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闲小说 > 恐怖灵异 > 李老二古代的幸福生活 > 第24章 开始生产
    平淡的日子枯燥而乏味!总想着搞点事情干,但是看着眼前忙的热火朝天的工地。又打消了搞事的念头,还是等着两座工坊正式结束的时候再说吧!

    十来天的忙碌,凸起的小山丘已被铲平。工坊的主体厂房,就修建在被铲平的小山丘上。整体比正常的住房高一些,前后都有许多大大的窗子;这是我给工头的建议,多开几个大窗子,采光好。对以后的生产是有很大好处的。

    靠近路边的地方,修建了几间库房。在预留的大门位置,还有两间住房。用来给以后值夜的人住。

    两座工坊分别在这块地的南北两端。南边靠河边是豆腐工坊,肥皂工坊的北边。这么建是为了保持独立性,以及方便工坊的后续发展。

    水车也已经矗立在河道里。这水车是我根据后世的工作经验,精心设计的。

    水车主体高大概七八米,为了增加动力,特意加宽了设计。刚开始看了我的设计图,工匠们一合计。直接在河面上搭起架子,将水车的主体放在河面上组装。

    我受后世的思维模式影响,觉得这么大的东西,要上吊车才行。在这古代没有吊车的情况下,要在河道里立起来,是个艰巨的任务。还是不能小瞧了古人的智慧。

    不仅轻松解决了大麻烦,河面搭建的架子;也能方便以后水车的维修和保养。

    传动装置则是许多大小不一的齿轮,横竖交替摆放。匠人们看到这些齿轮组合在一起,所起到的作用。仿佛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令他们振奋不已。

    又过了几天,工坊已经修建完毕。多数工人已经不用再过来了,只留了泥瓦匠,修葺工坊的外墙。

    生产需要的设备工具也已经全部到位,原材料也堆在库房里了。万顺爷在村里筛选的工人也统计好了,大部分都选择短期工;估计是还不确定情况,都想先试一试。

    五味轩和明远商行选择来学习的人,也已经到县城几日了。看来明天就可以先进行员工培训了。让富叔进城的时候,把消息传达一下。明天和村民一起培训。

    修建工坊这十几天,实在闲的无聊。就让木匠又做了一些模具,把豆干和豆皮都做出来了,事先把富叔都教会。明天就没我什么事了!这下可把成叔高兴坏了。

    明天豆腐这边有富叔看着,足够了!我只要去肥皂那边做几次示范就可以了。宽叔这段时间一直在帮着修建工坊,根本没时间练习肥皂制作。

    一家人正吃早饭呢,万顺也敲门进来了。说人都已经在工坊等着了,宋家和王家的人也到了。

    真是没想到,上班还那么积极。这才早上七点左右,后世资本家要是有你们这样的员工,做梦都能笑醒。

    没敢在耽误,让村长先去。吃了饭,带着刁雕哥。谁是雕哥?大柱子呗!别人因为他长的高大就叫柱子,我也可以因为他某处大,而叫雕哥。 这没毛病!

    也是因为这家伙,十几天来没事干;整天跟在我屁股后面。人没事的时候,脑子里想的,往往是眼睛看到的。这家伙整天寸步不离的,时不时就被那画面冲击。

    这才给他起个雕哥的称呼。再被冲击的时候,就自我安慰:“他是雕哥,咱现在是雏鸟,比不了!等长成雄鹰了就好了!”

    来到工坊,也没有激情的演讲,没有严厉的训话。大部分都是自己村里的人。完全没有必要整虚头巴脑的东西。

    让成叔和王胜将分好的人,各自领回工坊。

    发放工牌,工牌就是一个个小木牌,事先刻好了名字;用来记录每个人的工时;每天下工时交到门口账房处,第二天上班重新领取。

    专门设立一面墙,工牌都插在上面。跟后世的纸质卡机相差无几。每个人对这种新奇的方式都好奇不已。

    进到厂房内,根据需求,给每个人安排好岗位。两间工坊,都采用了类似流水线的作业模式。最大限度的保证生产效率。

    从开始到结束,一个个步骤都教了一遍,就已经中午了!众人听到钟声,停下了手里的工作;结伴去食堂。两个工坊共用一个食堂,管中午一顿饭。

    食堂就在值夜住房的旁边。是后面考虑之后新修建的。食堂做饭的也都是村里妇人,所需食材、粮食由两家共同承担。

    饭后休息半个时辰。三三两两坐在一起讨论着,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笑容。无论什么年代,困苦之中能看到希望;总是让人对生活充满期待。

    随着钟声响起,下午的忙碌也开始了。没有在一个地方守着了。两处工坊,每个岗位都去转一转;解决大家遇到的问题。都是一些简单的工作,不到一天的时间,都已经能够熟练掌握。

    忙碌中,等来了准备下工的钟声。短促而欢快!将手里没做完的工作暂停,收拾自己的工位,打扫干净,门口交了工牌,就可以回家了。

    工人把今天生产出来的东西,都拉到库房,清点入库。第二天两家的人会专门派人拉走。只是开始培训的第一天,生产就显得异常顺利。成叔和王胜也是开心不已。

    王胜今天看到肥皂的生产过程后,又问了我一些问题;就向家主建议,各地区收购花瓣。还打算回到城里,找工匠制作不同形状的模具。不得不说,王胜还是很有想法和能力的。

    直到第三天,五味轩和明远商行,来学习的人要回去复命了。这些人回到家族后,会由家主安排到各地,去兴建工坊。他们不知道的是,自己学到的,生产出来的东西;将整个大秦百姓的生活习惯都改变了,从贩夫走卒到达官显贵,影响深远。

    两家的人走后,我又在两个车间转悠。已经没有人再来咨询问题了。说明车间的生产已经步入正轨。我可以躺平等着数钱了!

    这两天产出的肥皂、牙刷,在王家家主的要求下。分了两辆马车,一辆拉到安城郡,从郡城向周边县城散货。扩大影响力!一车运到了国都咸阳!由此可见,这王家家主不是简单人物!

    工厂正常运转,就不要我再去了。说到底这两家工厂是宋家和王家的,我只负责分钱。

    带着雕哥,当了几天的村溜子,实在是闲不住!钓了两天鱼,鱼竿一撇,不再去了。太容易上钩了,反而失去兴致。上山打猎,这身体又太小;不合适。想去城里浪,又没钱。工厂开始生产还没有一个月,不到分钱的时候呢!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378756/67720605.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378756/67720605.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