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宫里走完一系列流程,毓媃被掺入正院喜房,赶回宫里的裕亲王福晋又主持了拜天地、坐喜床、喝合卺酒、吃子孙饽饽等仪式。

    忙乎完,又给她介绍了其他几位皇子福晋后,裕亲王福晋和恭亲王福晋先离开喜房,胤禟也去前院敬酒,喜房里只留了几个皇子福晋陪着。

    看着烛火照映下新嫁娘一身喜服,面如芙蓉。

    直郡王福晋伊尔根觉罗氏笑着开口:“怪道都说九弟有福气,咱们的九弟妹看着就是个喜庆的!三弟妹,你这堂妹让人看了就心情开怀,和你不一样呢!”

    董鄂毓婉笑着回道:“大嫂可算说对了,咱们在家里时也就拘在后院;我家二叔对我这个妹妹可是疼得不行,去山西任上也带着她,由着她游玩,说姑奶奶也就未出阁这几年好过,便纵出她这宽柔活泼的性子,日子过得好了,面上自然也能带出几分,咱们看着也就欢喜。”

    四福晋乌拉那拉氏也说就是这样,一看面相就知道九弟妹在家里的日子舒心。

    八福晋郭络罗氏正想接话,被伊尔根觉罗氏暗中扯了袖子,知道她是被八爷嘱咐看着自己,只能闭嘴,心里却暗暗想着,且看以后!

    说了几句话,大福晋领着几人也出去了,只有三福晋和五福晋留下来陪着毓媃;她们一个是毓媃堂姐,一个是胤禟亲嫂子,自然愿意陪着她。

    毓婉笑着招呼门外的小宫女进来,让她去备些茶水点心上来,然后问道:“可是饿着了?”

    毓媃终于可以放心说话,拉着她撒娇:“好堂姐,还是你知道疼我,我是真饿了!”

    毓婉戳她额头:“你呀,还叫我堂姐呢?”

    “等明日你才算是我三嫂,现在还是我的好堂姐,只有和自家姐姐才能这样撒娇;我都好久没有见过堂姐了,好想你!”

    毓婉红了眼睛:“你当我不想你?以前你就单纯,二叔又是那样的打算,得了指婚圣旨后,害我担心了多久?幸好现在二叔或封那么高的爵位,你又得了汗阿玛两次夸赞,想来我是不用担心你了。”

    “那也不行,该担心还是要担心,便是明日开始要叫你三嫂,可心里你永远是我堂姐!等我们出宫后我给堂姐递帖子,经常去找你,你可不准嫌弃我!”

    说完毓媃又对旁边勉强笑着的五福晋他塔喇氏道:“五嫂,日后还要你多多照顾了,到时我给你递了帖子,可莫要推辞,我们亲妯娌更要多来往。”

    他塔喇氏微笑着答应,说以后有什么需要她帮忙的就来找她。

    很快点心上来,毓媃就着茶水胡乱吃了一点。

    前院,胤禟应付得很是吃力,虽然提前找了五哥和十弟帮着挡酒,怎奈几个成年皇子因为康熙的两道圣旨憋着气,几个小一点的皇子又故意闹喜,硬是灌了他不少酒才放他回喜房,胤祺和胤俄留到最后看着收拾完才离开。

    毓婉听到胤禟回来的动静,和五福晋一起走出喜房。

    胤禟进了喜房,酒味也跟着冲进来,毓媃忙起身和王有德一起扶着他坐在床边,端过早叫丫头备好的醒酒汤给他喝了,又叫王有德去膳房要两碗清淡些的面过来。

    胤禟看着自己的福晋为自己忙碌,忍不住傻笑起来。

    毓媃也不管他笑什么,上前为他解去吉服,又叫丫头端来一盆清水为他擦面净手。

    正好清汤面端过来,拉着他一起坐到桌前,两个人一起吃了。

    王有德扶着胤禟去沐浴更衣,毓媃也换了衣裳,去沐浴更衣。

    等屋子里所有人退出去,只留了墨梅和墨竹在厢房值夜。

    毓媃只穿着大红中衣上了床,放下床幔,胤禟也是一身大红中衣,正靠在里侧,静静看着她。

    饶是毓媃心态成熟,被这样直勾勾看着也忍不住脸红。

    靠在他身边柔声问:“爷这会儿可还有不舒服?要不要再喝些蜂蜜水?”

