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闲小说 > 网游竞技 > 我登基早称帝七十年过分吗 > 第240章 我耳背,再说一遍
    官员们的小声嘀咕。水印广告测试   水印广告测试水印广告测试   水印广告测试

    徐有贞并不在意,他只是淡淡的笑道。

    ”诸位大人可能感觉徐有贞说了大话,说不说大话,待会众位大人也都清楚了。“

    “我们都是读书人,也都是体面人。”

    “人啊,可不敢为了一点蝇头小利,就将体面给丢了,陛下的新税制,今年应天府必须推行,我也不强求各位大人帮助我徐有贞,只希望大家少给本官添点乱。”

    “说了那么多,也让大家见见我们今天的寿星……”

    说着,在后堂之中的魏国公徐承宗走了出来。

    这要不是儿子在徐有贞的手中,他肯定不那么卖命。

    见到魏国公后,官员们又都重新站起来了。

    他们强忍着干渴不适,纷纷开口声讨。

    “魏国公,我等,我等敬您,您怎么跟徐有贞沆瀣一气,来哄骗我等……”

    “是啊,魏国公,我等是朝廷命官,到你府中做客,连一杯水都不愿意给我等喝吗……”

    “看来,魏国公是收了大好处了,跟着北边的,来欺负我们南边的……”

    这句话一说出口,周边的官员都用着看傻吊的目光,看着这说话的官员。

    南北对立啊。

    头铁,真牛。

    我敬你是一个汉子。

    果不其然,徐有贞听到了这句话后,脸色一变,直接指向了说话的人。

    应天府礼部的郎中官。

    知法犯法。

    赵聪授意,数名锦衣卫瞬间出动,直接就将这官员押了起来,在这个时候徐有贞也没有闲心思审问他,直接拖了下去。

    而这官员大喊大叫:“同僚们,帮我啊,帮我啊……”

    不过却没有人敢站出来说话。

    虽然过去了那么多年,但这个民族,国家可从未忘记过他们的血泪史,偏安一隅的南宋让南北对立有了种子,而在大明朝建立之后,这种南方看不起北方,北方瞧不上南方的事情,还在发生。

    南北榜是洪武朝做的一项举措,诸多皇帝,都是想要消除这种影响,但北方失陷的时间太久了,想要弥补,也需要百年的时间。

    而南北之说,哪个官员敢在人前说来。

    现在正是要搞事情的时候,你现在这样说,不就是把脖子伸出去被人砍吗?

    徐承宗看着被拖拽下去的官员,又看着诸多冷眼看着自己的官员。

    心中苦闷。

    自己在应天府积累的好名声,这一天算是败坏完了……

    应天府的六部官员是怎么来的。

    他们有很大一部分都是从京师平调过来,虽然品级不变,待遇不变,殊荣不变,有着这三不变,让南京官僚职权稍稍大于周边各府,也能够行驶一部分的权力。

    在大明中后期的发展中,劝谏皇帝,辱骂皇帝,惹皇帝不开心,去南京做官;效率差,话还多,跟不上皇帝办事节奏,去南京做官;年老体衰,做不了高强度行政工作的,去南京做官,经常翘班名气大不服管的,去南京做官。

    这让应天府也成了“明朝公务员内卷协会下属首席养老机构。”

    若是放到了后世,对于年轻一些的官员,钱多活少离家近,提前二三十年进入退休生活,这妥妥的铁饭碗,好工作,可是在大明这个时期中,还没有出现躺平这个词,大家好不容易金榜题名,跑到了皇帝的身边,一展抱负的大好年华,却要到南京去坐衙门办公。33qxsm

    即便是从北京的三品官调到南京给你升了一级,他也不会高兴。

    这已经是脱离权力中枢,以后都不会再有新的进步了。

    这也是为何,身为魏国公世子的徐俌也想在父亲活着的时候,到京师捞个军职,弄点军功,在以后也能将魏国公府从应天府带出来。

    这个诱惑很大。

    即便冒着风险,徐俌也愿意做。

    在此时的南京城,权力最大的有两个人。

    南京守备、和参赞机务(南京兵部尚书兼任)

