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荒人祖,开局加入聊天群正文卷第80章造反乾清宫中,灯火通明。

    初春的北平城,寒风习习,冷得人直哆嗦。

    然而,身体的冰冷,皆被心灵的火热和震撼所覆盖。

    洪武三十一年病逝,享年七十一岁,谥号“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葬于应天府孝陵的太祖皇帝,他居然回来了!

    世间还有什么事情,比这更荒唐的吗?

    辣个男人,他回来了!

    相比于这件事情,所谓的反贼李自成自立为帝,四川的张献忠自立为帝,以及满清肆虐边关,李自成进击京师等等。

    通通都算不得什么了!

    大臣们不是没有怀疑,朱元璋身份的真伪性!

    然而,在场众大臣又不是蠢蛋。

    对于皇家祖庙,他们虽然去得比较少,但对于祖庙中悬挂的太祖、成祖像,可谓是熟得不能再熟了。

    在最初的震惊过后,他们回想了一下祖庙画像,再对比一下龙椅上坐着的那个人。

    不说是一模一样吧,只能说有七八分像!

    但这就足够了!

    同样的容颜,同样的杀伐果断,要说对方不是太祖皇帝,说出去也没人信啊!

    而且,对方也解释了自己的来历。

    得人族先祖赐福,获得穿梭时空的神通。

    正是因此,他才能从明初洪武年间,穿梭了二百多年时空,来到了崇祯十七年。

    对于这个解释,众大臣们既震惊且有所怀疑。

    他们宁愿相信,是已成仙人的太祖皇帝从天庭下凡,来拯救人间这即将崩碎的大明江山。

    也不愿意相信所谓的人族先祖赐福一说。

    当然,这一切的一切,都只是在众大臣的心中流转,并未有说出口。

    他们接受也好,不接受也罢。

    太祖皇帝重回人间,执掌皇权,挽救天下已成事实。

    容不得任何人置疑!

    却说,坐在龙椅上的朱元璋说了一通之后,对着殿外暴喝一声。

    “毛骧,进来!”

    就在朱元璋给他的重重重重孙子崇祯皇帝朱由检耳提面命的时候,他已经暗中吩咐毛骧出了皇城。

    去干嘛?

    当然是收集证据!

    “微臣在!”

    果然,朱元璋话音一落,大殿的门被推开,毛骧抱着一堆的东西走了进来。

    “把你查到的东西,都给这些大臣们念上一念!”

    朱元璋的目光饱含杀气,扫过在场的大臣们。

    听到他的话,在场的大臣们没来由得打了个寒颤。

    大殿内,首辅魏藻德以及其党羽的血迹还未干,显得格外渗人。

    “遵命!”

    毛骧闻言,咧嘴一笑,露出一丝残忍的笑容。

    这一幕,更是让众大臣眼皮子跳个不停。

    “内阁首辅魏藻德,家产合计十八万七千两白银,八千两黄金,京城有五处宅院,十二家店铺,城外庄园三座,上等良田一万两千八百亩。”

    “据锦衣卫调查,所有家产的九成都是在其考中状元并担任官职之后所获,前后不过五六年时间!”

    “兵部尚书张缙彦,家产合计十六万五千两白银,六千两黄金,京城名下有三处大宅,十家店铺,城外庄园两座,上等良田八千亩。”

    “户部左侍郎吴观,家产合计十二万三千两白银”

    毛骧打开一本账薄,朗声念了出来,一个个名字以及他们各自的家产清单。

    一时间,整个乾清宫中好似突然降温了二十度一般。

    让下面站着的官员们都吓得两股颤颤,几欲昏死过去。

    太祖皇帝的英伟事迹,别人不清楚,他们还会不清楚?

    贪污六十两者,剥皮充草,悬于县衙,以儆效尤!

