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闲小说 > 恐怖灵异 > 天上月人间雪 > 第1章 娇羞初见时
    乾元二年农历三月十八,黄道吉日。

    春当正,柳枝新。红纱绣帐挂满整个上官府,红毯铺陈,灯笼高挂,显得热闹而喜庆。仆妇统一着崭新的红长袄比甲。宾客如细水长流源源不断的涌入上官府。所有人脸上都洋溢着喜庆的笑容。

    此时,上官府书房内,新郎正不急不慢的看着一本书。他身着大红喜袍,腰束金色祥云纹宽腰带,其上只挂了一块玉质极佳的墨玉,形状看似粗糙却古朴沉郁。黑发束起以镶碧鎏金冠固定着,修长的身体挺的笔直,整个人丰神俊朗又透着与生俱来的高贵,让人觉得高不可攀、低至尘埃。他右手抚在宗卷上,食指微微抬起,时而皱眉亦或沉思。午后的阳光斜入枕花格的窗棂照在他的侧脸,容颜愈发美得不真实。

    “大哥,都什么时候了,你在这躲清闲,和亲的队伍快到了”,这时,走进书房的男子提醒着新郎。此男子与新郎长的很是相像,只是年岁看上去略小,气质上也比新郎文雅温和。

    “急什么,到了就让她等着”。上官府的当家少主上官容止眉也不抬,说完闭上眼,并非疲倦,而是稍作休息。当他在思考一些事情的时候向来如此。

    “虽说新娘不是大哥自愿娶的,但说到底人家大小也是个回疆公主,何况两地正处敏感期,不可太过怠慢”,上官容卿不急不慢道。

    上官容止看着这个比自己小两岁的二弟,做事永远谨慎,让人放心。家里偌大的产业,若不是有二弟这样的帮手,只怕他有再大的本事也无暇自顾。

    想到这里,不由得站起身来,“走吧。”

    在京城上官侯府和亲可算是一件大事,其热闹不亚于状元游街。上官府是京城家喻户晓的上通朝廷、下连市廛、半商半官的豪门富贵之家。不仅是天下第一皇商,当今圣上的表弟,何况上官家三兄弟个个丰神俊朗、文韬武略,样样出人头地。最重要的是上官家有一条重要家规,“可和离,不得纳妾”。仅凭这一条,足以让所有女人心之向往。

    大门外,上官容止刚刚站定,街道两侧无论男女老少,都不约而同盯着新郎装扮的俊美男人,特别是那些新媳妇小姑娘,一颗颗芳心都要飞了出去。谁不梦想着今天自己就是他的新娘。上官容止不易察觉地皱了皱眉。

    刚好和亲的队伍浩浩荡荡的驶来。因是回疆公主和亲,自是十里红妆,好不气派。在这浩大的队伍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队伍最前面那顶充满异国情调的轿子了。轿于是六角形的,有六根金色的柱子,按于上面,是红色镂金的顶。

    江心月,不,此刻的傲雪公主坐在花轿内,此时手绢在手里已绞成麻花,只觉心跳加快,不受控制。眼前的红盖头隔绝着与外面的世界。

    突然,她听见外面有人高声喊了一句:“少主要踢轿门啦!”紧接着,轿门被轻轻踢了一下,再而一只大手撩开轿子的门帘,她不受控制的低头看自己的脚指头,头巾应声飘落。

    眼前的这个男人,眼里闪过惊艳,似乎还有些不可置信。眼神交汇间,她也呆住了,“是他。”

    七年前,那年她才十岁。这天,江心月正在陶叔那里学习制瓷,管家带着两个男子进来,一位约摸四十岁左右,另一个看样子也不过十五六岁的样子。

    “又是来学制陶的,陶叔肯教才怪呢”,江心月知道陶叔的秉性。人人皆知陶玉的瓷器“颜色素润,堪称‘假玉器’”。陶叔的每一件瓷器堪称当代的巅峰艺术品。多少名流商贾、达官贵人为拥有陶叔的一件瓷器而引以为荣,又有多少子弟想要拜陶叔为师。世人皆称陶叔的作品为“”陶窑”,并把陶叔以“陶圣”尊称。可是陶叔与世无争的性子,不交朋友,不收徒弟。多少人吃了闭门羹后便鲜少有人打扰。“今日这两位难道不同?”

    江心月远远的看着那位少年,一身黑衣打扮,整个人有一种掉到冰窖里的清冷感。此时他正跪在陶叔面前,不知道说些什么。但看陶叔巍然不动的样子,应该一无所获。不多时,少年和长者离开了,她也没多想。

    几日后,她和小丫头云苓偷偷溜去集市,正在看一个杂技团表演,突然感觉有人重重推了一下自己,再一摸腰间,荷包不见了。她急忙告诉正看得津津有味的云苓。两人看到一个神色诡异的人正往人群外跑去。

