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闲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之最逍遥太子 > 第36章 快速敛财
    近期,钱记杂货在京城里声名鹊起,皆因店内开始售卖西洋镜子。

    巴掌大小的镜子,原价一千两,现在半价出售,仅售五百两;三尺见方的镜子,原价一万两,现在三折,只卖三千两,限时限量,过时不候,售完即止。

    此消息一出,立刻引起了轰动,顾客络绎不绝,买得起的争先恐后,买不起的也想一睹西洋镜子的真容。

    起初,钱进来还担心这镜子会带来麻烦,果然有人趾高气昂地登门,企图通过威胁或利诱打听镜子的来源。

    当朱公子安排在店内的人员出示腰牌时,那些人顿时哑口无言,连忙道歉,狼狈离去。

    也有不认识腰牌的,多嘴一句,立刻被带走,连东厂的腰牌都不认识,你还算哪根葱。

    钱进的风光前所未见,同行们不再直呼其名,恭敬地称他钱掌柜或钱大爷。每日数银子数到手指麻木,梦中亦笑出声来。

    醒来后,他问女儿,咱们赚的钱,该如何与朱公子分配?

    钱梦竹告诉他,目前朱公子急需资金,先填补他父亲那一百万两的债务再说。

    钱进心中愤慨,原来这些日子辛辛苦苦数的银子,竟然是尚未过门的姑爷的钱。他家怎会有百万巨债?看女儿这态度,若卖镜子的钱不足,恐怕连自家产业都要赔进去。

    还未出嫁,她的心已偏向外人,全是她娘宠坏的!

    寿宁侯张鹤龄期盼着外甥再送一批镜子,不料外甥突然不再合作。

    张延龄打算去钱记理论,张鹤龄制止了他,找钱记理论有何用,不如直接进宫找姐姐。

    兄弟俩去找张皇后诉苦,提及朱公子的玻璃厂用地是舅舅提供,原本说好由他们兄弟负责销售镜子,如今却被外人夺走,实在无法接受。

    他们惯用的眼泪战术这次并未奏效,张皇后反倒是狠狠责备了他们。

    你们这两个舅舅还好意思说,西山那片破地真值十万两?你们卖给朱公子,却要价二十万两。拍卖会共卖出十五万两,只分给他一万两,你们这样做舅舅的,良心何在?

    兄弟俩不知张氏早已被朱厚照告知真相。朱厚照委屈地告诉张氏,拍卖会赚了十五万两,两位舅舅只给了他一万两。张氏得知儿子的钱是为了填补皇家财政,却被弟弟们占便宜,当时就想讨回一些,但朱厚照劝阻了她,说不必与舅舅们计较。

    张氏认为儿子已经非常宽容,十几万两的事都能放下,朱厚照对舅舅们已经足够仁慈。

    打发走无赖的弟弟后,张氏站在高大的落地镜前,欣赏镜中美丽的自己,觉得儿子既有能力又孝顺,还懂得道理,而她的两个弟弟真是贪得无厌。

    寿宁侯回家后,有人来要求退货,说镜子本应是稀世之宝,从佛郎机远渡而来,全球仅数十面。后来听说拍卖会后又售出十面,他们都没追究,但现在价格暴跌,这不是欺诈是什么?

    寿宁侯听得一头雾水,什么后来又卖出十面,他不管,反正退款是不可能的。

    寿宁侯虽权重,然而京城里比他地位更高的权贵不在少数,真正的贵族对依赖姐姐裙带关系上位的寿宁侯嗤之以鼻。他们前来要求退款,显然并未将寿宁侯放在眼里。

    见寿宁侯一副油盐不进的模样,好吧!既然不肯退钱,那他既无法动粗也无法动杀,只能让他等着瞧。

    数日后,弘治皇帝的案头上堆满了控诉寿宁侯兄弟胡作非为、违法乱纪的奏折。

    觉明是智化寺的住持,十年前从前任住持手中接过重担。那时,他自认为佛学造诣不及几位师兄,根本没料到会成为主持。

    他向老住持询问为何会选择他。老住持直言不讳,当年自己悟性超群,佛法精深,连高僧都称他有慧根。师父期望他能将智化寺发扬光大,但他不仅未能如愿,反而因管理不善,香客日益稀少。

