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闲小说 > 历史军事 > 李景行的科举之路 > 第113章 传胪大典
    天刚蒙蒙亮,几人的家里就灯火通明,穿戴一新,每个人都显得那么的意气风华,神采奕奕。

    李景行觉得这辈子的课业完成的还挺早的,上辈子考上大学都十八了。

    这辈子科举毕业才十五、六,算是很大的进步了吧!

    这些年来,因为家人的关怀使李景行越发适应与这个世界,期间遇良师,得益友父母家人平安,国家没有战乱、国泰平安。

    李景行知道自己走到现在都是无比幸运,与李绍轩四人一齐走出门。

    “师兄们,我在你们游街的那条街上包了一个包厢,到时候可要接住我们给你们撒的花哟!”

    看着徐铭泽脸上真心的笑容,几人都郑重的点头。身着进士服,步履行于通往大典之路。心中波澜起伏,思绪如潮水般汹涌。

    往昔寒窗苦读的岁月,在这一刻仿若昨日。无数个日夜的辛勤付出,终于迎来了今朝的荣耀时刻。此刻,几人深感欣慰与自豪,同时也夹杂着些许紧张。

    一路上,李绍轩思索着即将面临的场景。想象着众人的瞩目与赞叹,心中不禁涌起一丝得意。

    然而,瞬间又被责任感所覆盖,他深知这进士之名,背负着众人的期望与国家的未来。经过禹州一行,他们已经更加清楚自己拥有着怎样的责任。

    想起了恩师的教诲,父母的期望,朋友的鼓励。他们的目光仿佛凝聚在他们身上,鞭策着他们不断前行。

    此时,几人心中又涌起一股豪情壮志。渴望能在未来的仕途上有所作为,为国家和百姓尽一份微薄之力。

    才十几岁的他们现在已经准备好了,走到宫门前。

    今天是三年一次的传胪大典,文武百官都来了,这可是大事,只要有资格上朝的今日都会出席。

    宫门外,那些老油子看到眼前这一群无毛之辈以后就是他们的同事了,再次感叹真是岁月不饶人。

    等到宫门打开,两拨人马陆陆续续走进宫里。

    人家文武百官早就已经进殿,他们这群新科进士,还要等候礼官的传唤。

    所谓传胪大典,那也是很有讲究的,所有考取的进士身着公服肃立恭听,宣读考取进士的姓名、名次,每喊一次名字就奏乐一番。

    因为李景行现在还不知道自己的名次,只能按上一次进宫殿试的队形排列,所以李景行现在就排在第一位。

    随着时间一点点过去,所有人都心如擂鼓等待自己的命运。

    而金阮殿上,文武百官也都按自己的派系再列队,随着他们再等候皇帝上朝的时间。

    只听一道肃穆低沉的钟声响起,鸿胪寺好几个礼官出来跟他们说了一下等会传胪大典上需要注意的事项。

    天际刚出现一抹红色,卯时一到 ,就见挨着金銮殿上出现一排内侍。

    随着礼乐响起,所有的新科进士都提紧了心。

    此刻一位身穿红黑官服的传胪官 出现在高阶之上。

    只见他手从侍从的托盘上,拿起厚厚的圣旨,高声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大庆皇朝公元五年三月十八日壬子科,策试天下贡士,取第一甲三名、状元、榜眼、探花。第二甲四十二名,赐进士出身。第三甲取二百三十五人,赐同进士出身。”

    所有走到这一步的人,都想要争一个一甲、二甲。

    同进士一般是进士的底端,不说外派的官职就要比身为进士的差,回京述职的可能也是微乎其微。

    这也就是李景行为什么这么希望自己的两个好伙伴能够争取考中二甲!

    随着大殿内明宗帝亲口念出一甲的前三名是哪几人。就有传胪官开始连唱三遍。

    “公元五年壬子科殿试一甲第一名六元及第,李景行!”

    “公元五年壬子科殿试一甲第一名六元及第,李景行!”

    “公元五年壬子科殿试一甲第一名六元及第,李景行!”

    唱名结束后,李景行心里终于有了一种尘埃落定的的感觉。

    六元及第他李景行竟然达到了这个成就,让他都有了一种他这辈子真的值了的错觉!

    周围的礼乐声响起,还不等李景行收拾好自己激动的心情,礼官就上前来跟李景行道喜,带着李景行就往大殿里面走。

    等李景行一进去,李景行就听到大殿之上明宗帝低沉的声音响起,

    “公元五年壬子科殿试一甲第二名,周闻海。”

    随着外面的一声声传唱,李景行此刻已经叩谢了皇恩。

    “公元五年壬子科殿试一甲第三名,王鸿远。”

    李景行明显听到了萧丞相和那边的王太傅已经接收到同僚们的道贺了。

    随着三人已经肃立在大殿之中,接受这满朝文武的打量,三人再志得意满此刻的仪态也是无可挑剔。

    因为后面的进士要一块进来,风头自是没有前三风光。

    皇帝也没有让场子冷下来,问了三人好几个问题。

    “本次的状元郎如此年轻,可要让天下人大吃一惊,还是有史以来第一个六元及第,李景行你身上的担子很重呀!你准备好了吗?”

    李景行那也是新鲜出炉的状元郎,正是雄心壮志的时候,如何会退缩呢!自是信心满满开始回话、表忠心。

    让一边的官场老油子,心里十分讶异,这小子虽未踏入官场,但这一套为人处事那也是十分有章法呀!

    随后皇帝就颁布圣谕,给第一名的状元授翰林院修撰,从六品,赐状元府。

    又开始问了第二名周闻海几个见解,算是给他一个表现自己的机会。

    果然这人跟烨儿说的一样,为人太过自傲,空有才华,却是不懂的变通!

    随意的勉励了几句,明宗帝就把眼光看向了王鸿远。

    “咱们的探花郎可算是名副其实了,等会出去跨马游街可不要被小姑娘的鲜花给淹没了。”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373284/65917558.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373284/65917558.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