    胤禟摇头,将她拉入被中,伸手环住她,低喃道:“爷终于把你娶回来了,爷的福晋。”

    毓媃忍不住低笑:“是啊,我也终于嫁给爷了。”

    怔怔看了片刻,胤禟翻身覆上她,完全将面前娇小玲珑的女孩抱入怀中、、、、、、

    毓媃也没有什么羞涩心理,前世她也和男友亲密过,今世胤禟也早早通了人事,便把洞房花烛当作一种享受,她尽量放松身体配合着他的动作,一场□□下来很是酣畅,两人都很满足。

    稍事休息后,毓媃起身去沐浴,也叫了胤禟去简单冲洗一下,回到床上也没有再折腾,毕竟要早起去各宫请安,胤禟抱着她很快沉沉睡去。

    次日卯初,墨梅过来轻轻敲门,毓媃很快醒来,叫醒还睡着的胤禟,丫头们鱼贯而入,忙着收拾床铺,侍候两人更衣梳妆。

    简单用了几块点心后,两人离开阿哥所,身后跟着一串人抬着箱子和托盘,都用红绸盖着。

    先去了乾清宫给康熙请安敬茶,胤禟郑重行了三跪九叩大礼,毓媃则是六肃三跪三拜,然后才敬茶。

    毓媃除了敬上两件大氅和其他物件,还特意敬上了一盒盛京那边庄子里产出的稻米,还有几筐子虾蟹,将培植、插秧、养护和虾蟹养殖等方法都详细记录成册,也一起放在盒子里。

    康熙惊喜起身:“九福晋真的把朝鲜稻种在盛京给种成了?还有这虾蟹,竟是丝毫没有影响水稻种植!”

    毓媃细细给他讲解了一遍,又捧起稻米给康熙看,说南方产出的稻米细长,而盛京那边产出的稻米更圆润一些,颗颗饱满,做成米饭后口感也比南方米更软糯有嚼劲。

    康熙细细看着手里的稻米,在烛火照映下更盈润一些,真的是颗颗饱满;又拿起手里的册子大概翻看一遍,重点看了产量,很快便合上册子,吩咐梁九功送到膳房一些,他午膳就用这个米饭。

    转身回到御座上,接过茶喝了,笑着道:“九福晋,你给朕的惊喜真的太多了,现在你真正成了皇家儿媳,更要多作出一些功绩来!这些稻米和虾蟹,一会儿去宁寿宫也给太后带过去,不用藏着,就说是你培育出来的,也堵一堵别人的嘴。”

    又对儿子道:“胤禟,朕给你指了这么好的福晋,你二人要好好过日子,莫要辜负朕对你们的期望!”

    两人连忙应下。

    康熙实在高兴,觉得人们说得不错,这董鄂氏就是个有福气的,要不怎么能给他这么多惊喜,能解决大清多少问题。

    又扬声道:“梁九功,去,到朕私库取五万两银票,朕记得西洋那边最近敬上来不少东西,你挑八样,连着昨日备好的赏赐一起给九福晋。”

    梁九功应声后忙转回暖阁,一边挑东西一边感叹:这九福晋未免也太有福气,盛京那地方竟然真给她培育出了水稻!看来日后关于这位和九阿哥的事更要多重视一些。

    等梁九功给了赏赐,毓媃和胤禟双手接过。

    康熙说道:“这五万两银子是赏给九福晋的,你们不日就要搬入府邸了,看着还需置办些什么就大方置办,到时候温锅宴定好时间胤禟过来给梁九功说一声。”

    两人一一答应后退出大殿,去了宁寿宫。

    等两人离开后,康熙又走下御座,捧起盒子里的稻米感叹:“梁九功,朕原先觉着太子妃就很好了,贤惠知礼,端庄雍容,可说是满洲贵女典范;不想人外有人,看来女子多读些书也未必是坏事!”

    “朕那时候只是想着要用董鄂七十,才将董鄂氏指给胤禟,没想到啊,朕这儿媳妇能给朕带来这般惊喜;太皇太后若在的话,看着不知该有多欢喜,她那样惦记大清的未来,那时朕也不敢想大清会有这般收获!”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373927/66058124.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373927/66058124.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