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闲小说 > 仙侠修真 > 道途孤城:少年将军与北戎之谜 > 第24章 紫袍与黑衣共舞于碧空之下
    暂且不论峨眉山上的奇闻异事,回到金镛城外,依然是血色的灾难画卷。

    如琅琊山脊般威严的黑色西梁大军,静静地流淌,全身覆盖着漆黑的铠甲。自南至北,自天至地,它们遮蔽了阳光,寂静无声。

    暗红的旗帜在狂风中翻飞,攻城器械准备就绪。熟练的将领审视着三军,阵型如同如意般灵活变换。

    佘穆庄策马穿梭于连营,勾镰破风,箭塔上的勇士倾尽全力。墨旋独自坐在风云台上,手持羽扇,头戴纶巾,轻抚古琴,黑色道袍随风猎猎作响,指尖流淌出的音符大气磅礴。

    一曲终了,道士挺直身躯,顿时风起林动。羽扇轻轻一挥,大军仿佛在阴阳之间生息,变幻莫测。

    墨旋凝视远方,黑眸中映照出一条黑色的麒麟。佘穆庄来到将台下,恭敬地拱手问道:“道长,方才那是哪一曲?”

    “庄王入阵。”墨旋含笑轻扇。

    这一番恭维让佘穆庄心满意足:“惶恐之至,让老夫受宠若惊!”墨旋回礼:“将军实至名归,无需太过谦逊。”

    “道长可否点评我今日布下的阵势,是否有破解之道?”佘穆庄得意地指向军阵,墨旋审视良久,摇头道:“将军的阵法日新月异,此阵融合众多,我一时未能辨清其源。”

    佘穆庄喜形于色:“这是我独创,结合阴阳秘术,奥妙无穷。实话告诉我,此阵你那位师兄能解否?”

    闻言,墨旋眼角微缩:“他现在无法开口,将军不必忧虑。况且这个问题我也无法回答,只因我的师兄并非我能揣测之人!”

    佘穆庄冷哼一声,转身驰马离去。

    “老夫半生征战,未遇敌手。无论你如何故弄玄虚,战场上自见分晓!”

    墨旋没有理会佘穆庄,而是目光投向金墉城的方向。身后,一位随从将领悄然为他披上金色貂裘大氅。

    “穆公子那边有何动静?”他低声询问。

    随从:“一切平静,道长请勿挂念。”

    墨旋:“冷阙,近日常感心神不宁,攻城之日逼近,恐怕会有变故发生。”

    冷冽:“道友想必是受了凉,不必忧虑。探子传来消息,墨林已在长途跋涉中昏迷,错不了的。道友无需挂怀,就算墨林清醒,末将也能飞跃险阻,斩其首级呈于营前!”

    “以往倒也罢了,如今他身边多了一位武功高强的将军,不可小觑。”墨旋眼神微寒,而冷冽似乎并不把宁远放在眼里:“再勇猛的勇士,也不过是个普通人。何况还有佘老夫人坐镇,绝无大碍,道友请安心。”

    他话毕,递给了墨旋一个熏香炉。

    墨旋轻轻耸肩,缓步离开将台,忽见自己身披的大氅,吩咐道:“天气渐凉,佘老夫人不顾自己身体。你去我的营帐取那件大红羊毛斗篷给她,切记,不能让她受凉。”

    冷冽领命而去,西梁军营内杀气腾腾,相比之下,不远处的金墉城更显得荒凉。

    同一时刻,西梁历一六二年,北戎历鸿灵十三年八月三十,北戎国都陵阳。

    秋意浓浓,陵阳城连续七日的雨幕刚停。第八日,枫叶铺满了街头巷尾,一片片如红霞般绚烂。

    皇宫东侧的瑞祥门有一方马石,背后是一扇斑驳的金色拱门,岁月的痕迹在黄色中透出一丝红色。开启时,它发出吱吱呀呀的声音,仿佛是宫廷礼院里的老旧水井轮轴。

    门启,走出一位老太监,手持拂尘,脸色油亮,双目细长,满头白发连着两鬓。

    老太监向门内探手,一只白嫩的手掌搭在其上,手臂微沉,一位身着紫色衣裙的少女跃然而出。

    少女正值豆蔻年华,丰腴而不显瘦弱,素颜依旧光彩照人。赤足行走,脚踝系着两串彩色铃铛。长发随风飘扬,胸前抱着一个巨大的竹筒。行走间,竹筒里的叮咚声此起彼伏,不知藏着何物。

    老太监:“郡主,请慢行,老奴实在追赶不上。”少女轻轻合上门,明眸流转,环视高墙深院,不禁松了口气。

    少女:“张公公,我凰姐姐在何处?”张公公指向南方:“凰姑娘无法进入京城,老奴已备好马车供郡主乘坐。”

    “真是有趣!皇宫里居然不让骑马!”少女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张公公看着她,满眼疼爱。少女抱着竹筒,轻快地走着,铃铛声一路伴随。转过宫墙一角,一辆华丽的马车停在前方,车上装饰着凤宫的标志,白马如玉,华盖如云。

    “好眼熟啊,这是哪位娘娘的东西?”少女问。

    张公公满脸喜悦:“是庆妃娘娘的,老奴平时照料得多,与砚祈宫的仆役关系亲密。庆妃娘娘平易近人,仆人们都很和气,花点银两就能通行无阻。”

