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闲小说 > 恐怖灵异 > 大明:我穿越成了朱元璋的孙子 > 第39章 一石三鸟之计
    不论将来由谁登临仙君之位,在朱元璋看来,一旦自己离世,这些居功自傲的武将便很难被新帝驾驭。

    即便朱元璋几乎笃定了朱允熥将是自己仙位继承人的不二人选,但他仍旧对朱允熥日后成为仙君,能否安然过渡并稳固政权抱有一丝忧虑。

    毕竟翻阅过史籍后的朱元璋深知,朱允炆便是前车之鉴。

    他曾替朱允炆清除了一众对其构成威胁的大臣,可最终朱允炆却未能稳固仙君宝座。

    诚然其中部分缘由在于朱允炆自身的失策,但这并不意味着朱元璋当初铲除那些武将的做法就是错误的。

    朱元璋回首过往历史,意识到自己当年帮助朱允炆铲除了众多可能威胁其统治的权臣。

    然而,在那样的局势下,只要朱允炆头脑清醒些,妥善把握朝政,不去做出那些自掘坟墓之举,即便是削藩也要从势力最大的燕王朱棣等人着手。

    那样,朱允炆便不会失去那至高无上的仙君之位……

    在朱元璋眼中,朱允熥并不像朱允炆那般天真愚昧。

    若能助朱允熥登上仙位,紧接着铲除那些掌控权柄的仙僚,即便未来朱允熥晋升时削减仙藩,只要他行事不失方寸,不像朱允炆那样做出痴愚之举,那么仙帝之位依然能够稳固如山。

    故此,在朱元璋看来,唯有辅助朱允熥问鼎仙位,且确保他不再做出任何混乱天地的举动,那么威胁到朱雨桐的只会是那些握有权柄的仙将武尊。

    然而,朱元璋心中仍萌发出斩草除根的念头,欲将这些武将悉数除去。

    尽管朱允熥展现出的实力与智谋令人赞叹不已,但也难以预料未来之事。

    假使在朱元璋羽化登仙之后,朱允熥无法压制住这些骁勇善战的仙将,那时又该如何应对?

    朱元璋的顾虑并非空穴来风。然而,朱允熥对此却不以为然,他的心思与朱元璋截然不同,尚未意识到朱元璋正一门心思地助他成就仙帝伟业。

    他只知道,朱元璋诛灭功臣的行为,似乎又一次呼应了尘世的历史轨迹。

    历史上朱元璋屠戮武将权臣,不正是为了给朱允炆铺设通往仙帝之路吗?

    如今朱元璋再度有这样的考量,在朱允熥看来,仿佛是在重蹈历史的覆辙。

    他甚至揣测,朱元璋仍然想立朱允炆为未来的仙帝人选。

    因此,面对如此不同的立场,朱允熥自是不会赞同朱元璋痛下杀手,将这些武官一一铲除。

    在他看来,这些武官将来还有大用,决不能在此刻让他们丧命。

    要知道,培养一名仙将远比妥善运用一名现成的仙将艰难得多。

    朱元璋凝视着朱允熥道:“傅友德与冯胜二人,皆乃世间罕见的将帅奇才,与徐达、常遇春、汤和等人同属一代英豪。

    无论论及军略才能、领军威望,或是冲锋陷阵的勇猛,都堪称名副其实的将帅之选。

    只是可惜,这二位都不是易于驾驭的角色。

    单论傅友德,此人贪婪无度,极度渴望声名显赫。

    依仗自身功绩,竟屡次向我索取仙土赏赐。

    他乃是众将士中最为厚颜无耻的一位,

    今日讨要良田千顷,明日索要仙宅万间。

    甚至在其领地内欺压黎民百姓,此种行径,实在令人心寒。”

    朱允熥并未出言反驳,他认为傅友德虽有些许贪婪,但如果皇家权威适当施加压力,并非不能约束他,断然不必走到杀伐的地步。

    但他也能理解朱元璋此时的心态,毕竟人至垂暮之年,随时可能离去凡尘。

    而一旦他驾鹤西去,这大明仙朝的江山又该由何人守护呢?