    洪武三十一年的时间里,先后发起六次大规模肃贪行动,如郭桓案、空印案、大诰案等。

    据不完全统计,在太祖皇帝执政的三十一年里,杀掉的贪官污吏,高达十五万人之多。

    怪不得刚刚一个白天的时间都没有露面。

    原来是去搜集证据并抄家去了!

    这是杀鸡儆猴啊!

    “混账东西!”

    听到毛骧念出的一件件、一桩桩满朝文武大臣们的家产清单,站在御阶下的崇祯不由得大怒。

    他一双眼睛变得通红,好似要择人而噬般。

    更是把下面已是惊弓之鸟的大臣们吓了一跳。

    朱由检心中那个气啊。

    之前的事情,可还历历在目呢!

    他,大明崇祯皇帝,拼着皇帝的面子不要,苦苦哀求这些大臣们,请求他们捐饷募兵。

    不仅如此,他还拿出了皇家私库中仅有的四千两银子。

    结果呢,前后半个多月时间,只筹集到了两万两银子罢了。

    亏得他还以为众位大臣都是两袖清风,身无长物的清官呢。

    没想到,现在仅仅一个首辅大臣,全部家产加起来,已经超过了百万两!

    就这,还只是其一家的资产,还不包括其老家的家族!

    而满朝文武加起来数百人,若是按魏藻德的标准来算,拢共加起来的财产,岂不是得有个几千万两?

    这些家伙,平日里在自己面前哭穷,一个二个的都装得很清高的样子。

    想不到,原来都比自己这个皇帝有钱多了!

    这一刻,崇祯皇帝朱由检只感觉自己受到了欺骗!

    更是回想起了皇祖的话:天下文官就没有一个好东西!

    畏威而不怀德!

    果然,太祖皇帝是对的,朕这皇帝当得一点儿都不称职啊!

    “皇祖说的对,对待贪官,就该抄家夷三族!”

    想到这里,崇祯红着一双眼睛,满脸狰狞,大声咆哮道。

    “哼,这就是你小子选的好官!”

    龙椅上,朱元璋冷哼一声,瞪了他一眼。

    瞬间,怒火朝天的崇祯皇帝就偃旗息鼓了。

    回过头来,朱元璋居高临下的看着下方的众大臣们。

    “咱杀了他们,抄了他们的家,想必诸位没有意见吧?”

    下面鸦雀无声,死一样的寂静。

    所有人都惊恐的望着高台上,那道可敬可畏可怖的身影,瑟瑟发抖。

    被明大诰所支配的恐怖,时隔二百余年,终于又重临人间。

    洪武中期,官吏贪赃枉法、豪强兼并、脱避粮差日趋严重。

    太祖皇帝朱元璋为维护统治,遂将“官民过犯”典型案例辑录成帙,仿周公《大诰》之制,于洪武十八年冬刊布《大诰》七十四条,十九年春刊布《大诰续编》八十七条,十九年冬刊布《大诰三编》四十三条,颁行天下,诰戒臣民。

    ‘斯上下之本,臣民之至宝,发布天下,务必户户有之。敢有不敬而不收者,非吾治化之民,迁居化外,永不令归!’

    持有大诰,好处多多。

    如朝廷严格控制人口流动,行商超过百里也得开通行证。

    如果手持大诰进京申告,各地不许拦截。

    如果犯罪,家中有大诰,可减罪一等。

    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大诰是一道护身符,但对于官吏来说,就是催命符了。

    大诰的打击矛头,总的说来是针对全体吏民,但侧重点是惩治贪官污吏,其80以上的条目是属于治吏的一方面。

    因此,在太祖皇帝驾崩之后,明大诰渐渐的失去了作用,沦为历史的一粒尘埃。

    如今,太祖皇帝重回人间,其杀性之重,吏治之狠,天下官吏从此命薄矣!

    “很好!”

    朱元璋见状,满意的点了点头,道:“既然你们都没有意见,那这件事就这样过去了!”

    “接下来,咱就要说一说咱的规矩了!”