    话音未落,少女已钻进华盖之下。车帘内,一位瘦削的车夫戴着斗笠,身着云镶阁的绸衣。张公公与他低语几句,随后轻拍马臀,白马扬起尘土,马车消失在视线中,只留下老太监站在原地。

    张公公回头望着高耸的宫墙,脸上又显露出忧虑。他走向那扇金色拱门,身影萧瑟,仿佛步入了空门。

    另一端,马车悄然驶入城内。陵阳古城历久弥新,即使秋雨绵绵,依然熙熙攘攘。

    这里地处皇城边缘,道路宽阔,可供骏马悠然信步,马车如龙穿梭于繁华的街市。

    少女撩起窗帘,仿佛初窥人间烟火,眼中尽是对未知的好奇与期待。

    不久,马车停在一处宁静之地,车夫一声口哨,白马长嘶驻足。

    \"郡主,凰棠别苑已到。\"

    少女闻言,喜悦如雀跃,轻盈跳出车厢。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青砖绿竹的园子,四周静谧,两名侍女身着淡黄,手持灯笼,含笑立于门前。

    门面并不张扬,半月形的石拱门后隐藏着另一番天地,巧妙地隐藏了其内在的瑰丽。门前,一位身着红裙的女子,年纪稍长于紫衣少女,略施粉黛,眉目如画,手指上装饰着精致的雕花甲,身后紧随一名侍女。她步伐优雅,宛如仙子降临人间。

    \"哪来的娇俏佳人,公主殿下可真是宠你宠得无法无天。\"

    \"凰姐姐,我家公主在哪呢?\"

    少女见到女子,心中欢喜,捧着竹筒走近。侍女接过竹筒,红衣女子细细打量,嘴角挂着浅笑。

    \"真是个没心肝的小主子,姐姐来接你,你心里却念着你的如意郎君。\"

    \"姐姐这话从何说起,灵瑜在宫中日日夜夜都想着凰姐姐。你体会不到我的思念,反倒是误解了我的一片痴心呢!\"

    被称为灵瑜的少女机智回应,红衣女子见状更是疼爱不已:\"又在逗趣,全无宫廷应有的庄重。\"

    灵瑜不以为然:\"宫里的人千篇一律,我要是变得和他们一样,那岂不是枉过一生?\"红衣女子宠爱地摸了摸她的头。随后,侍女递上一件孔雀蓝的长袍,女子亲自为灵瑜披上,然后朝华服车夫点头示意。

    \"八步赶蝉,这些日子辛苦你了。\"

    八步赶蝉微微低头,斗笠遮住了他的脸,只露出削瘦的下巴。

    他礼貌地鞠躬,但显然不太习惯行礼,动作做到一半又停下,喉咙微动,低声道:\"丹尹大师有命,自当遵从。\"

    凰丹尹微笑,身边的侍女明白其心意,从红色小箱中取出一件深红的毛绒披风,递给八步赶蝉。他压低斗笠,恭敬接过,放在一旁,未多言。

    凰丹尹似乎早已习惯他的性格,开口道:\"事情办完,你先回大海潮生阁等候。\"八步赶蝉应了一声,挥鞭驱马离去。灵瑜轻轻拉着凰丹尹,眼中充满了对八步赶蝉的好奇。

    \"凰姐姐,他为我家公主效力多年了吧?\"

    \"没错,劳苦功高。你先跟我进去,这里秋霜重,小心着凉。\"

    两侧侍女开路,凰丹尹温柔地拂去灵瑜身上的红叶。身后,两把鲜红的油纸伞悄然打开,如血般鲜艳,骨架雅致。

    凰丹尹身姿摇曳,红裙无风自舞,如火焰般翩翩起舞,照亮了人间,袅袅升腾。

    凰棠别院并非宏大壮丽,小巧的建筑错落有致。曲径通幽,轩榭廊舫尽显精致,奇石枯枝透露出精心雕琢的痕迹。

    灵瑜一路喋喋不休,凰丹尹的目光中满是宠爱,丝毫没有厌烦的神色。

    “姐姐,你还没告诉我,我那位兄长现在何处安身呢?”

    “taizi正在接待一位世外高人,此刻不便见你。”

    “世外高人?比你还深不可测吗?”

    “别调皮,先随我回东厢房,taizi会亲自来看你的。”

    话音刚落,凰丹尹瞥了一眼别院的西墙,眉头紧锁,久久未能舒展。

    西厢的茶室内,靠窗的位置,两张榻上各坐一人。

    一位披着僧衣的老僧,一位身着锦袍的公子。

    茶炉热气袅袅,老僧口中低诵经文,手中的佛珠透出岁月的淡然。公子则皱着眉头,凝视着茶具若有所思。

    不久,茶已煮好,公子为老僧净茶,恭敬地呈上。嫩绿的茶叶在水中翩翩起舞,如太极图中的阴阳两极,意境悠然。

    这位烹茶之人,正是北戎国的taizi,凉。

    “大师,身处皇储争夺的漩涡,我是否就无法超脱生死?”老僧放下佛珠,平静回答:“此二者并无关联。”

    taizi凉:“大师,那您能否告诉我,人生的真谛究竟是什么?”老僧:“无非两件事。观察生者,面对逝者,人们之所以会死亡,或许只是因为太过熟悉。见得多了,自然就懂了。”

    taizi凉淡笑:“可我看过朝廷上的每一个面孔,却还是学不会那些阿谀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374304/66139668.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374304/66139668.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