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闲小说 > 历史军事 > 风起1924 > 第一百五十三章 918事变(八)
    在九一八发生的当晚,李恪把前线的战斗交给了周而成,就回到了武汉。回到武汉后,就回家坐了会儿,然后就带着李浩文,直接坐船前往九南昌,这件事他得向老蒋汇报。

    就在他到南昌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天上午,此时北平的张学良正被记者堵在北平协和医院,询问昨晚沈阳发生事变的情况。

    “你好,张总司令,我是天津大公报的记者,请问昨晚沈阳跟日军发生的冲突情况怎么样了?”

    一个年轻的记者询问着深色略微轻松的张学良,仿佛看不到因为东北被日军进攻的影响,仿佛没有这件事似的。

    此时由于沈阳仍在交战,虽然沈阳被进攻的消息已经传出,但具体现在是什么情况,这些记者也不知道。

    张学良强调道,“吾早就下令我部士兵,对于日本的挑衅,不得抵抗。所以北大营的我军部队,早就下令收缴军械,存于库房。这事,我已经上报南京中央政府,静等中央政府与日交涉。”

    大公报的记者继续追问道,“张总司令,我是否可以认为你这是有丢失国土的嫌疑。当初北伐通过济南的时,作为守军的北伐军尚且敢与日军作战,而东北军作为此时中央军之外实力最强的地方军队,面对数量不多的日军,居然避而不战!”

    这个记者的话,引起在场不少记者议论纷纷,让张学良心里也有些不舒服。

    张学良压住不满,解释道,“对日作战,事关重大,没有中央政府的命令,不敢擅自做主。”

    张学良的话要是李恪在场,绝对会讽刺几句,你要是这么听中央政府的话就好了。东北易帜的事还没什么,中东路战争是你打的吧,这貌似中央政府根本就没同意,结果导致中苏断交。关键是你要打赢也好,打之前,一时冲动要打苏联,关键你也得做好准备啊,结果真打起来后,反而准备都没做好,还没苏联教训了一顿。这就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之后的中原大战,挥军入关,要不是老蒋这边拿了拿了大把的钞票,你会这么轻而易举入关?现在好了,出了事就把责任推到中央政府身上。别搞错,从27年南京中央政府成立,就压根没实际管过东北,连人事任命都是张学良呈上来,中央直接批。

    张学良的话,这些记者也不禁鄙夷,不过摄于兵威,却不敢表露出来。

    张学良也不想和这些记者谈过多关于昨晚的事,现在他也烦着,南京那边传来消息说,他那义兄居然不在南京,去了江西剿共前线。

    下午,他听说王以哲从沈阳赶了过来,连忙把对方叫过来,询问昨晚上的事情。当张学良听说他的家被劫掠一空,兵工厂被毁,包括空军在内的诸多部队违背军令反抗的消息时,身子气得发抖。

    “少帅,你没事吧!”旁边的人都知道张学良这两天身体刚好,突然被这么一刺激,怕对方受不了。

    被人扶着坐在沙发上的张学良平复了心里的愤怒,说道,“怎么回事?不是说了不许抵抗吗?怎么还把兵工厂给毁了,这之后要是从日本人手里要回来,岂不是得花更多的钱?”

    在张学良看来,这次日本人的进攻最多是跟几年前的山东一样,只要国联干预,后面还不是得乖乖退兵。所以他才会没有经南京方面允许就擅自下令不许抵抗的,他认为最后东北还是他的,何必跟日本人死磕呢。

    最开始的不抵抗命令,是张学良下的,事发当晚,老蒋都在前往南昌的军舰上,怎么可能知道东北发生了什么事,除非是李恪这种提前就知道的,才时刻关注着。

    当然即便是知道了,老蒋也会下令让部队保持克制,静等国联的干涉。几年前的山东,日军退兵就是因为国联干涉,甚至把一战期间占领的青岛都归还了。这就让老蒋对国联很迷信,只要遇到事,就找国联,特别是日本的事。

    风尘仆仆地王以哲解释道,“属下是听从少帅的命令,下令把第七旅的武器给锁在了仓库。不过不知道怎么回事,有不少士兵都不听号令,砸开了仓库,开始抵抗。其他的士兵,有不少也跟着拿起武器与日军作战,当时局势混乱,根本就无法指挥。

    而且警务处长黄显声也带领沈阳城的警察,跟日军作战。还有一部分身份不明的人趁火打劫,至于兵工厂被炸、少帅府邸被抢,可能就是乱兵所为。

    而且空军方面也没听从少帅的命令,今天早上属下离开沈阳城的时候,发现空军正在攻击日军。我到锦州就听说,陈海华和高志航带着空军大部分投靠了南京。”

