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闲小说 > 恐怖灵异 > 大明:我穿越成了朱元璋的孙子 > 第23章 京城归途
    当晚,朱允熥并未熟睡,因为他深知……

    这一夜注定动荡不安,既然朱允炆竟策划借助驿站官员布设毒计企图加害于他,败露后必有后续诡计随之而来。如今他需以不变应万变,从容应对。

    果然,午夜时分,一伙约莫四五十人的魔道匪徒悄然接近驿站,无声无息地潜入其中,直奔朱允熥所在的厢房摸去。其中一位匪徒手持一把妖刀,疾步冲向床榻狠命挥砍数刀。刹那间,床上的棉被化作片片碎絮飞散,然而床上并无任何人影显现。

    此情景令那面目猥琐的大汉脸色陡然一沉,目光圆睁,低吼道:“不妙,对方已有防备,我们中计了!”言罢,他转身欲逃。

    然而此刻,驿站外蓦地亮起一片火光,数十名驿站守卫与朱允熥麾下的十名内卫百户队成员已将这群匪徒悉数团团包围。

    驿站内的守卫并不多,仅有十多位,再加上朱允熥身边的那十位内卫百户,总共不过二十余人。目睹这一局面,匪首不由得微微松了口气,显然他们人数占优,暂时不必担心会被困于此地,甚至尚存逆袭擒杀朱允熥的可能性。

    而朱允熥则显得更为镇定自若,他立于驿站之外,微眯双眼,细细审视着眼前的这群匪徒,口中缓缓说道:“我曾预料可能会有杀手来袭,却未曾料到竟是你们这帮山贼。”

    听到此言,那匪首问道:“阁下便是这批人马的首领?”他对朱允熥的真实身份毫不知情,只因朱允炆付重金雇佣他前来刺杀一名小小的朝廷官员。由于朱允熥装扮朴素,连随行的手下也都打扮得如同常人一般,因此匪首误以为他们仅是籍籍无名的小官僚而已。

    对此,朱允熥甚至连多余的问话都省去了,他只是对身后跟随的内卫百户下令道:“既是山贼,那就无需客气,尽数格杀勿论!”

    匪首闻言冷哼一声,傲慢回道:“小子,口气倒不小,你们区区二十来人,还想杀我等四十多人?简直是痴人说梦!”

    朱允熥无暇与之冗谈,身形一侧,双手负于背后,不愿目睹接下来血腥的一幕。与此同时,十名内卫百户毫不犹豫地冲锋上前,连那十几个驿站守卫也不用他们操心。

    这些内卫百户抽出腰间佩刀,虽非传说中的绣春刀,但在他们手中亦可施展自如。甫一交锋,领头的内卫百户瞬间斩杀两名匪徒,这一幕顿时令其余匪徒神色紧张。

    紧接着,剩余的内卫百户们也纷纷展开了凌厉的攻势,各自仅出两三刀,便已击杀匪徒一二,瞬息之间,四十多名匪徒就有十多人倒在血泊之中。

    此刻,即便是自视甚高的匪首也不禁心头一凛,意识到了形势严峻。他持刀奋勇向前,一面试图突围,一面大声喝问:“尔等究竟是何方神圣?这般嗜血杀人之能,断然非寻常护卫所能及!”

    首位的血衣卫瞬间飞掠而出,横斩出一道灵光,挡住了他的去路,紧接着二者激战数回合,剑气交错。

    仿佛是为了回应那邪修首领的疑惑,战斗间隙中,那名血衣卫队长似有若无地显露出腰间挂着的血衣卫令符。在修真界,血衣卫的威名赫赫,人尽皆知。

    邪修首领见此情形,脸色陡然苍白如纸,手中挥舞的妖刃也略微滞涩。那名血衣卫队长抓住时机,手中长剑一挑,划破对方手腕,令其失手抛飞妖刃。

    旋即一个身转剑落,一道血光乍现,邪修首领的首级瞬间飞起。死亡之前的惊惧与懊悔,在那颗残缺的头颅上清晰可辨。

    其余邪修弟子目睹首领陨落,更加胆寒不已,已然不再是血衣卫们的对手,此时只能被动地接受屠杀的命运。

    片刻之后,朱允熥身后恢复平静,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刺鼻的血腥味,让他不由得眉头紧锁。而那些血衣卫队长们深谙规矩,迅速在四周挖掘墓穴,将尸体妥善安葬。

    赵青竹对于眼前血腥一幕颇感不适,遂转移话题向朱允熥言道:“朱允炆屡次欲置你于死地,万一不慎,你现在只怕早已魂归黄泉。难道你就不打算反击吗?”

