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闲小说 > 恐怖灵异 > 大明成化:朕就是昏庸之君 > 第2章.皇后未定,奸臣先死
    众人身后阁门被推开,模样清秀的内侍走进来,扫眼陈文,冷淡道:“陛下口谕,李少保,陈尚书,彭学士往御书房议事。”

    彭时还好,尤其是陈文,才直言陛下不会召见大臣,下刻便被召见。

    这岂不是自己言语有失。

    若传到陛下耳中,该如何是好。

    不过,到底是司礼监挑选的传话内侍,面对文渊阁几位老臣,丝毫不遮掩傲意,也没有嚣张跋扈去警告陈文,只是咳嗽几声,警示陈文失言。

    首辅门房,王公清客,天子近侍都是官场令人头疼的第一道门槛。

    不近事不办,近之惹人嫌,文渊阁几位学士虽不满,但也与内侍说了几句客套话。

    御书房。

    首辅李贤,陈文,彭时与司礼监几位侍候太监,都悉数到场。

    大家站在御书房内有些不解,太监们用眼神互相看了看对方。

    半月有余,陛下竟然主动召见,不知所为何事。

    李贤心中十分高兴,陛下能主动召见,便是极好。

    御案后,穿朱红色龙袍的挺拔身影朱见深,平静道:

    “给几位卿家赐座。”

    “谢陛下。”

    李贤行过礼,起身按顺序落座,目光看向对面几个太监。

    彭时与陈文也看向对面。

    几个太监是司礼监的。

    如今怀恩为掌印太监,是朱见深醒来次日,提拔的,内侍之中可以用。

    怀恩首位而立,身后的是秉笔太监尚铭,今为东厂提督,立在怀恩侧,不过他被朱见深自动屏蔽。

    怀恩是陛下半个月来唯一见,又提拔掌印太监,大家自是希望怀恩能提示些什么,因而时不时用目光问候。

    可怀恩为人受朱见深叮嘱,只专注于内宫之事,虽平日里和阁臣往来,此刻也不多做提示。

    朱见深转过身,望向李贤:“李卿,朕今日见你们,为吴氏之事。”

    李贤沉吟,吴皇后之事难道有回转余地,心中有些吃惊。

    半月前,陛下要废后态度可是十分强硬,怎么又提起来?

    陈文此刻也愣了愣,想要进言。

    但穿着龙袍的天子,无形压力令他有些莫名的慌。

    朱见深翻了翻奏疏。

    史上,这个吴皇后倒也不是什么恶人,还抚育过朱佑樘。

    若是网开一面,也好。

    这个想法,完全出自21世纪的朱见深脑中。

    首辅李贤却不这么想,认为天子无戏言。废后一事早昭告天下。

    若又替皇后澄清,那便是告诉天下人,半月前是皇帝所行昏庸。伤天子颜面,伤大明国体。

    这样,对陛下实在不妥。

    宫中还有王氏等妃嫔,不必替废后复名,另择新后便是。

    既然陛下之前为此事定了调,还是劝劝为好。

    李贤朗声开口:“回陛下,臣以为该从王柏二妃中,择其中一妃为皇后,顾全皇家颜面。”

    彭时也道:“臣赞同李学士所言。”

    “臣也赞同。”陈文立刻道。

    到这时,朱见深心里也思索起来,他助人情节或许该放一放。

    既然如今是皇帝,再替吴皇后更名,岂不是自己打自己脸面。

    于是,朱见深开始认真的思索,重新处理这件事。

    朱见深和自己那個爷爷朱瞻基的经历相似,原配都不是自己选择的。

    而且朱见深喜欢万贞儿。

    天顺八年正月,叫门天子驾崩。

    刚登基的朱见深,皇后吴氏就是由钱太后与生母周太后所选。

    可是朱见深一点也不喜欢吴皇后,他喜欢比他大十七岁的宫女万贞儿。

    吴皇后为稳固皇后位,便想赶紧生个皇长子。

    朱见深因小时候受冷落与迫害后看遍人情冷暖,常宠万贞儿。

    吴皇后好歹是后宫之主,这岂不是没了皇后威严。

    嫉妒使她面目全非。

    便以万贞儿顶撞她为由,对其进行杖责。

    原身朱见深就冲进皇后寝宫,不管三七二十一,下令以同样的方式杖责吴皇后。

    连下三道诏书。

    昭告天下,以吴皇后品行不端为由废后,又担心两宫的皇太后不同意,原身便对先皇身边的牛玉严刑拷打。

    让牛玉招供是吴父通过行贿,让女儿做的正宫。

    牛玉受了酷刑,招供。

    朱见深拿着供词去见钱太后和周太后。

    钱太后怀疑,但周太后因为与钱皇后的私人恩怨,同意儿子废后。

    此刻,朱见深思索。

    他想放过吴皇后,毕竟历史上这女人抚养过朱佑樘。

    只不过他的脸面也得要,换个说法就是。

    朱见深朗声道:“朕觉李卿所言甚是,只是听母后说西宫凄冷。

    一日夫妻百日恩,将那吴氏从西宫移居后宫别苑住,吃穿以妃礼待,至于立后一事待朕身子恢复再说。”

    西宫是冷宫,吴皇后今年不过十六七,正是大好年华,不恢复名声,只让她去别苑住,也不至于后半生凄惨,又显自己仁至义尽,还堵住大臣的嘴。

    “陛下圣明。”怀恩立即开口:“奴婢记得,两位太后也这样说过。”

    召见李贤之前,朱见深和怀恩已经暗示过了。

    李贤沉默片刻,他身为少保,大学士,有些事情需劝谏,但考虑朱见深半月来身体和表现。

    “陛下宽恕皇后,可见圣明,既然两位太后也认为如此,立后可缓一缓,陛下安心静养才是。”

    李贤说完,见朱见深默许。

    又奏宫中侍卫之事,道:“陛下受伤,宫中侍卫今后该多多加强。”

    先帝在世时,门达这些小人进献谗言想废太子,还未执行先帝便逝,此事才有惊无险。

    这次陛下受伤,万一是小人作怪该如何,当谨慎。

    殿中安静下来。

    到这时,朱见深想休息,怕再多说几句容易露馅。

    该屏退朝臣,好好盘算上朝事,多了解成化年间,慢慢想对策。

    谁知礼部尚书陈文正盯着朱见深准备奏事。

    陈文是礼部尚书,历史上与李贤不和,记恨李贤。

    曾与锦衣卫指挥使门达,一起陷害朝臣,但陈文目前也是个可利用之人。

    御书房问事,就会更详细些,陈文虽好奇朱见深突然召见。但也是早有准备。

    正好听见李贤提议加强宫中大内侍卫,便看中了机会。

    待李贤奏事结束,上前说道:“臣以为达乃先帝之能臣,可调回京助陛下。”

    “陈卿说的是门达?”

    朱见深并不陌生门达这个人,史书记载门达坑害大臣,陷害袁彬。

    门达见李贤受宠,多次网织罪名陷害。

    油漆匠杨埙敲登闻鼓,也没有扳倒门达。

    历史上,成化登基后,从南京将袁彬调回任职,只是将门达充军。

    怎么,陈文这会儿又提起门达。

    朱见深愣了愣。

    难道历史并完全非史书记载那般。

    “陛下,门达今坐调贵州都匀卫带俸差操啊”陈文疑惑回答。

    朱见深暗思,看来历史是有些许出入,门达还未被充军。

    “朕知道,只是好奇陈尚书,为何突然提起他?”朱见深平静道。

    “陛下,门锦衣是有才干之人,在贵州略有可惜。”陈文还是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375693/66473842.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375693/66473842.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