    当然也是在中后期,南京又增设了镇守太监,比南京守备,参赞机务的实际权力还要大。

    而此时的南京兵部尚书孙原贞,现在都已经到了花甲之年,永乐年间的进士,历任主事,郎中,江西布政使,而后又在成化元年,组织剿匪大计。

    原贞进兵捣贼巢。俘斩贼首陶得二等,招抚三千六百余人,追还被掠男女。捷闻,玺书奖励。请奔丧。逾月,还镇。复分兵剿平馀寇。奏析瑞安地增置泰顺,析丽水、青田二县地置云和、宣平、景宁四邑,建官置戍,盗患遂息。论功,进秩一等。

    成化三年六月,在于谦,李贤等人的上奏下,朱见深发圣旨擢升其为应天府兵部尚书,同年十月,任应天府参理政事。

    不过现在的孙原贞是真的老了,精力也大不如从前,因为曾有大功,朝廷也端着,他不请辞,朝廷也不会罢官,这也是在南京官员中,真真正正养老的那一拨人的首领。

    而应天府守备,就是魏国公了。

    孙原贞今日也来了,不过一直都是闭着眼睛,没有说话,迎接徐有贞他没有去,本来这次他也不愿意来,可小国公亲自去府中请的,这才让孙原贞到了魏国公府。

    在他看来,什么新税制,旧税制的,都跟他没有关系了,我都活到了七十多岁了,再过两年,就黄土埋身了,不能跟着这帮小年轻瞎胡闹了。

    所以,孙原贞在接到圣旨后,第一个想法就是,不支持,不反对,我老了,我怕谁……

    可现在看来,徐有贞也不想让自己脱身而出啊。

    魏国公出来后,孙原贞的这个感觉便越发强烈,魏国公都不能置身事外,更何况是自己了……

    “魏国公今日让朝廷丈量他们家的土地户册,乃高风亮节之举,也是众位官员的言行典范,现在让魏国公,给各位大人说一说,他是的心路历程是如何转变的。”徐有贞高声说完之后,便对着身旁手足无措的魏国公低声说道:“魏国公,说说吧……”

    徐承宗叹了口气,顿了一会儿才开口说道:“本国公这几日身体不适,但徐都御史,一而再再而三的前来探望本国公,让本国公很是感动,他于我讲述新税法的好处。”

    “说白了,就是公平,可能众位大人,或是某个已经退隐的大人,其家里面的土地要征税,又或是哪位大人做着点小生意,也要交纳商税,但咱们都是朝廷的官员,不能只考虑自己的得失,而忘了朝廷的大义,所以,本国公就借着寿辰的机会,将各位大人邀请过来,让徐都御史好好给各位大人聊一聊,说一说。”

    “骗人……”

    “对,骗人……”

    "魏国公骗人,各位同僚,魏国公是年初的时候,才摆的寿宴,当时只有京营的几名将领参加,今日根本就不是他过寿……”

    徐承宗听到下面的官员针对他过寿的事情,发飙,当下有些蒙,而徐有贞在一旁静静的看着,丝毫没有替他说话的打算。

    但魏国公府的牌面不能丢啊。

    当下心一狠,将自己面前的桌子一脚踹翻,让下面正在声讨他的官员,稍稍停止。

    而孙原贞等南京大员,也是稍稍一楞。

    这魏国公一直都是个沉得住气的人啊,怎么现在那么激动。、

    当然,这些大员都不知道,经过昨夜徐有贞那几乎不要脸的打压,语言嘲讽,让沉得住气大度的魏国公已经消失不见了……

    当然也让魏国公反应了过来。

    国公爵位来自于朝廷,来自于陛下。

    若是这些臣子都质疑朝廷,质疑陛下,自己这魏国公在应天府镇守,是不是就说明没有一点用处了。

    那以后才是真正的养老啊……

  &nbs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376616/66760927.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376616/66760927.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