    “这陈海华想干什么?亏我张家如此提拔他,他倒好,抗命不说,还转投中央?”张学良生气道。

    “我听说,空军叛投南京,有南京复兴社的人参与。昨天晚上有复兴社的情报人员出现在东塔机场,陈海华、高志航等人早就跟南京方面有接触。不然也不会这么快就往南京跑,听说他们在烟台修建了临时机场,显然是早有准备。”王以哲低声说道。

    “带回来多少架飞机?”张学良关心道。

    “陈队长带着三十几名飞行员,驾驶着35架飞机回到锦州。陈海华和高志航则是带着80多架飞机转投了南京,现在已经早就到了烟台。”

    “可恨啊!给南京发报,让他们归还那些飞机和飞行员!”张学良气急败坏道。

    张学良在这气得跳脚的时候,陈海华等人早已开着飞机在烟台降落加油后就飞到了济南。

    这个时空的山东,自从李恪率兵北伐后,便已经归属于南京中央政府的实际控制地济南就是中央军驻扎。历史上的山东省主席--韩复渠,因为李恪的原因,早期虽受到重用,但老蒋并没有把山东交给他,只是任命其为德州警备司令兼第六军军长。现在的山东省主席是陈调元。

    到了济南,陈海华等人就没有继续往南飞,而是在济南暂时歇脚,等候进一步的命令。他们还是对张学良抱有一丝希望,认为其会出兵收回东北。

    与此同时,李恪也见到了刚刚乘军舰赶到南昌的老蒋,见李恪居然来这儿,老蒋也很是意外。不过他也猜到,可能是跟昨晚沈阳那边的事情有关,不过对于沈阳是个什么情况,他也不是很清楚。

    李恪见到老蒋后,表示有很重要的事要汇报。老蒋就怀着疑惑,把其他人都赶了出去,屋里就剩下老蒋、李恪、李浩文、王世和、李旭东五人。由于俞济时已经外放带兵,现在一直跟在老蒋身边担任侍卫长的就是这位王世和,而且王世和是老蒋的表侄。

    见没其他外人后,李恪就让李浩文把整个918事变的起因、经过都给说了一遍,包括洗劫张学良府邸,炸毁沈阳兵工厂,策动东北军抗击日军和东北空军主力改投中央。

    老蒋听后,当场就愣了,他没想到李恪居然瞒着自己指使复兴社干了这么大的事。

    老蒋看着李恪冷笑道,“李兴华,你胆子够大啊!这么大的行动居然瞒着我,你还有我这个校长吗?”

    李恪连忙放低态度道,“校长,卑职不敢!之前本欲打算提前告知校长,不过事发突然,我便跟复兴社其他负责人商量之后,便做了这个决定。”

    老蒋冷眼看着李恪,“不敢,你还有什么不敢的!”

    李恪心里谩骂了几句,口中则是继续解释道,“校长,此次日军攻占沈阳已成定局,以日军的习性,除非我们与日军开战,否则不可能从日军手中拿回东北。”

    “开战?张汉卿也得肯出兵才是,他倒是够有脾气,自己的根基之地都敢让日本人占领。比他老子差多了!”老蒋不禁鄙夷道。

    对于张学良,老蒋本来就瞧不起,无非就是有个好老爹,继承了这么大一片家业。即便是跟他称兄道弟,那也是因为政治需要,而且他可是付出不少代价的,包括把河北都给他了。

    这次日本人攻占沈阳,要是张作霖在世,肯定敢跟日本人打,而张学良就没有那胆子。苏联人都敢打,居然不敢打日本人。当然老蒋也不敢打日本人,算是五十步笑百步吧。不过日本人要是进攻江浙地区,老蒋即便是不想打,也得硬着头皮打,这可是他的根基之地,他可不会学张学良,拱手相让。

    “而且以国家现在的局面,怎么跟日本人开战。今年的江淮水灾,损失惨重,内还有gcd为祸一方和粤桂二系另立中央,财政也是入不敷出,军队训练也未完成,德械师还在筹备之中,根本没法跟日本人打。”

    老蒋虽然心里有些畏惧跟日本开战,但他说的这些也是客观存在的现实。在老蒋看来,现在开战,无疑是便宜了广州方面的政敌和gcd,自然不想跟日军打。

    李恪也知道现在不是跟日军开战的时候,继续说道,“正如校长所说,现在不是开战的时候,那么沈阳那些军工企业留给日本人,岂不是助纣为虐。包括张学良的家产,日军肯定不会归还,还不如拿来填补中央的财政窟窿。”

    “大概有多少钱?”说到这儿,老蒋就关心起这次复兴社弄到多少钱,要知道他现在可是很缺钱的。

    李恪回答道,“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376624/66765653.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376624/66765653.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