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闲小说 > 恐怖灵异 > 哑巴庶女:田赐良缘 > 第三百六十二章 变故
    第三百六十二章 变故

    外书房独立成院,回廊圈成的小花园花木成荫,穿堂风过带着些许凉意。

    棋子落在棋盘上发出清脆声响。

    杨彩芽探手取子,摩挲着指间棋子抬眼看向对坐,“江苏布政使方家?常氏这个时候给常一尘定下这么一门亲事……是打着什么盘算呢?”

    时机和人选都太微妙了。

    余先生耷拉着眼皮,落下一子后端茶就口,砸吧嘴胡须颤,“不管什么盘算,对我们来说都不是坏盘算。常刺史是个明白人,否则不会晾着姻亲关系盘错的白氏、张氏、黄氏三大望族不理不睬。常一尘年轻气盛,如今肯应下这门亲事,更说明这是件好事。”

    杨彩芽替余先生续茶,目露不解。

    “常氏定的不是任布政使的方家二房,而是任宗长的方家大房的嫡长孙女。”余先生捋着白须,目光含笑,“江苏布政使已连任两任,两年后任期一到,不是调任出两道就是升任京官。方家家世不输两道其他望族,行事却比哪家都明白谨慎。方家光嫡支就有四房,但除了二房,其他房子弟仕途平平。再有出自方家的地方大员,大概……是下两代的事了。”

    杨彩芽恍然大悟。

    方家刻意压制族中子弟出仕,可见深谙月满则亏的真理,只捧二房一支撑门户其他房不冒头不争抢,实乃簪缨世家为保家族长盛不衰的明白做派。

    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常氏在两道官场大动后选定方家联姻,是摆明态度:只守不攻。

    常氏不想做刺头,即便不能成曹卓一派的助力,也不会成阻力。

    常氏在朝中地位不同,有这样历经两朝的百年世族坐镇两道,或许才是腾文帝又压制又安抚常氏、这两年敢放手消左相势力大动两道重地官员的底气和凭仗。

    常氏守成本分,对谁都好。

    见杨彩芽面露了然,余先生目光闪了闪,挤着老眼别有深意,“常一尘做了方家女婿,将来……说不得和府里来往就会越来越多了。”

    这话怎么说?

    杨彩芽竖起耳朵,不及细究,就见池方正的身影闪进门内,门外几位中年文士打扮的人垂头等着通禀。

    是府里幕僚清客来找余先生。

    杨彩芽只得起身告辞,张二兴冲冲来请她去大花厅,“李二叔和李三叔一行人半个时辰前刚到,这会儿安顿好了想见夫人。”

    大花厅内好不热闹,当年李家那一溜孙辈已长成小大人,见着杨彩芽好奇的偷偷打量,稚气的小少年们规规矩矩的脆声问好。

    杨彩芽笑着揉搓一遍小包子们,让春分、夏至陪着去一旁用茶点,看着李富贵、李长贵带着各自次子夫妇、三子夫妇排排坐,笑容愈大,“李三叔信写的简单,这架势是打算让几位大哥大嫂都迁来苏州府?富贵婶和长贵婶就舍得?”

    李富贵借着牙侩人脉,已让同行帮着在苏州府看房子,两家都只留长子、幼子在身边,放次子、三子趁着来小吃街做事,另谋前程。

    两家小孙子们则一并带来见见世面,之后是回扬远学堂启蒙进学,还是留在苏州府学手艺,则看孩子们自己的意愿。

    “咱们有彩芽和杨家这样的好姻亲,沾光也得沾出个样子来,总不能让孩子们还继续跟我和长贵做牙侩、种地。”李富贵爽朗大笑,不客气才是真亲近,和李长贵相视一笑,“现在海禁一开,两道眼看着又要大变样,咱们也不能守着老本不变不是?就是要麻烦彩芽多费心啦!”