    多年后,他终于领悟,精通佛法与管理寺庙是两码事。

    老住持觉得觉明在佛法上欠缺悟性,常常偷懒,且心不静,私底下饮酒食肉,偶尔还会觊觎女香客,是众弟子中最顽皮的一个。

    觉明

    然而老住持看出觉明擅长人际交往,洞悉人心,认为他能胜任寺庙的经营。于是,他让觉明担任住持,相信他能使智化寺焕发生机。

    觉明果然不负老住持所望,这些年将智化寺经营得有声有色,从京城的二流寺庙跃升为一流名刹。

    这一天,觉明正在接待一位几年前结识的朋友,此人便是大名鼎鼎的唐伯虎,他还带来了一位气度不凡的年轻富豪。

    唐伯虎未沉沦之前,常来寺庙与僧侣探讨佛理,与人论道,不像现在,整日在青楼逍遥快活。

    唐伯虎告诉觉明大师,此次来访是有一件宝物要请大师鉴赏。

    当那位富豪打开锦盒,觉明住持身体一震,目光瞬间被吸引。

    一个两尺高,晶莹剔透的琉璃佛像赫然映入眼帘。佛像栩栩如生,五官分明,神情逼真,阳光下更显震撼。

    觉明愣了好一会儿才回过神,脸上浮现出虔诚,双手合十。

    “阿弥陀佛,老僧失态,还请二位施主勿怪。”

    唐伯虎和朱厚照交换了个眼神,明白觉明和尚已被宝物打动。

    “无妨,无妨。”朱厚照笑着挥手,问道:“大师觉得,这尊佛像价值几何呢?”

    “阿弥陀佛!”觉明和尚又诵了一句佛号,回答:“此乃我佛坐像,岂是俗世金银所能估量?此乃无价之宝!”

    觉明和尚见识广博,见过各式各样的琉璃制品,就连寺内的佛像也有琉璃打造的,但如此巨大且透明的佛像,他却是头一次见。若能将这稀世的琉璃佛像安置于寺中,必然引起轰动,引来更多的朝圣者。

    “敢问施主是否愿意割爱,将此琉璃佛像赠予我智化寺,施主必得佛祖庇佑,福寿安康,避祸消灾,家宅安宁。”

    朱厚照哑然,您还有点自知之明吗?自己都承认这是无价之宝,还想让我白白相赠,凭什么?就凭你的光头锃亮?

    “嗯,觉明大师所言有道理……”

    觉明心中暗喜,他只是试探性地想空手而归,这位公子真的会赠送?

    “唐兄,我们走吧,觉明大师已经鉴赏过了,接下来该去华来寺了。”

    觉明一听,顿时紧张起来,华来寺是智化寺的直接对手,这佛像若被华来寺得到,其香火必定旺盛,那他的智化寺岂不是要黯然失色?

    唐伯虎不满地对觉明说:“觉明大师,这琉璃佛像是我兄弟费尽周折才得来的,原本他要去华来寺,只因我和大师有交情,才带他来见您,大师您似乎不够诚心啊。”

    觉明小心翼翼地问:“公子打算以何价出售呢?”

    朱厚照反问觉明:“大师您觉得这佛像值几何?”

    觉明伸出三个手指,犹豫了一下:“三千两如何?”

    朱厚照有些不悦,转向唐伯虎:“我们还是去华来寺吧。”

    觉明意识到自己的报价过低,这尊通透的琉璃佛像恐怕举世无双,有了它,何愁没有信徒,有了信徒,又何愁没有香火收入?

    “施主请留步,价格可以再议……”

    最后,觉明大师以三万两白银买下了这尊佛像,望着晶莹剔透的佛像,他仿佛预见了络绎不绝的香客。觉明觉得这三万两花得值,智化寺在他的手中必将发扬光大,成为全国首屈一指的寺庙。

    “来人,将这尊琉璃佛像恭恭敬敬地安放于佛堂,让信徒们广为宣传,智化寺现世了透明琉璃佛像。”

    朱厚照和唐伯虎离开智化寺后,直奔华来寺,马车上还有好几个相同的佛像等待出售。

    他没想到寺庙的和尚竟如此富足,三万两银子说给就给了,不禁怀疑自己是否卖得太便宜。毕竟这佛像的成本加上人工,也不菲,至少得好几百两银子。

    在唐伯虎的引荐下,朱厚照又陆续去了华来寺、德克寺、祛尘寺……

 &nb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379342/67837863.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379342/67837863.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