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闲小说 > 历史军事 > 杨广重生记 > 第170章 改改他们的臭毛病
    洛阳城,乾阳宫大殿,

    五天一次的大朝会正在举行,龙椅上杨英无精打采的听着各部官员的汇报,昏昏欲睡。

    “陛下,怎可如此懈怠朝政!!!”

    杨英一听这洪亮的声音,就知道是“太子杀手”李纲的声音,

    “朕三令五申让诸位官员有事说事,别长篇大论,你们非要如此,现在倒怪起朕来。”

    见杨英似有为难李纲的意思,魏征急忙上前解围,

    “陛下,臣子们如此做,也是希望以文采博得陛下的赏识,非是臣子们不愿简洁明了,实在是地方臣子有苦难言。”

    杨英知道魏征的话是什么意思,心中微微不满,

    “每年吏部京察,上上评者,朕无不亲自诏见,哪有你玄成说得这般。再者治理地方靠得是实干,而不是吟诗作赋,”

    “朕要得是能治理地方的实干之才,不要只会吟诗作赋,不懂民生之人。”

    “吏部尚书萧瑀何在??”

    “臣在!”

    萧瑀走出班列躬身行礼。

    “今年的吏部京察原定几月进行?”

    “十月!”

    等萧瑀回答完,杨英看向魏征,

    “谏议大夫,明明两个字就能说完,偏偏要把什么三皇五帝,名臣将相典故先说一遍再说正事,说得好听,是在展示文采,说得不好听就是在浪费朝廷的时间。”

    杨英顿了顿,看向萧瑀,

    “时文,吏部明旨昭告天下地方官员,从此次京察之后,若是还有人如往常一般写奏折,一律考评下下等,予以百官另选贤能。”

    此言一出,朝堂的文官顿时炸开了锅,

    “陛下不可,这是要断了我大隋的文脉啊!!!”

    “若是如此,读书人十年寒窗岂不是白读了!!”

    “陛下,若是如此又和那蕞尔小国,蛮夷有何异!!!!”

    看着吵闹朝堂,越想心里越气,不就是让你们以后写奏折不要那么绕,你们就拿出那么多的理由,

    “肃静!”陈内侍大喝一声。

    朝堂这才赶紧下来,杨英脸色阴沉,看向萧瑀,

    “时文,朕问你,能否做到?”

    “微臣遵旨!!!!”

    “好,此时就如此决定,敢有异议者,当庭杖毙!!!!!”

    见识过杨英狠辣的一众官员一个个噤若寒蝉闭口不言。

    见没有头铁的站出来,杨英看向虞世基,

    “懋世,发往辽东的旨意可曾拟好?”

    “回禀陛下,已于昨日八百里加急发往辽东。”

    见杨英点点头,虞世基退回班列,看着一众年轻人占领朝堂,他知道自己离开的时候已经不远了,可不想在这个时候惹怒杨英。

    “工部尚书杜如晦,你来说说学院建设的情况。”

    杜如晦走出班列,答道:“如今运河疏浚已经完毕,工匠悉数调到学院工地,十日前已经完成地基夯实,这几日臣未到工地查看,想必已经是开始第一层的施工。”

    “另水泥工坊当要再次扩大规模,不然将无法同时供应学院、道路整改的需要。”

    “民部尚书房玄龄,民部如今尚有银钱多少?”

    房玄龄出列答道:“民部去岁结余铜钱,三千五百万贯,除去朝廷的一应开支,尚能支用的一千三百万贯。”

    杨英一听朝廷一年就要用两千多万贯,眉头微皱,

    “朝廷开支如何会用去两千余万贯,你这个民部尚书莫不是有贪墨的嫌疑?”

    房玄龄知道杨英是做给旁人看得,不慌不忙道:“陛下朝廷的开支确实用不了两千余万贯钱,然前些时日将作少监张九鸦找到微臣,说陛下允了他一千万贯钱用于制造新式武器,臣正想和陛下证实一番。”

    “嗯,确有此事”杨英想了想继续道,“迁徙流民和组建新军的银钱可有备下?”

    “尚未备下,都在可支用的一千三百万贯中。”

    杨英看向杜如晦道:“克明,水泥工坊扩建需要多少?”

    “一百万贯足矣!”

    “玄龄如何说?”

    “拨付一百万贯钱与工部扩建水泥工坊尚可,若是陛下还要用钱,就得等到今年赋税秋税收上来之后。”

    虽然朝廷钱还剩下许多,但耐不住杨英花钱大手大脚,房玄龄只得先给杨英打上预防针,免得杨英一时兴趣,大笔一挥那可就要愁死自己了。

    见事情安排的差不多,杨英正要示意陈内侍宣布退朝,戴胄走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372178/65566419.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372178/65566419.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