    小吃街的事有韦茂全,其他琐事有张二。

    杨彩芽笑得轻松自在,让他们别客气尽管麻烦韦茂全和张二去,契阔之后不由问李富贵,“那您家行商的担子岂不是都落在一人身上?”

    李富贵几个儿子除了李广余原来都在外行商,现在只留一个长子,独撑门户岂不是太苦/逼。

    李富贵摇头,“以前几个小子专做往蜀道、两湖的行商生意,今年河南道、两湖大/灾生意难做。这次也是你这里赶巧有机会,正好也让老大转行,在南坊开了间卖西红柿种子的铺子。如今哪家不种西红柿?我让老大加个育苗的活计,自家虽多费点事,但买家便利,这开张小半年生意倒也红火。”

    李长贵接道,“家里合买了地。专种西红柿,不管是卖给本地酒楼饭肆,还是卖往岭南道,两家大小子可都有的忙活。”

    西红柿推广在北地如火如荼,之后加上曹卓这个特使,玉米推广事半功倍。

    李富贵哈哈大笑,“彩芽真是点石成金的好本事!等往蜀道、两湖的商道放行,曹长史功成回来后,这玉蜀黍的生意你可别忘了照顾咱们!老大这几年行商也不算白走,到时候往蜀道、两湖拉玉蜀黍,有路子有人脉可比原来单做行商轻松好来钱!”

    自从小吃街完工后,常一尘很快定下“小西市”之名,市署大力宣传造势,黄大掌柜和安六爷派往各地聘人进货也不见阻碍。

    怎么听李富贵的意思,往中部、西南的商道竟然不让行商走?

    听杨彩芽这么问,李富贵讶然,“你不知道?嗐,也是!官场的消息有时候还不如行商之间灵通快捷!我也是才听到的消息,两湖等着咱们两道的粮面送过去,蜀道

    只是限制行商,两湖商道却是完全不准闲杂人等擅过,官道都锁了,官兵守着查通行文书压着不让过。说是等粮面到了才重开。”

    李富贵次子听兄长说起过,接口道,“听说现在两湖官道的驿站也管得严,别说不能像以往多给点钱行商也能借住,就是驿站来往的信件、通商文书也查得十分严。”

    所以曹卓的回信才迟迟未来?

    但扣谁的信件,也不至于扣曹卓这个特使的信件啊?

    太古怪……

    杨彩芽眉头微蹙。

    权氏却是满脸笑。

    李广余和李广年木工店生意顺遂,如今带出了一批熟手、请了几位可靠的老师傅,李广余除了把关验货外,只偶尔做些小东西防手生,现在主要负责木工店运营。

    李广年得了长子,恨不得天天黏在杨家陪翠花儿子,办过儿子满月后才回木工店专心投入工作,这回李富贵等人过来,两兄弟给林烟烟、许巧儿、杨彩芽都做了许多婴孩用的学步车、新式小床等木工。

    “这是你给画的图纸?”权氏看着后世婴儿床又是新奇又是欢喜,完了拿起各式木制小玩具看,“李家有心,以后咱们家孩子可不愁没东西耍。回头让烟烟和你小权婶好好谢谢他们,等李家几个小子定下住处,让她们也出力帮着安置。”

    杨彩芽轻轻抚着已经八个月大的肚子,有些心不在焉的点头。

    当晚给李家人接风洗尘后,李富贵和李长贵次日天未亮就告辞回家。

    韦茂全和张二一早就被喊进雅源阁,领命负责帮衬、安顿留下的李家人。

    杨彩芽看了眼天色,吩咐许二媳妇,“去看看余先生起来没有。”

    想到昨天来找余先生的幕僚清客,杨彩芽顿了顿又添了一句,“要是余先生在外书房忙的话,你就留个人等话,看他什么时候能见我。”

    许二媳妇闻言心神一凛,不敢多问更不敢耽搁,去二门传过话后,亲自等在门上。

    这一等就等到了下晌。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372389/65635478.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372389/65635478.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