    “大明养士三百年,然而时至如今,赋税收不上来,钱粮入不敷出,天下间内忧外患,烽烟四起!”

    “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左右循视了一眼,朱元璋问道:“诸位好好跟咱说说吧!”

    现场依旧是鸦雀无声,没有人敢说话。

    在不明白太祖皇帝的意图之前,谁敢拿自己的小命去挑战一下太祖皇帝的刀是否锋利?

    这个时候,若是因为说错了一句话,而被太祖当成杀鸡儆猴的那只鸡,那可就死得太冤了。

    所以,大臣们尽管一肚子的话想说,却没有一个人开口的。

    “很好,你们都不说,那咱就来说说!”

    “所有的一切,归根结底就只有四个字!”

    “土地兼并,阶级固化,两级分化,富者愈富,穷者更穷!”

    “你们这些文人,千辛万苦从底层爬起来,转身就回过头来,剥削曾经的同伴们!”

    “老百姓连饭都吃不上,衣不蔽体,当然要站出来造反,这一点,咱是最门清的了!”

    “当年,陈胜吴广站出来高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为我华夏百姓拉开了造反的序幕!”

    “其实,老百姓们的要求真的很低,能吃得饱饭,不至于饿死,他们是不会造反的!”

    “可是,你们这些文人,偏偏不给他们活命的机会!”

    “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

    “咱看过明史,知道咱后世的所有事情,也曾绞尽脑汁,苦思对策!”

    “到了如今这个地步,想要拯救咱辛辛苦苦打下的大明江山,唯有一条路可走!”

    目视着所有人,朱元璋神色平静地说出了让所有人都心惊肉跳的八个字:“土地归公,重新分配!”

    看过《华夏上下五千年》一书,朱元璋看到了许多以往没有看到的东西。

    他也确实苦思冥想过,该如何让一个王朝长久的延续下去。

    自秦始皇嬴政统一华夏之后,到清王朝覆灭,数十个正式王朝如同走马灯一般此兴彼亡。

    哪怕是开国皇帝再英明,再能干,一个王朝的命运都无法延续三百年。

    华百长曾历经了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兴亡史,在历代王朝周而复始的兴亡更替中,出现了一个魔咒。

    历代王朝的兴亡周期率,都不过三百年。

    究竟是何原因,让这些封建王朝都逃不开“兴亡周期律”呢?

    对于这一点,朱元璋曾经有过考虑。

    他认为,在农民起义的废墟上建立王朝,让社会步入稳定。

    纵观那些能够长治久安的王朝,必然都经历了农民起义,推翻旧王朝这个过程。

    西汉和东汉都建立在农民起义之上,唐朝同样建立在隋朝农民起义之上,大明自然也是如此。

    这些能够依靠农民起义建立起来的王朝,存在的时间久远,要远胜于那些谋权篡位所得来的王朝。

    因为只有这样,整个社会的生产关系,阶级矛盾才会经历一次新的调整,如果在前朝的弊端下继续苟延残喘,那么这个王朝必然不会长久。

    这也是古人常说,“以马上得天下”的重要性所在。

    王朝末期,之所以会大规模爆发农民起义,其实就是统治者将百姓逼到了走投无路的境地。

    整个国家国库空虚,各种饥荒、灾荒还有战争所带来的伤害,让人数最多的农民已经无法生存。

    由大乱到大治,在华夏这片以农业为主的土地里,就需要花费将近上百年的时间。

    王朝统治进入中期,会出现持续几十年的盛世时期。

    凡是能够存在将近两三百年的王朝,必然都会出现著名的盛世,比如汉朝的文景之治,唐朝的开元盛世,还有清朝的康乾盛世等等。

    这一阶段,王朝的地位逐步稳固,百姓的耕地逐步增加,国家的国力强盛,社会稳定,文化也逐步兴盛起来,正式步入繁华的盛世期。

    虽然每个王朝盛世的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372850/65785223.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372850/65785223.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