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闲小说 > 历史军事 > 新战国七雄 > 第147章 改革
    大清国紫禁城深处,康熙雍正爷俩私下叙话。

    “阿玛,刚才朝堂之上只是定下了遣使欧罗巴的决定,儿臣另外还有一个建议。”剃光了头发,再次换回鼠尾辫的胤慎说道。

    “我知道你想说什么,无非还是先前提过的扩编汉人新军,没错吧?”麻子哥斜靠在椅子上,懒洋洋地说道。

    “阿玛英明!既然那汉儿军表现优异,何不趁此机会再多安置些?”雍正提议道。

    锡林郭勒草原一战,若不是跟在后面的一万绿营新军拼死营救,只怕连两千多人都突不出来。

    面对三四万元军围攻,这支平时耕种战时出征的汉儿军,在没有营寨依托的情况下,且战且退,坚持了一天一夜,直到主力来援仍在奋战不休。

    这等临战表现,虽然比不上护军营这样的精锐,但是跟弱一些的八旗营头相比也不差了。

    这一战结束后,胤慎就提出了扩编绿营新军的建议,但康熙却不置可否。

    后面南下山海关,便先把这事放到了一边。而今老爷子回京,雍正旧事重提,想要取得支持。

    “老四,你可知道,明日若是在朝堂上提议此事,会引起何等轩然大波吗?”康熙叹了口气道。

    “儿臣又非不谙世事的孩童,又岂会不知其中艰难险阻?”雍正毫不在意:“不就是朝堂上的权贵们群起而攻之吗?无妨,孩儿不在意。”

    “不过是些因循守旧,死抱着满汉大防的老古董而已。反正不过是分些关外无主田地,又没有触及到这些人的核心利益,他们最多只是嗡嗡两声罢了。”

    “这世间万事岂会如此简单。”康熙摇摇头:“但凡一个群体,自然会为自己谋利。”

    “眼下三万绿营新军尚且弱小,不能发声。若是编练十万、二十万呢?他们还会安安分分不讲条件为大清效力吗?”

    “大家战力相差不大,凭什么八旗就可以在繁华大城吃香喝辣,自己在苦寒地界既要耕种又要作战?凭什么八旗升迁迅速,自己拼死拼活却难进高层?”

    “这些汉人新军必然成为一股新的势力,索要与自身实力相匹配的利益。如果不答应他们,结果如何,不问可知。”

    “如果选择拉拢这些人,呵,锅就那么大,米就那么多。要想满足他们,就得从国族碗里扒饭。”

    “国族为我大清根本,恶了他们,我们爱新觉罗家的皇位如何坐的安稳?”

    “你以为对那些个权贵来说,分出去一些东北无主土地值得他们如此跳脚吗?他们在意的,从来不是什么满汉大防,而是绿营新军发展壮大的趋势。”

    “八旗从来不是满人的八旗,八旗是一个独立的军事贵族集团。就算他们全是汉人,也必然要抱成一团,跟一万万贱民划清界限,死死抓住到手的利益。”

    “这些,你想通透了吗?”

    胤慎沉默不语,良久方才回应道:“皇阿玛思虑周全,孩儿远远不及。但依眼下的局面,若不行此策,大清如何能渡过下一波考验?”

    “八旗还是太少了。指望这些骨血去应付连番血战,根本难以支撑。扩编之策,就算是杯鸩酒,也只能先喝下去解渴。”

    “唉,”康熙叹了口气:“实话说,为父对赢得最终胜利已经不抱什么希望了。”

    “但无论如何先得把第一轮撑过去,看看那惩罚到底是什么,会不会有损我大清根基。”

    “扩编,可以。朕一次放出七万名额,把绿营新军扩充到十万人。但这是最后一次。十万人也是为父的底线。再多,便难以压制了。。。”

    大唐帝国,新都北京,秋日的暖阳洒在黄色琉璃瓦上,闪耀出故宫的金碧辉煌。

    大胜归来的李世民在深处的偏殿召见了几位近臣。

    “此次大战,先后征发府兵七十万,民兵三十万,战马和驴骡牲畜四十万匹。”新鲜出炉的户部尚书杨炎向帝国高层汇报此次大战开销。

    “仅军粮消耗就超过七百万石。其他豆米草料武器弹药等等不计其数。士卒伤亡抚恤战功奖赏尚在计算中,但也绝非一个小数目。这还没有算上动员影响秋收造成的损失。”

    龙塌上的李二忧愁道:“一场大战,多年积蓄为之一空。大唐接下来数年都不宜再大动兵甲。”

    “如此薄弱之国力,如何撑的起这大争之世的乱战。诸位爱卿,可有良策教我?”