    朱允熥轻轻摇头,答道:“我不能直接反击,只需避开他设下的重重陷阱,便是对他最有力的回应。待我们回到宗门,师祖自会查明真相,届时他对朱允炆的看法必然不会乐观。若我在途中击杀或加害于朱允炆,反而会使我在师祖心中的地位一落千丈。即便朱允炆真的陨落,我也未必能从中获益。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局面,并非我所愿。”

    在朱允熥看来,修真界的秩序难以更改,故而朱元璋极有可能仍将朱允炆立为下一任宗主,而朱允炆日后成为宗门之主的可能性同样不小。

    然而他并不知晓,朱元璋其实已对朱允炆失望至极,私下里一直在暗中培养朱允熥作为接班人。因此,他认为只要这段旅程中的种种事件传入朱元璋耳中,师祖便会明白朱允炆的真实面目。

    仁慈善良的名声,自然就会轻易地落到朱允熥的身上。毕竟即使朱允炆如此对待朱允熥,后者在全程中依然没有采取任何伤害朱允炆的行为。朱元璋厌恶兄弟相残,崇尚宽容仁爱,其长子朱标——那位大明仙宗前任宗主,就是一个心胸宽广、慈悲为怀之人。唯有这样的人,才能成为大明仙宗的第二代宗主,引领宗门走向繁荣昌盛。

    在修行的世界中,拥有这般高尚德行之人,背后必然蕴藏着强大的修为与坚毅无匹的力量,才能确保自身的仁慈与宽容得以贯彻。

    对于心头潜藏的深远计划,朱允熥并未过多表露,留下一层神秘的面纱。

    他有着自己的考量与布局,这一点,赵青竹心知肚明。她亦明白,此刻眼前的朱允熥,其深邃的心机与智慧,非她所能揣度或质疑。

    待到世间纷扰归于平静,已然是深夜时分。朱允熥返回驿馆修养,修炼不止,锦衣卫弟子轮流值守护法。

    次日午时,朱允熥与众同门再度启程。此后连续数日的行程,皆平安无事。或许朱允炆也察觉到,自己屡次刺杀朱允熥的行为已然过于激进,若再继续下去,不仅难逃嫌疑,更易露出破绽。

    行事需适可而止,一旦连番失手,继续执拗便是痴愚之行。于是,朱永炆收敛了暗杀之心,转而另寻途径对付朱允熥。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朱允熥于修炼与赶路之间游刃有余,未遇丝毫波澜。如是几日后,一行人终于抵达了修行界的中枢——京畿之地。

    朱允熥第一时间前往拜见祖师爷朱元璋。御书房之内,朱元璋面带笑意,见到这位杰出的长孙,心中的欢喜无法掩饰。

    原来,此次朱允熥处置灾情之举极为出色,不仅迅速妥善安置灾民,更为他们在未来的大半年时光里确保了粮食供应,从根本上解决了灾民的吃饭难题。只要度过当前艰难之年,等到来年春风拂面,灾民便能丰收自家播种的五谷。

    “吾之爱孙,速来祖师爷身旁坐下,给我说说此行有何修真界趣闻轶事,在救灾过程中又有何值得回味之事。”

    朱允熥恭敬地行了个礼,随后走到朱元璋斜对面的座位上坐下,回应道:

    “此次出行并无太多有趣之事,主要是孙儿尽力施法救助受灾民众罢了。祖师爷您应该已经收到了相关的情报,再讲述一次也并无新意。”

    朱元璋朗声大笑:“吾确实早已得知此事,你此次行动干得漂亮!湖口县周边各县官员对于流民的冷漠无情,令人愤慨,你惩处得恰到好处。对待如此不顾百姓生死的官员,我们应当果断痛下杀手,以儆效尤,方能达到震慑的效果。

    只是令我惊讶的是,你之前向我提及的那套赏罚分明的考核制度,在调动周边县衙协力救灾方面本就极具创新性。然而未曾想你在实地执行之时,竟又能灵活应对,创造出一套更为精妙的方法,反而使原有的赏罚体系化为辅佐之策,真是高明至极,妙不可言啊!”

    你且再向祖师详细述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378920/67731700.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378920/67731700.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