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闲小说 > 恐怖灵异 > 绑定生子系统后成为人生赢家 > 第142章 七零胡同日常(40)
    田娜啧啧两句,跟着和沈瑶吐槽起程家夫妻的糊涂。

    “我看啊,程雪这丫头就没有心,养老的事根本指望不上。”

    连早年嫁出去,一直没回京市的谢爱华偶尔都还会给田娜邮些当地特产过来,再对比程家的事,瞎子都不能说程家夫妻晚年能有一个好着落。

    说到这些八卦破烂事,田娜的话匣子直接被打开。

    挥了挥手让美美满满两个孩子进屋吃零食去,她赶紧将沈瑶拉过来,小声嘀咕一嘴院里的事。

    不光程家,钱家也没表面这么简单,周家更是将摆烂两个字进行到底,也就赵家看着欣欣向荣,还有点乐呵模样。

    “不过也红火不两年,赵银宝和唐甜甜这两人多机灵。

    赵美芝还想一家人和和美美,嘿,做梦去吧。”

    唐甜甜能干,不用赵银宝蹿腾都想甩开赵家其他人自己赚钱单干,何况赵银宝本身就是一个见利忘义的人。

    摇摇头,让沈瑶不用心疼苗翠兰,“都是自己做出来的事。

    钱家俩小儿子为啥搬出去,还不是钱家老两口偏心眼?

    这毛病不治治,等钱建刚的几个孩子长大也没用,爹和娘都是一个德行,歹竹能出什么好笋。”

    反正田娜不相信钱家,或许苗翠兰能靠吃苦赚点钱,但也只是够补贴家用,多了攒不下来。

    沈瑶:……

    沈瑶听完自家婆婆说的内幕消息,忍不住摸摸下巴。

    原来院里还有这么多事,自己不回来都不知道。

    “嗐,知道有啥用,都是自己家的恩恩怨怨,咱插不上话。”

    如今留了一头漂亮卷毛的吴招娣笑的格外爽朗。

    此时的她正站在广场旁边开着小摊卖各种炸物。

    都是孩子们爱吃的,吴招娣和王艳艳单独跑了趟南面,没学王艳艳去做什么化妆品生意,反而学了一手简单的炸物小吃。

    串成一根根的肉串过油香炸,空气中都飘着香味。

    这时候可没有什么油炸对身体不好的言论。只要是过了油的东西,都金贵好吃。

    两人聊天说话的功夫,又有孩子跑过来买了两个肉串离开。

    吴招娣伸手擦了擦额头,嘴上笑容减都不减。

    沈瑶建议吴招娣花钱雇人,家里又不是没开小店,何必这么辛苦。

    “不辛苦,出来摆摊比在家里强,再说两个小店刚开起来,有石头和木头俩兄弟撑着够用,如今我就想琢磨该怎么把这些原材料的价格降下来。

    比起花钱进货,要是咱们自己负责原料加工,没准还能有一个新的卖货路子。”

    也是田娜的服装厂给了他们启发,吴招娣觉得卖炸物大有可为。

    肉眼可见的京市越发展越好,群众的消费能力也是节节攀升。

    这时候不想着抓紧时间多赚钱,等其他人把这个买卖做起来她自己后悔都来不及。

    吴招娣有一种很迫切的心理,尤其当她发现谢家人全都在努力创业,努力赚钱的时候。

    连最小的美美满满放学时都会领同学过来她这摊子买炸物拉客,这就是谢家人的奋斗本能。

    “大嫂,这些炸物做好需要保鲜,天冷时还好,天热时得有冰箱冰柜。”

    这时候确实有这些东西出现,不过价格也是真的高。

    而且用电多,还需要考虑耗电量以及建厂位置。

    吴招娣只是简单提了嘴想要建一个炸物半成品生产厂,但真要动手操作起来,耗费精力无数。

    吴招娣摆手,“不怕,我到时和咱妈多取取经,妈那边的厂子不是更大,如今还有专门干商场的小黄帮忙。

    哎呦,弟妹,你是没过去瞧见,这专业人士和咱就是不一样。

    整个商场布置的亮堂堂,那白灯泡,看着比我脑袋还大。”

