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闲小说 > 历史军事 > 开局一个师,陛下我反了! > 第158章 钢铁架桥车
    这一天的夜晚格外的黑,大片大片的黑云笼罩了月亮,使得奉军不得不加紧了防御力度。

    许多士兵想要抽一口旱烟都不敢,因为他们遇上了和天津保卫战时郭松龄同样的麻烦,对面有狙击手啊!

    虽然郭松龄手下并没有专门的狙击手部队和训练,但找几个神枪手,给他支狙击步枪,还是能够临时客串一下狙击手的角色的。

    反正两岸的阵地相隔也没到800米,平日里面相互放话骂街都能听得见。

    不过这一天的晚上,郭军一反常态,他们的炮兵并没有因为夜幕的降临而停止开火。

    反而在打了几发照明弹之后,又瞅准了对面的火炮阵地频频射击,甚至炮火比以往更加猛烈。

    连一向十分少见的重炮部队都被拉了上来进行开火。

    有些耳朵尖锐的老兵听见炮声之中还传来一阵阵机器运转的响声,但在战场上谁愿意探出个脑袋去看呢?

    自然也就不了了之。

    甚至左右翼的郭军步兵都推出了平射炮,在第一线阵地上对着对面的豁口猛烈射击。

    搞得左右翼不明白情况的奉军极度紧张,认为这是郭军即将发起总攻的信号。

    郭军确实是要发起总攻了,但随后他们就收到了一个让他们十分惊讶的命令。

    “撤退!”

    没错,右翼的张作相和左翼的汤玉麟开始履行约定了,他们纷纷将自己的队伍向左右两边挪了几百米。

    同时还撤退到了二线阵地上,将一线阵地和滩涂河岸留给了郭松龄。

    就在这晚,两个老家伙又坐在一起喝着小酒,他们并不担心这一次的作战。

    毕竟郭松龄他现在又有钱又有兵又有粮,刘瑞那家伙更是不可用常理揣测,这两个人碰撞出来的火花那可是足够灿烂的。

    张作相打开昨天燕三鹰没有带走的那瓶酒的,酒塞子一拔开,一股浓烈的酱香味儿扑面而来。

    “这小子果然没说话,他们的酒确实不比我们的差!”

    “别贫嘴呀,喝了才知道光闻有什么用,我这肚子里面的酒虫早就勾上来了,你别跟我说到时候只能看不能喝啊!”

    “放心,我没那么小气,燕兄弟送过来的酒不就是要喝的吗?咱们出去喝看看郭松龄这次能弄出什么动静来。”

    他们两个跑到了被废弃的一线阵地的了望哨位置上,摆下一张桌子,身后各自带着两个卫兵,扯上两只烧鸡,夹上几粒花生米,再凑到酒杯上酌上两口,莫不痛快。

    而来到约定的时间点之后,辽河左岸的方向上也传来了阵阵声响,这不同于张作相他们之前听过的任何一种武器,反而更像在奉天省城里面听到的机动出租车。

    但是在这荒郊野外,怎么会有四轮车的声音呢?

    直到他看见了河对岸出现了一个大家伙,没错,它太大了!

    这是一台由庐州一拖研发的工程车辆,底盘采用了刚刚研发出来的试制坦克三号,承重能力较试制坦克二号翻了一倍。

    在这台新式底盘的基础上才研发的工程架桥车。

    其背上装着一副25吨重的双开式钢制桥梁,展开后能够轻松跨越100米以内的河流。

    而增援过来的工兵部队眼睛十分毒辣,他们所选取的这段河岸只有短短55米,完全能够在安全操作下将桥梁搭在两岸,时间更是能缩短到45分钟左右。

    “我的个乖乖,在郭松龄是搞了个什么家伙出来!比当年的铁甲战车还大!你瞅瞅他背上背着那玩意,好像是日本人修的铁路上的铁路桥啊!”

    汤玉麟看到这副场景之后,筷子都被吓到了地上。

    没想到燕三鹰在临走之前给他们说的惊喜竟然是这么一个大惊喜!这还怎么玩儿?

    辽河上一旦搭上桥来,那便是数以千计的士兵快速过桥,能够直接对着张汉卿实施左右包抄。

    不光是此刻他们看见的左翼防区的架桥车,在右翼汤玉麟的那个步兵旅负责的地域里面,同样有着来自飞虎军的工兵部队在展开桥梁。

    中央防区的奉军士兵被夜间炮火压制的死死的,偶尔探出头来还总是会脑门上印出个血花。

    久而久之,大家也就闲了下来,坐在战壕里面,喝点小酒,吃点花生米,顺便吹吹牛。

    反正张雨亭送来的物资多着呢,在哪不是吃?

    连飞马香烟都一个班塞了一包过来,这帮人可都是老烟枪,在东北你不抽烟,都不好意思讲你是东北的人。

    无数的国民军士兵手拿着辽造13年式步枪和马四环步枪,通过工兵部队架设的桥梁快速通过了辽河。

    这和他们之前想的登陆战完全不一样!

    在张作相的想法中,他们肯定会搜集民船,然后十几个人坐着一条船发动突击,在枪林弹雨之中划到对面,用士兵的命硬生生磨出来进攻通道。

    而现在这副场景竟然有了一丝魔幻的感觉,什么时候国内打仗竟然都能出动这么现代化的装备了?

    还能有装甲工程车辆来伺候着?

    但转念一想,之前郭松龄给他们露了一手那个高射炮阵地,自家几十架飞机还没丢下炸弹,就被一干二净的全部干了下来,似乎这也是刘瑞在向他们示威。

    第一批过桥的两个团都是专门调整了配置,用来进行阵地攻防作战的。

    他们大量携带着20响手枪和伯格曼冲锋枪,身后的挎包里面则是满满当当的塞着手榴弹,而郭军之中数量不多的头盔更是人手一件。

    许多出生于边境上的猎手家庭的战士更是将祖传的猎刀别在了腰上,准备在狭窄的壕沟里面来一个近身搏斗。

    而更多的人则是跟在近战部队的后面,将刺刀套上了枪管下方的刺刀环中。

    咔嚓一声,弹簧被压缩到了预定程度,刺刀端端正正的上在了步枪之上。

    尽管马四环步枪是在1924年式毛瑟短步枪的基础上改进而来的,整枪长度也不是老前辈g98和委员会那般,有一个人的身子长。

    但它的长度仍然超过一米,加上了这柄30多公分长的剑型刺刀之后,拿在手里沉甸甸的感觉,加上一米多长的长度,使得它十分像一柄短矛。

    郭松龄的部队在这两天也展开了应急训练,就教如何进行战场搏杀,就教短矛短枪的基本运用。

    花里胡哨的各种拳法刀法一概不学,只要学会点、扎、刺、拦这几招即可。

    张汉卿还呆在他的司令部里仔细的研究着地图,顺便疯狂打电话催他爹要军火。

    即便奉天到这里比从锦州运弹药过来要近的多,但很反常识的是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376513/66694854.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376513/66694854.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