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闲小说 > 历史军事 > 七天拯救大明?我还是上吊吧 > 第625章 重启矿税
    “陛下,除去今年所有开支,国库尚有一千六百万两存银。”户部尚书方岳贡躬身说道。

    崇祯呵呵笑了起来:“按照每年亏空八百万两计算,这些银子还能吃两年!好啊,太好了,你们真是朕的好帮手!”

    内阁所有成员都站在原地不说话。

    大家都心知肚明。

    如果不能在未来两年内达到收支平衡,大明朝将再次迎来财政危机。

    而且这还是在没有战事的情况下。

    一旦起战事,庞大的军需会加快消耗存银。

    还有抚恤银,赏银等。

    届时本就捉襟见肘的国库将雪上加霜。

    带着这个问题,内阁陷入激烈的争吵之中。

    办法无非两种:开源或者节流。

    和崇祯之前预想的一样,节流方案率先被毙掉。

    众人开始讨论开源。

    “臣以为可以增加商税,我朝商税三十税一,实在是太低了!”新任礼部尚书黄锦提议道,“以南宋为例,只有半壁江山的南宋最高时岁入一万万贯。按照一贯铜钱兑换一两银子的比例,南宋税赋收入是我大明的五倍之多!”

    “其中田赋占比两成,关税占比一成半,剩下六成半全是商税,大明完全可以效仿。”

    不等崇祯表态,其他几人立刻站出来反对。

    尤其是内阁首辅范景文,他反对的声音最大。

    “宋朝商税重是不得已而为之。当时宋、金接壤,边境和其他偏远地区征收田赋难度很大,有时候好不容征上来,不等送抵京师就被土匪劫走了,朝廷田赋收入锐减。”

    “为了弥补这里的损失,大宋朝廷只能另辟蹊径。”

    “首先是向农民加税,为了避免苛捐杂税引起民变,宋朝将强壮者征召入伍,剩下的老弱病残想造反也反不起来,表面上看似没问题,实际却导致了冗兵。”

    “其次他们在京师和地方设立了大大小小两千多个商税务(功能等同于税务局),有冗官之弊。”

    “商税务制定了各种商税,除了过税和住税外,还有繁杂的课税,包括但不限于米,布、牲畜甚至鸡蛋等物资。老百姓挑着一筐菜进城售卖需要交税,卖完后离开时还要再交一次税。”

    “据统计,南宋商税最高时可达十税七,甚至十税八!”

    “再加上盐铁官卖带来的高价问题,普通百姓生活十分艰苦。”

    “相反,有钱的士绅和商人几乎不受影响,他们可以随时调整商品价格以应对物价变动,这也是士大夫怀念宋朝的原因之一。”

    “最终的受害者只有底层百姓。”

    “元承宋制,太祖高皇帝深受其害,所以自立国之初就规定凡商税三十取一,过取者以违令论。”

    “洪武七年,太祖又下诏免除老百姓自织的布帛,自养的家禽,自种的粮食、菜、果、竹草等税。”

    “陛下并非昏君,自不会敢违背当年太祖定下的规矩。”

    范景文最后一句话说的十分有水平,看似给拍了崇祯的马屁,实则堵死了崇祯增加商税的路。

    崇祯笑着朝范景文点了点头。

    他本来就没打算提高商税,所以给了范景文一个认可的表情。

    “田赋不能加,商税也不能加,朝廷每年有八百万两的亏空,总得想办法解决吧?”大殿安静下来后,崇祯重新抛出了这个问题。

    内阁成员支支吾吾,无话可说。

    开源的办法屈指可数,除了加税他们别无他法。

    “既然诸位都没办法,那朕说个法子,如何?”崇祯用起了老套路。

    “请陛下赐教!”众臣无奈,只能回应。

    崇祯嘴角微微上扬,“朕打算重启矿税!”

    不提这两个字还好,提完之后引起了内阁的强烈反对。

    “万历二十七年,征税宦官马堂在天津设卡征税,巧取豪夺,短短一年时间就使一百零家商号家破人亡,天津万人暴动!”

    “万历二十九年的丝佣之变,苏州两千多名织工为了反对税监的横征暴敛,发动暴动。”

    “税监梁永在陕西征税期间,盗掘历代皇陵”

    “云南征税的太监杨荣激起民变被杀”

    “还有乱辽的高淮!”

    几位阁臣轮番痛诉税监们的恶行,试图阻止崇祯重启矿税。

    明朝矿税可以拆开来看。

    矿:开矿。

 &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372449/65665281.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372449/65665281.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