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暖直接烧了一壶热水拎到山上。

    等她到山上的时候,刚才那地方已经不见那四个人了。

    向暖沿着山上的小阶梯走了几步后看到那四个人已经摘了起来了。

    向暖也没打扰他们,喊了一声三奶奶就把水壶放在旁边后就继续往山上走去。

    等下午三点,就有人陆陆续续下山了。

    路远的比如七大队,他们走回去还要一两个小时呢。

    山下,老倔头以及向暖从公社里喊来的小林跟叶云芳,四个人分成两队,将众人摘的茶籽分别过称,然后记下大队名称跟名字以及份量。

    确认无误后就在后面签名,不会写字的就摁手印。

    陶三奶他们距离镇上也不算近,所以三点半就带着三个孩子下来了。

    四个人一天下来把带来的蛇皮袋摘满了不说,四个人的背篓里都还有大半。

    一共两队在称重,他们是奔着向暖负责的那一队去的。

    向暖忙着称重记录,也没注意到,等他们走到跟前了她才反应过来。

    “三奶奶。”她喊了一声。

    陶三奶笑了应了一声:“给称一下。”

    茶籽是比较压秤的,一蛇皮袋的茶籽少说也有七八十斤,再加上他们背篓里的,加在一起也有一百四五十斤。

    带皮的是两分一斤,掉在地上的都是没有皮的,这种两分五厘一斤。

    不过这种出油率可能不高,但又不能不捡,不捡的话明天开春就全发芽了,到时候还要麻烦。

    所以向暖就也收这种,这样明年就不用再走一道程序了。

    有壳的按照两分钱一斤来算,一百三十斤,没壳的两个小的也捡了有十五斤,那一天下来也将近三块钱了。

    一个老太婆带着三个小孩,一天就挣了三块钱,这可是平时的两倍还多。

    他们五大队,一个工也就两毛多钱,一天一个工。

    当然了,这笔巨款也不是全部归他们。

    还要交一部分给大队。

    其实这个年代也有人出去打工的,不过都是强壮年,出去干的也都是体力活儿,基本都是熟人带熟人。

    这些出去打工的人挣得钱回来后要上交一部分给村里。

    算是他的人头税。

    所以他们今天挣的钱也要交一部分给大队部。

    他们四个人的份量是写在一块的,向暖登记完了后就让陶红做代表签字。

    陶红签字的时候道:“大姐,你跟之前可不一样了,今天的你可真威风。”

    向暖拍了下她的脑袋瓜子:“你好好读书,将来当国家干部,肯定比我威风。”

    陶红吐吐舌头。

    陶竹看着她问:“大姐,你给陶天翔的书包是从哪里买的啊,我在供销社都没看到。”

    向暖一怔,看向陶天翔。

    陶天翔一直在看着她,等她的眼神一扫过来,小孩别扭的立刻将眼神挪走了。

    “我在县城里买的。”向暖道。

    包的款式肯定是这个年代的款式,但是也有一些地方是不一样的,比如扣子。

    现在的这种书包扣子是铁的,很容易生锈,但向暖买的那上面的是做了处理的,不会生锈,一擦就雪亮。

    “那我攒够了钱你可以帮我买一个吗?”陶竹问。

    “行啊,等我去县城我帮你带一个。”

    “谢谢大姐。”陶竹高兴了。

    陶三奶看了一眼陶天翔。

    两个孩子都跟向暖说话了,就他还在那别别扭扭的。

    陶三奶也不惯着他,见他不想跟他姑姑说话就将三个人拉到旁边:“别耽误你们大姐干活了。”

    说完将蛇皮袋抖了抖,对向暖道:“我们就先回去了。”

    向暖点头叮嘱:“好,陶红,你们三个路上多照顾点奶奶。”

    陶红跟陶竹都乖巧地哦了一声。

    向暖就看着陶天翔。

    陶天翔被她看得脸都红了,最后很别扭的也哦了一声。

    向暖这才移开视线。

    陶三奶带着三个孩子赶紧就往回赶。

    向暖则继续给后面的人称重。

    今天一天,向暖收了将近一万多斤的茶籽。

    等他们将茶籽装入麻袋封口,又找来拖拉机拉了三趟才全部给拉到公社的时候天都黑了。

    王娟是知道婆婆带着几个小的出门去摘茶籽了,所以下午下工后跟妯娌赵慧商量了下就先回来做晚饭了。

    陶大柱下工后见奶奶还没回来,就骑车去接了,最后在三大队那边接到了人。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375480/66415626.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375480/66415626.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