    倘若太子朱标仍在人世,那么这个问题自然迎刃而解。

    凭朱标的手腕和胆识,哪怕这些文臣武官再如何功高震主,亦不敢在朱标面前滋生丝毫悖逆之意

    九

    然而一旦朱元璋陨落,仙位传于朱允炆抑或是其他孙辈弟子,这些战将们还能安守本分吗?

    尤其如傅友德这般贪婪无度之徒,是否会因微薄之利动摇皇家根基?

    且傅友德的小女已然许配给朱元璋第三子,燕王朱棡之子,故此傅友德与燕王朱棡结为姻亲。

    待朱元璋羽化登仙之后,其三子燕王朱棡,是否会对自家侄儿承袭仙位之举心生不满,进而举兵反叛?

    若果真反叛,身为大将的傅友德,究竟是会扶持自家亲家,还是站在一名外人一边?

    此等问题的答案,已然是不言自明。

    的确,以当前局势推测,此类事端的发生可能性极高。

    然而朱允熥心中明镜似的清楚,那燕王朱棡将在洪武三十年仙逝,那时朱元璋仍在世。

    既然届时朱棡已身故,他又如何能在朱元璋驾崩后,对孙子的仙位构成威胁?

    诸多藩王之中,最终唯有朱棣会对朱元璋孙辈继承的仙位构成威胁。

    毕竟次子与三子,皆先于朱元璋离世。

    故朱棡尚未来得及涉险,便已归西,傅友德自然无法助力一位亡者发动反叛。

    于是乎,这位将才得以留于朝中效力。

    思及此处,朱允熥遂向朱元璋直言:“皇祖,我明白您的忧虑所在,但我却有不同见解。”

    朱元璋疑惑道:“嗯?那你不妨说来听听。”

    朱允熥回应:“傅友德虽贪得无厌,但这等人只需稍加驾驭,亦非难以掌控之辈。

    终究,武将以力服人,较之那些狡黠善谋的文臣,要易于对付得多。

    因此我以为,但凡未来的天命仙君、未来的仙帝具备一定的威能,便足以制衡这些武将。

    就如同先父朱标一般,他不就已经做到了吗?”

    听闻朱允熥的话语,朱元璋沉吟良久。

    随后道:“朕所担忧者,便是未来的仙帝能否镇得住他们。”

    他看向朱允熥,其实意在表达对未来朱允熥能否制衡武官的担忧。

    朱允熥却言:“自会有应对之策,若连区区一武将都不能镇压,何谈统御天下?若连这点都无法做到,那坐上仙位之人岂非过于懦弱无能?

    就算为其铺平一切道路,只怕也难逃功败垂成之局。

    归根结底,与其替他人铺好道路,不如实实在在地培养此人自行闯出一条道路的实力。

    毕竟未来变化莫测,唯有真正掌握实力,才能走得长远。

    倘若全然依赖长辈铺路,显然是行不通的。”

    此一番话语直戳朱元璋心坎,令他激动地看着朱允熥。朱元璋真想说朱允熥说得对极了,他在研读史籍后发现,朱允炆的经历不正是朱允熥口中所说的结局么?

    仙史记载中,朱元璋早已为朱允炆铺设好通天大道,然而朱允炆却因其自身的浮华之举,误入歧途,将朱元璋为他精心构筑的一切,尽数毁去,并拱手相让他人。

    此事每念及此,朱元璋心中无不愤懑填膺。

    长久的沉默之后,朱元璋深沉地点了点头,道:

    “你所言甚是,看来是我等修行境界尚浅,这大道虽可辅佐开凿,畅通无阻,却不可全然替代行者自行探索。若习惯了大道坦荡,一旦面临荆棘丛生、无人踏足之处,需自身破而后立之时,岂非无从下手?”

    言毕,朱元璋起身,负手而立,续道:

    “如此说来,傅友德不宜斩首。那你认为该如何妥善处置此人?”

    朱允熥思量片刻后答道: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378920/67731716.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378920/67731716.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