张义一口茶水喷出,随即就被呛的拼命咳嗽。

    等稍微缓过来一些,他不可思议的问道:“他就这么收了?就不怕你送去的人,对官家不利?”

    萧谏闻言,顿时脸色涨红,忿忿的说道:“事后我们才知道,他根本就没把少爷送进宫去。等收了钱,他就交给一个老太监调教了些日子,随后就送到安肃给监军孝诚当干儿子去了。”

    张义这才点了点头,原来茂安也知道怕啊。

    他也不愿意为一个死人多做纠缠,随即转换话题:“当时德馨也不大吧?”

    “是不大,当时是十一岁。”

    尽管双方处于不同阵营,也让张义在心中暗骂那个萧思忠手段毒辣,对自己的亲生儿子也能下此毒手。

    “现在说说吴宇的事情吧,你们是怎么算计吴铎的。”

    “这个萧某不知啊,临行前,大老爷只让我尽量配合小少爷的行动,具体计划布置,全是小少爷一人所为。”

    “呵呵,合着你一问三不知是吧?那你让我怎么饶你性命啊?”

    萧谏顿时变得慌张,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372018/68114566.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372018/68114566.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