    “抓小偷”,俩人一路追赶,只是那贼人跑的太快,集市的人又多,很快江心月的体力不支,再看看云苓早就不知道跑落在哪里,不由得又急又气,蹲在地上哭了起来。

    突然,她感觉有人推了推她的肩膀,“小姑娘,这是你的荷包吗?”泪眼朦胧中,她看到了那个少年,此时正站在她面前,而手里 拿着的正是她的荷包。这么近的距离才发现原来他长得这么好看。一时间看呆了眼,全然忘记说什么。

    “下次注意了,荷包要小心收好”。少年把荷包交给江心月,正要再嘱咐两句,远处有人叫喊:“无忌”,少年应声而去。

    江心月还想谢谢的时候,人已淹没到人群中。

    隔天再去陶叔家,突然听陶叔感叹,这个年轻人还挺执着。一时感了兴趣,问了是不是那一老一少,陶叔说:“正是二人,那小子很有几分毅力,若不是我陶某人没有收徒弟的打算,他小子倒是有几分我年轻时候的风骨。”

    江心月把集市上少年帮她找回荷包的事情告诉了陶叔。

    “罢了,看在你的面子上,这就给他一份制瓷配方,能不能成事就看他的造化了。”

    江心月撇了撇嘴:“就一份啊”

    陶玉用手点了点她的头,宠溺的笑道:“丫头,单我这一个制瓷方法,足可以让他的陶瓷工坊在一方站立头角”。

    江心月笑的有些不好意思。

    几日后,少年和长者来向陶玉辞行,少年重重的给陶玉磕了三个响头,并把自己的白玉镂雕祥云佩送给陶玉,说是代表自己家世的传世之物。日后若靠瓷器出人头地必定再来重谢。二人离开了钟秀里。

    陶玉并没有把他当成一回事,本来给制瓷秘方也不是图日后回报,单就觉得这个少年很有眼缘。这个玉佩留着也无用,倒是可以送给月儿那丫头。

    江心月收到玉佩的那天,还在想也不知道会不会再见到这么好看的少年。

    思绪一下子又拉回到现在,此时的新郎冷静的的将头巾重新给她盖回到凤冠上。把红绸的一头递给她,再牵着她慢慢的走进了上官府。耳边不断有道贺声、恭喜声、鞭炮声,但江心月觉得都被自己的心跳声淹没。

    高堂的位置摆放了上官容止父母的牌位。

    拜完天地,拜高堂。

    随着傧相一句高高一声:“送入洞房。”

    江心月终于在喜娘和云苓的搀扶下,坐在了婚房的喜榻上。

    已是戌时,淡淡的檀木香充斥在身旁,镂空的雕花窗桕中射入斑斑点点细碎的月光,细细打量一番,身下是一张柔软的木床,精致的雕花装饰的是不凡,床上铺着大红锦被,绣花的绸缎被面上铺满了红枣、花生、桂圆、莲子,寓“早生贵子”之意。只是全屋布置全属男性化,无多装饰,只有几幅气势磅礴的行书挂在房间是唯一的摆饰,唯一女性化的全身铜镜置在木制的梳妆台上,像是为了新娘刚添置的。

    屋里静悄悄的,连云苓也不知道去了哪里。江心月悄悄打开红盖头,偷偷打量着屋里的一切。

    突然,门“吱”的一下打开了一个缝隙,从门缝闪进一个人影,江心月急忙把头巾盖上。

    透过头巾缝隙,看见一双凤头样式,精细小巧的水粉色的鞋子正婷婷站在自己面前。

    忽然,眼前一亮,鞋子的主人居然把本来应该新郎来掀的红盖头一下子扯了下来。

    江心月看见眼前约莫十四五岁的女孩,鹅黄色繁花宫装,裙角绣着展翅欲飞的淡蓝色蝴蝶,外披一层淡黄轻纱。肤光如雪,鹅蛋脸上有两个小小酒窝。梳百花分肖髻。晶亮眸子,高贵神色自然流露,此时正用那双亮晶晶的眼睛上下打量着江心月。

    江心月看着一个小姑娘,悬着的心倒也落了下来。

    “你就是那个什么回疆的公主?”小姑娘的神态刁蛮,语气不善。

    她仔细端详片刻,有些疑惑:“咦,你的样子不像回疆人,反倒像汉人。”

    江心月心里咯噔一下,待要解释一番。

    但她也不等江心月回答什么,又继续说到:“我知道啦,听说你母亲是汉人,是你那野蛮的爹撸到回疆的。你长得嘛,马马虎虎,但远不及我晴姐姐的万分之一呢”。

    江心月不知道她嘴里的晴姐姐是谁?也不知道该怎么搭话。突然小女娘一直在背后的手摸了一下江心月的右脸,还来不及反应什么,小女娘丢下一句:“无忌哥哥是晴姐姐的。”已经快速的跑出了喜房。

    江心月想起傲雪公主曾和她详细的介绍过她的家庭关系,世人皆说她父亲在中原时野蛮的撸走了她阿娘,岂不知她阿娘自见到她阿爹时就钟情于他,心甘情愿和他远走回疆。

    思绪一再被打乱,江心月随即找来一本书稳定心绪,也只当刚才是一个小插曲,并没太在意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379769/67952604.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379769/67952604.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