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闲小说 > 网游竞技 > 我登基早称帝七十年过分吗 > 第152章 为何,陛下那么懂
    城外的百姓们,有着火堆,有着热粥喝着,这一晚也算是好过一些。水印广告测试   水印广告测试水印广告测试   水印广告测试

    不过这些百姓心中也都是有了一种特殊的感觉。

    他们何曾受到过这般重视过。

    徐有贞并未离去,那知府马薄之也想留在这里陪着徐有贞,却被徐有贞拒绝,赶回了城中。

    因为马薄之很是疲惫。

    徐有贞可怕这种官员累到在了任上,下一年的事情还多着呢,都需要这个马知府亲力亲为。

    徐有贞在这里,说白了,说好听一点就是与百姓同苦楚,说难听一点就是为了名声。

    御史们都跟着呢,回去一禀告,老徐在陛下面前地位又高了一些。

    治国辅政的三人组对他还是有一定诱惑的。

    徐有贞再外面挨冻的时候,殊不知,此时的京师,乾清宫中,却开始了一场对朝鲜命运的奏对。

    …………

    京师,乾清宫。

    朱见深坐在龙案之前,下首站着于谦,李贤,王文,商辂,朱寿,陈瀛,郭登,赵辅等人。

    这次几乎有名有姓的臣子都到了。

    昨夜辽东的兵文入城。

    朝鲜,干起来了。

    具体谁跟谁干,打的怎么样,现在石亨等人也没有搞清楚,初步推断是汉城的王军开始扫荡首阳大君的余党。

    成千上百的朝鲜族人朝着咱大明安平县跑来了。

    石亨等人看着这么多的人口朝着自己跑来,一点都不慌乱,大门一开,只要来了,就是咱们安平县的百姓。

    短短半月,从朝鲜跑到安平县的人就有了数万人,大多数都是孩子年轻的女子。

    看到这么多的人后,石亨清楚,这朝鲜的战事是呈胶着状态了。

    当下,立即发了兵文,官文,告诉了孙祥与京师五军都督府。

    当然所说的也不详细。

    这属于内战,大明本不应该过问,可徐有贞在那里已经搅了一棍子了,大明在朝鲜也已经表明了态度。

    支持国主,干死首阳大君。

    现在首阳大君的余党又开始作妖,汉城王军若是占了优势,那就罢了,可汉城王军若是处于下风,有被颠覆的危险,那大明就必须要出手了。

    一来,朝鲜的名字是太祖皇帝钦赐,不能让消失,二来,徐有贞帮助锦城大君杀了首阳大君,要是首阳君的余党获胜,那朝鲜当权者对大明怎么看。

    “那帮天朝上国的臣子大大的狡猾,就是那个徐有贞,收着咱们首阳大君的礼物,玩着咱们首阳大君送的美女,一转头就跟锦城君暧昧不清,还让一个傻大个把首阳大君给剁了,以后信谁都不能信大明的人,他们太坏了,思密达。”

    为了避免这个情况的发生。

    朱见深决定插手朝鲜兵事。

    让现在的王庭对大明更加依赖。

    你的命都是我赐的,要你们一些铜矿银矿不过分吧。

    “按照武阳侯所说,朝鲜国内叛乱四起,已有一月,众位有何想法?”

    “陛下,臣以为,朝鲜之事现在还未明朗,应得到朝鲜上奏国书之后,再做定夺。”于谦开口说道。

    李贤却是有不同之看法。

    “陛下,朝鲜之事,大明已然涉入其中,不能脱身而出,臣以为,应由辽东军马进入朝鲜,帮助朝鲜国主平叛,但在此之前,应让武阳候派人入朝,问询情况。”

    成国公朱寿列班而出:“陛下,臣愿率军前往。”

    “陛下,臣亦是请战。”

    “陛下,臣请战。”

    赵辅看着心里面泛起了嘀咕,这咋回事啊,还没说啥呢,怎么都开始请战了呢,算了我根基薄,也跟着老大们请战,总不会有错。

    他当然不知道这种时候,不表现积极一些,弄不好就要挨骂。

    小皇帝骂人不吐脏字,若是不快些表态,战斗力一开,祖宗脸上无光,老爹的棺材板也按不住了……

    “陛下,臣请战。”

    “陛下,臣请战。”

    …………

    朱见深看到成国公一带头,所有的武将都按着顺序开始请战,当下心中大为满意。

    “军心可用啊。”

    不过朱见深所想的军事介入,不是他们所想的那般,五六万大军进入朝鲜境内,花着大明白花花的银子,用着大明百姓的民力,不计成本的去帮他们。

    他想要一种新的方式。

    军队可以进入,但所需要的军费,抚恤的费用要由朝鲜国承担,并且抢的东西,要归明军所有。

    不能上赶着去,像跪着要饭一样。

    大明的儿郎们要挺直腰板,站着把银子给挣了。

    咋的,你不服,不服的都被体面了。

    武将们的表态也让文官们惊了一跳,这些家伙,头够大,没脑子,打仗那是说打就打的,大炮一响,黄金万两。

    现在大明国内仁政正在铺开,中枢的精力都凝聚在了一个个数字上面,哪还有精力再去开设一条军需道。

    看着陛下那笑眯眯的表情,诸多的文官都心中一惊。

    完了,陛下动心了。

    王文站出来说道:“陛下,众将请命,战心可用,乃是好事,可现在大明仁政推行,正值年关,实在不能再让军队开拔出征,大军出征,劳民伤财,让百姓跟士兵们过好这个年吧,过完年后再谈。”

    朱见深听完王文的话后,心中一动。

    在大汉族的民族记忆中,过年是最重要的事情,也就衍生了一个心理,过完年再说。

    这也可以说是民族共同的记忆。

    在此时的大明也是如此,过完年后给你讨个媳妇,过完年后把孩子送去书房吧,过完年后,咱们的日子就好了起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376616/66760839.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376616/66760839.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