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闲小说 > 历史军事 > 谍战风云录:大宋 > 第452章 暗夜雨林
    夜,界河边的树林。

    “郎君,俗话说得好,君子不居险地。还是属下去吧。”当孟州看见湍急的河流,不禁低声劝道。

    张义伸出右手将系好的绳套斜挎在身上,同时压低声音说道:“算了吧,有些事情你们干不来的。”

    廖翔也是心里打鼓,万一这位爷有个什么闪失,自己这辈子可就算是完了。

    “郎君,要不咱们再想想别的办法,其实杀敌的方法有很多种,咱们没必要冒这个险啊。梁丰,你说是不是?”

    梁丰白了廖翔一眼,懒得搭理对方,只是担忧的看着张义:“郎君,让老梁跟您一起去吧,万一有个情况,我梁丰也能……。”

    已经收拾利落的张义,连忙打断对方:“行了,你们都别说了,我意已决,今夜肯定是要过去的。”

    梁丰见劝阻不住对方,也只能叹了口气,捡起地上的绳子,将绳头绑在了一棵大腿粗的树上,而另一头,已经套在了张义身上。

    张义扫视了一眼在场三人,郑重的说道:“行了,我走了。”

    说完,便借着夜色的掩护,钻出了树林。

    张义下水的河段,选在了界河的上游,河面大概宽二十丈的样子。离交趾军营地很远,足有四五里的距离。虽然此处河水的流速有些急,好歹不用担心对岸的树林里,会藏着交趾的斥候。

    等他来到了河边,又回头看向刚才藏身的小树林,指了指身上的绳子。双方之前早就做了约定,如果看着自己有溺水的迹象,廖翔几人就借助绳子,把自己从河里拉回来。

    “咕咕,咕咕!”

    当张义听到梁丰发出的几声鸟鸣,这才会心一笑,紧了紧身后的背囊,就一步一步淌着河水向对岸走去。

    此时已经是春夏之交的五月,可是从山里流出的河水,依然寒彻入骨。张义也只能咬紧了牙关坚持,才走出五六步的样子,河水已经淹没了膝盖,湍流的河水,也冲得张义东倒西歪,无法保持平衡。他索性伸开双臂,用力向前一扑,整个身体就钻进了水中。随即,就用双手拼命划水,顺着水流的方向,斜着向对岸游去。

    而藏身在树林里的几人,双眼紧盯着正在游水的张义,眼见着对方的脑袋在河水里起起伏伏,握着绳索的双手,也下意识的又紧了几分。

    几人之中官职最大的廖翔,更是出言提醒:“都抓紧了绳子,要是看见郎君有丝毫的不对,别犹豫,咱们一起用力往回收绳子。”

    “将军放心吧,俺晓得。”

    这边话音刚落,就听梁丰突然低喝一声:“不好,郎君沉下去了。”

    廖翔也定睛望去,果然,河面上没了张义身影。就在他刚要下令收绳子的时候,张义的脑袋又露出了水面。

    此时,已经游到了河中心的张义,整个人在奔流的河水中一起一伏。他索性放弃了划水,改为双腿用力向上踩水,尽量让脑袋露出水面,以免被水下的暗流卷了下去。

    好在这种状况只持续了十几息的时间,他就游过了河中心,向着对岸漂去。

    当他的双脚再次触到水底鹅卵石的时候,紧皱的心情也为之一缓:“可算是活过来了!”

    一盏茶以后,张义拖着像灌了铅似的双腿,好不容易走上河滩。连忙打开背囊,先将那身“吉利服”套在了身上,又在河边找了棵树,把绳子系好,还搬了几块石头,将露出的绳子盖住,这才向对岸挥挥手,随即就一头钻进了漆黑的密林。

    此时河对岸的廖翔几人,见郎君平安无事,整个人就如虚脱一般,一屁股坐在了地上,大口的喘着粗气。

    “阿弥陀佛,总算是安全过去了。”

    “刚才险些吓死。”

    “行了,你俩先回去吧,我守在这里。”

    此时,钻了进密林的张义,经过短暂的休整已然恢复了些体力,等辨明了方向,就向着交趾营地跑了过去。

    也只跑出一里的距离,他就止住了奔跑的步伐。矮着身子,一边仔细倾听着周遭的动静,一边缓慢向前移动脚步。

    直走到距离营地还有一两里的位置,他干脆趴在了地上,以极其缓慢的速度,一点点向前匍匐前进,以避免被林中埋伏的斥候发现。

    可在他经过一棵粗大树木的时候,就听到不远处传来树叶“沙沙”的响声,张义立即停下了动作,侧头向声音的方向看去。

    透过昏暗的月光,只见从一棵树杈上突然闪出一个黑影,一只手扶着身旁的树干,另一只手似乎在腰间掏弄着什么。

    只过了片刻,就听到一阵水流落地的声音传来。

    张义暗骂了一声:晦气!