    殿中诸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一个个眼观鼻鼻观心,皆是沉默不语。

    等了许久,终于有人站了出来。

    民部(户部)尚书杨炎大声道:“陛下,臣以为当改革税制。租庸调之法已经不合时宜,当改弦易张,推行新法。”

    “万万不可!”本来保持沉默的长孙无忌马上跳了出来:“租庸调税法推行已久,并无疏漏之处。贸然改革,必然扰乱秩序,使民间动荡,最后岁入不增反减,得不偿失。”

    杨炎嘲讽道:“司空大人怎就如此断定这改制的结果呢?要知道,炎尚未说出如何变革呢,难道长孙公还能未卜先知不成?”

    长孙无忌被这么一怼,愤愤道:“那便请杨尚书为我等解惑。”

    哼,我倒是看看你能说出个什么名堂来。你就是舌灿莲花,最后还不是要往世家勋贵身上动刀。

    杨炎眼神浮现出轻蔑神色,对于得罪皇帝大舅哥一事丝毫没有放在心上。

    自打被唐太宗复活后,杨公南就已经有了觉悟,要做陛下手中最犀利的刀,把锋芒指向那些权贵,为天子扫清争霸天下的障碍。

    “炎以为,当效法满清,行摊丁入亩之税法。”杨炎上去就扔了个大炸弹。

    “荒谬,狂悖!”长孙无忌暴跳如雷:“中原善法不从,竟欲学鞑虏悖逆之法门。”

    “哦,长孙公如此在意这胡汉之别吗?既如此,”杨炎嘴角上扬,语带讥笑:“为何听说贵府甚喜那胡床胡凳,又经常胡服出游呢?”

    “好像,长孙家就是鲜卑人出身吧。鲜卑人的老家在哪来着,貌似也是东北,就是女真那块地。”

    “贼子尔敢!!”长孙无忌气的胡子都飘起来了。

    “放肆!”眼瞅着大舅哥要发飙,李世民赶紧训斥杨炎:“朝堂之上肆意攻击同僚,岂有此理!以尔之言,我李世民也成了胡人了?”

    杨炎慌忙低头叉手:“臣不敢!”

    “哼!”李世民一甩袖子,两手背后:“罚俸三月,以儆效尤。”

    “臣,领罪!”杨炎说罢,便要退入臣子行列中。

    却听李世民说道:“朕让你回去了吗?那税法改制之事,才刚起了个头,继续讲下去啊!”

    那边才稍稍出了口气的长孙无忌一口气好悬没吊上来,合着陛下你跟杨公南玩双簧呢,明面上又是训斥又是罚俸的,实际上是铁了心的要给大家动刀是吧。

    杨炎才不管长孙氏怎么想,只管自顾自发表意见:“清廷岁入逾四千万,远胜大唐。缘何,盖因其国乃是计亩收税,贫者少交、富者多纳。”

    “不似我国,无论租、庸、调,事实上都是计丁而征,无论贫富。如此,则权贵之家少课,贫民百姓多收。很多情况下甚至连少课都做不到,因为有太多的免课户了。”

    “那清国税法如此优越,怎么没见国力昌盛,威凌我国?”长孙无忌嘲讽道。

    “因为公田!”杨炎一针见血地指出来:“府兵制、租庸调,皆与公田挂钩。”

    “国家手中掌握足够的田产,自可调动士卒,保障税收。”

    “但公田化私乃大势所趋,土地兼并、人口繁衍之下,公田越来越少,贫户拥有的土地不足以应对沉重的赋税,国家财政体系崩坏。”

   &nb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372723/65742966.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372723/65742966.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