    吴招娣说起家里事的时候总会控制不住地激动起。

    尤其田娜和周姥姥最近在京市新开了一家综合性服务超市。

    这种在后世看来很常见的超市,如今在整个国家可是十分稀缺。

    也就去年的时候广市那边开了一个,其他地方还是以国营为主,私人的很少能开成功。

    为了这个超市,田娜和周姥姥商量一通后,直接将黄志鹏挖过来给她们当帮手,甚至连崔玉溪都没放过,夫妻齐上阵,主打一个阖家团圆。

    沈瑶建议吴招娣可以先开一个小型加工厂尝试,货物的话,就暂时送到田娜新开的超市售卖。

    不光是吴招娣的炸物,还有王艳艳的化妆品,家里人有资源,不用白不用。

    沈瑶甚至还打算将自家中药馆未来会推出的各种养生药品送来寄卖。

    反正这样宽敞的超市,物品齐全些,一定会比国外那些连锁超市更容易占据这个时代的广大市场。

    天时地利人和,这样的机会多是万里挑一,错过了真就错过了,哪怕在心里悔恨一生都不能改变什么。

    抽空找了个机会将自己的想法说给田娜和周姥姥听。

    周姥姥咂了咂嘴,“要是能建起来,全国这么大,咱家的生意就不愁了。”

    田娜犹豫,“花销也多,咱们刚建完一个超市,账面上存下来的钱进去大半,就怕都花干净也建不起来。”

    到时他们自己赔了个底朝天,上哪说理去。

    周姥姥对田娜的顾虑表示赞同,不过这本来就是高风险高回报的买卖。

    两人对视一眼,当着沈瑶的面算起这个刚开业的超市到底赚了多少钱。

    别看只有短短几个月,但已经将整个资金回笼多半。

    “大家手里有钱,肯定想吃好的,再有咱们超市货品齐全省心省力,只要进来都会买些回去。”

    别小看这种心理,一天下来能多营业不少钱。

    负责整个超市管理的黄志鹏都和周姥姥感慨这里比他干了几十年的供销社要好,人家是专业人士,说出来的话肯定比一般人有可信度。

    沈瑶灵机一动,突然想说可以和国家银行贷款,或者她以金钱的形式入股。

    市面上的增味粉火爆热卖让沈瑶完全不缺钱花。

    换句话说,沈瑶哪怕什么都不干,也能靠着这一项坐吃山空。

    因为这几年陆陆续续与各地合作的中草药种植园进展顺利,沈瑶往里边投资了不少钱。

    像沈瑶打算建成的中药馆也在她筹建的计划中。

    这个在未来是面向全国乃至海外的一种连锁产业。

    以自己情况为例,沈瑶简单给田娜和周姥姥科普。

    顺便不忘鼓励她们可以走出去赚外国人的钱。

    呃,虽然这件事实现的难度有些大,但人就是得有梦想嘛。实业兴邦,哪怕只是多提供一个不错的工作岗位,也是在为国家做贡献。

    田娜和周姥姥脑瓜筋转过来,又想到如今在自家服装厂、服装城、超市等地上班工作的人。

    没错,她们开的工资绝对不低,工作强度也没有很大,甚至还有正常休假奖金等一系列周到安排。

    在她们家工作几年,出来不说一定能在京市买房定居,但在京市周边甚至自己老家买房改善家里条件的人不在少数。

    田娜一拍手心,“成,该去试试。”

    周姥姥支持,“回去叫小黄他们一道过来商量商量。”

    ……

    有些时候,沈瑶真的很佩服自家婆婆和姥姥两人的行动力。

    说做就做,认准的事绝不拖延。

    这边刚说完回去开会,扭头就把人聚集在一起。

    因为两人的产业都是她们自己控股,有些话其他人反对没用。

    “三五年内,起码要在几个大城市建立起相同类型的连锁超市。

    同时,供货源要稳定,除去咱们自家货品,其他供应商就需要你们去谈。

    人都有从众心理,那些教授说的对,超市干的好,有些人就会跟着开。

    咱们得保证自己的优势,将其不断扩大留住回头客。

    这叫什么来着?对,保持竞争力!就是保持竞争力!”

    田娜站在中央语气昂扬地说着话,周姥姥时不时开口补充。

    两人也是活到老学到老的典范,摊子大了管起来吃力就花钱去大学读书,为得便是让自己能跟上时代的脚步。

    事实证明,田娜和周姥姥这么做真的有用。

    相比其他暴富的人有了钱之后干脆大肆挥霍,她们两个更多的还是拿这些钱不断的去钱生钱。

    资产的原始积累很难,但等到后面发展起来就格外容易。

    田娜和周姥姥的目标只要达成,未来他们家就不仅仅只是普通富裕人家,还会是榜上有名的富豪。

    哇

    只要想到会有这么一天,田娜和周姥姥都会控制不住地激动起来。

    并非是爱钱,她们看中的是有了钱之后的名声,是那种站在高处能看见更多风景的吸引。

    谁不想翻开族谱第一页,上面写的就是自己大名。

    田娜和周姥姥的野心被不断的滋养膨胀起来,她们并不以此为耻,甚至整个人看起来更加跃跃欲试。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372459/65668846.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372459/65668846.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