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闲小说 > 恐怖灵异 > 沉沙 > 二百四十七第章 青山一发
    嘉安二年三月十三,五兵侍郎、黄沙御史钟秀集结随行属官整装南下,奉命前往越地诸郡巡查民生。与此同时,谢长缨与谢遥亦是得了荀峤的应允,调兵随御史台治书执法顾宸晏渡江北上处理沿海流寇,并协助疏浚洸水航道。而向西攻伐巴蜀的各方军队,仍在紧锣密鼓地整兵待发。

    苏敬则动身来到城南驿馆时仍是清晨,秣陵城尚且沉浸在朝阳无法照彻的薄薄雾色之中,而暮春时节的郊野已在朝阳中显出山峦迭翠、湖水青碧的楚楚风致来。他与一行随从一路沿着溪流水光,只管踏岸南行,而岸边嫩柳成荫,细弱的柳枝在晨风中也如纤纤玉手一般,轻拂着道中行人的衣裳。

    在新亭驿的门外,奉命南行的官府车舆已依次停在道旁,随行的仆从们正有条不紊地搬运着行李,熙攘来去间,那吆喝声便也透过将散的晨雾远远传来,显出了几分悠远与清明。

    流徽上前几步眺望着前方的车队,开口时仍有几分惺忪:“公子,钟侍郎为您安排的马车是哪一辆?唉……上车之后是不是便能睡一会儿了?”

    苏敬则侧目瞥了他一眼,笑着摇了摇头:“想必是第二辆,你若困得厉害,便领人先去安置好行李,再上车休息吧。”

    流徽略一颔首,又问道:“公子要等人?”

    “正巧有些事情需要问一问怀真。”

    “这样啊……那我先去安顿人手和行李了。”流徽了然地应了一声,转而对身后随行的四五名仆从一挥手,率先大步地向车队的所在走去,“走,和我去那边,早些干完早些上车休息。”

    “好嘞!”

    仆从们先后应了一声,各自背了行李,颇为积极地随着他向车队所在之处快步跑去。苏敬则四望一番,见新亭驿左近尚无玄朔军将士的踪迹,便知谢迁还不曾赶到此处,索性放慢了步子,一面思索越地之事,一面徐徐地向前走着,而陌上熏风习习,卷得他素青的纱袍也在这晨雾朝阳里翩飞流转,宛如行云迤逦而去。

    行不过多时,苏敬则便隐约听得身后的官道之上似有马蹄声错综而来,他循声回首,正见谢迁领着百余轻骑策马扬鞭疾驰而来。谢迁自然也遥遥地望见了驻足于官道旁的苏敬则,他凝眸忖度片刻,便隐隐猜到了对方的打算,随即一勒缰绳,回首对随行的士兵们说道:“诸位先去新亭驿交接吧,我与苏舍人顺道谈些公务,片刻便到。”

    “是。”随行的副将应声策马,领兵绕行而去。

    谢迁见苏敬则正伫立于道旁侧身看了过来,便也跃下了马,牵着缰绳趋步向他走去:“崇之,我来得有些晚了。”

    “无妨,钟侍郎那边似乎也并未准备停当。”苏敬则微笑着一颔首,也不多言其他,转而问道,“玄朔军那边如何?”

    “知玄与阿遥一早便领了人渡江了,季长史与我同时领兵南下,想必他那边动作会更快些。”谢迁如实作答,而后又道,“崇之在此等候,可是有了什么变故?知玄昨日还说起,要务必小心那位钟侍郎。”

    “不,只是有些话的确不便在钟侍郎那边提起。”苏敬则略作思忖,道,“你也知道,竟陵钟氏与连环坞有些宿怨,此去越地若是当真查出了连环坞分舵的踪迹,他多半便要下死手。”

    谢迁的面色难免有些复杂地沉了沉:“难道你的打算是……”

    “穷寇莫追,留下分舵的首脑去给他们坞主通风报信。”

    “为何?”