    等那个黑影放完了水,又在腰间掏弄一番,这才把身体重新隐没进了树冠之中。

    敌人在侧,张义的行动变得更加小心谨慎,每次向前挪动,都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

    直等他来到了密林边缘,山坡上的军营遥遥在望的时候,天边已经泛起了鱼肚白。

    张义在心中默算了一下,短短三四里的路程,自己居然用了整整三个时辰。

    早已疲惫不堪的他,伸手从怀里掏出几片肉干塞进了嘴里。

    这时,就见远处军营的辕门旁边,打开了一扇小门,从里面跑出一支十余人的小队。

    这些人刚出了军营,就四下散开,其中有三个还向着自己这边跑了过来。

    张义将手伸进了袖筒,握紧藏在里面的匕首。

    等三人跑到跟前的时候,几乎是与他擦身而过,只差几寸的距离就一脚踩到他的肩膀。随后,就有说有笑的钻进了丛林。

    直等到脚步声完全消失,张义才长舒一口气,可是,刚过了一会儿,身后又有脚步声传来,随后,就有另外三人跑出了丛林,向着军营的方向去了。

    待几人走远,张义伸手入怀,掏出一个手掌大的油纸包,从中取出一支炭笔和自己制作的小本,将斥候换岗的时间记录在了上面。

    又过了一个时辰,就听到军营里响起聚将鼓。在半炷香后,突然军营的辕门大开,一名将军打扮的汉子,骑着骏马率先冲出了军营,身后则跟着百余名身穿皮甲的交趾士兵。

    远远看去,将军抽出腰间横刀,向着界河的下游方向一指,这支队伍就在那名将军的带领下,沿着一条小路,向着他指的方向冲了下去。

    此时天色已然大亮,张义这才看清军营以及周边的环境。

    整座军营建在一个山丘之上,周圆十余丈的树木草丛早已被清理干净,再外侧才是无边的茂密丛林。

    而山丘上的军营,辕门面向大宋的方向。围墙则由原木搭建而成,上面还修了很多垛口,以备战时弓箭手所用。同时,四角位置也有高耸的箭楼负责警戒了望。可能是,为了抵御来自正面的来犯之敌,辕门两侧也各有两个箭楼。

    等看清了军营所处的环境和结构,张义不禁暗自摇头,一旦大宋军队攻打过来,恐怕首先面临的就是交趾弓箭手的箭雨。

    即使宋军冲到了围墙下面改用火攻,恐怕也难以得手,毕竟这里经常下雨空气潮湿,根本就找到那么多的可燃物。

    一时间,张义想的头疼,干脆闭眼假寐,决定等天黑以后,再摸到军营附近,仔细观察一番。

    直等到临近傍晚,远处传来一阵阵哭嚎之声,其中还夹杂着呵斥喊叫。

    张义定睛向声音的方向望去,只见早上出营的那名将军,已经带领着手下的军队顺着原路返回。

    只不过,在其身后的队伍中,多了一群被绳索绑住了双手,又被一根绳子串在了一起的青年男子。从这些人的衣着打扮上看,应该不是汉人,更像是一些土人。而押送这些人的交趾军士,正用手中的鞭子棍棒,驱赶着这些抓来的土人向着军营走去。

    对此,张义也只能在心里暗自叹息,不知是哪个寨子又被交趾人劫了。

    转眼间,天色便暗了下来,在又经历过一次斥候换岗后,四野各处便恢复了一片寂静。

    张义活动了一下早已酸麻僵硬的四肢,这才顺着森林边缘,向着军营方向爬去。

    一个时辰后,他终于来到的军营的侧面,只可惜借着月色观察了一番后,并没找到军营的任何破绽,这不禁让他有些失望。而唯一的收获,也只是在军营的围墙下面发现有一条绕营的小路,而这条路最终是与军营后面的一条路相连的,只是不知那条向西延伸的路,最终是通向哪里的。

    正在张义暗自摇头,对此行感到失望之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372018/68838512.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372018/68838512.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