    “自然是为了江南的安定。”

    “……什么意思?”谢迁迷惑地蹙了蹙眉,却又随即笑了起来,“看来你想与他们谈判?但如何能说服他们呢?放心吧,我既是受命协助,自然便会照做。”

    “只要能重创连环坞,切断他们如今与朝中官员的同盟,我的条件他们自然无从拒绝。”苏敬则略显神秘地扬了扬唇角,复又低声道,“他们自诩江湖中人,便少不了要与同道的势力争一个高下。以如今的世道,他们双方互相制衡,自是比一方独大更能令朝廷安心。”

    谢迁顿时明白过来,低低地讶异道:“你指的是……”

    苏敬则笑着做了一个噤声的手势。

    二人闲谈之间已行至新亭驿的偏门前,此刻的驿站外墙之上依旧悬着几只未及灭去的灯笼,绛色绢丝的灯罩中仍有微弱的烛光轻轻摇曳,照得驿站前将士们冷硬的铁甲也显出几分柔软之意,而钟秀也正于新亭驿的院落之内翩翩走出,向二人微笑寒暄。他今日仍着一袭锦衣,襟袖间瑞枝纹绚、华色璀璨,而他偶一扬眉凝眸之间,那微微的笑意中便透着几分掩不去的绮艳,有如宫苑华林中潜滋暗长的葳蕤春色。

    见此,二人自是不再商谈更多,齐齐含笑拱手:“钟侍郎。”

    钟秀笑意从容,抬手指了指道旁的车马:“南行的车队刚刚整理好行装,二位来得正是时候。”

    “倒是我与怀真该向钟侍郎赔个不是,我们二人同窗许久未见,今日便不由得在途中多聊了些往事。”苏敬则亦是神色淡然地扯着谎,看起来竟也颇为诚恳,“幸好不曾耽搁了公务。”

    “无妨,二位也可在车中促膝长谈。”钟秀说到此处,率先举步向为首的第一辆马车走去,“既然人已到齐,便就此出发吧。越地传来的一些消息我已着人备在了马车中,二位在途中若是无事,也可粗略看一看。”

    “有劳钟侍郎费心。”苏敬则依礼长揖道谢,而后与谢迁一同跟上了他的脚步,各自登上了车舆。

    ——

    当前往越地的朝廷车队在滚滚黄尘之中驰行南去时,载着玄朔军士兵的楼船也已驶到了江心的风浪高急处。

    “长宁,你不来船舱中坐一坐么?”谢长缨放下了手中的樗蒲棋,侧身看向了凭阑在甲板之上透气的顾宸晏,“唔……今日风浪有些大,你还好吧?”

    “无事,我在这里吹会儿风便好。”顾宸晏扶了扶额头,稍稍缓过了几分,却又勉强劝道,“不过樗蒲终归是牧猪奴戏,老庄浮华亦非先王之法言。君子当正其衣冠、摄其威仪,知玄,你们日后还是少碰这些东西。”

    一旁的谢遥抿唇忍了忍笑意,方才开口道:“顾御史的话我们自然会听,可在这江上左右也是无事,不如便容我们再稍稍玩上片刻?”

    顾宸晏默然片刻,终是无奈地摇了摇头:“……二位随意,只是若来日你们被人以玩物丧志参上一本,我可不能替你们辩解什么。”

    “知道了知道了,顾御史也放宽心,这船上也再没有第二位御史盯着我们的言行了。您就高抬贵手,放我们玩上一会儿吧。”

    顾宸晏长叹一声,径自举步向船尾走去:“好了好了,我去别处走走,你们二位也多少收敛着些,别教政敌抓了把柄。”

    此刻谢长缨亦是略微侧身,看着他的背影关切道:“长宁,你且好生休息吧,到了江北也不知还会遇上什么变故,如今这些小事我自有分寸。”

    “……但愿如此。”

    顾宸晏说话间已然走远,而谢长缨这才回首看向谢遥,不紧不慢地低声笑道:“你方才想说什么?现在可不必再顾忌了。”

    “知玄,你和哥哥前些日子在江北探查,可曾查到江北流寇常在何处登岸?他们纵然常年漂流海上,也总归需要补充粮食与淡水。还有那些胡人流民……”

    谢长缨抬手示意他稍待片刻,而后说道:“海寇行踪飘忽,其实并不常出现在江北沿海。依照他们以往的踪迹,我们初步判断这些人常在胡逗洲上落脚——那里人烟稀少,其中又大多是晒盐做苦工的犯人。”说到此处,她又将语调放轻放缓了几分,了然地含笑道:“所以啊,远书若是想调人奇袭,可不易成事。倒不如去拿那些胡人流民开刀。”

    谢遥愣了片刻,而后方才略有些尴尬地笑了起来:“还真是瞒不过你……”

    “毕竟……我也是这么打算的。”谢长缨狡黠地挑了挑眉,信手取过一旁的舆图展开,在徐州地界中点出了几处城镇郊野,“泗水一带的确有几处乡镇时不时能见到胡人,至于他们的营地……或许在荒野山林中。这些人出现得并不算频繁,抢夺的也大多并非米粮,故而我猜测,他们另有粮草来源。若是我们能率先出手截到这些粮草——”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372557/65696006.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372557/65696006.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