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闲小说 > 都市言情 > 再来次的青春 > 第47章 钢琴
    木易在校园中漫步,不经意间来到了音乐楼前。耳边传来的是一片纷繁复杂的琴声,犹如百十架钢琴共同奏响的交响乐,让人无法分辨出具体的旋律。

    木易微笑着心想,前世自己最常来的地方便是此处,重生后这个习惯似乎难以改变,即便是随意漫步,也能走到这里。他怀念起那些练琴的日子,目光落在音乐楼半开的玻璃门上,缓缓走了进去。

    音乐楼内,琴声愈发激烈,各种曲目交织在一起。木易细听之下,发现弹奏的曲目五花八门。周日在此练琴的学生,大多对音乐怀有深厚的热爱,他们或练习下周回课的曲目,或弹奏理查德·克莱德曼的经典之作,如《致爱丽丝》、《童年的回忆》、《梦中的婚礼》、《水边的阿狄丽娜》等。理查德·克莱德曼的曲子在学生中广受欢迎,不仅因为弹奏难度适中,更因为旋律优美动听。然而,这所谓的“难度不大”仅针对有一定钢琴基础的学生而言。一般而言,只要达到钢琴四、五级的水平,便能够驾驭大部分理查德·克莱德曼的曲目。但对于毫无基础的人来说,弹奏起来仍是相当吃力。木易回想起自己初次练习《梦中的婚礼》时,耗费了整整两个月的时间。即便这首曲子相对简单,但也足以见证练琴的艰辛。

    木易在音乐楼的走廊中穿梭,寻找一架钢琴以重温旧梦。自从无常老鬼将著名钢琴演奏家威廉·肯普夫的部分能力传授给自己后,他尚未有机会在钢琴上亲自体验这份力量。想到威廉·肯普夫这个名字,热爱钢琴的木易内心便涌起一阵激动。

    木易对这位钢琴演奏家的喜爱并非空穴来风。在众多古今中外的钢琴作品中,他对音乐大师贝多芬的作品情有独钟。世人往往只知道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命运》,但木易却深信,贝多芬一生的音乐巅峰以及他的音乐灵魂都蕴藏在他的钢琴奏鸣曲中。《月光》、《悲怆》、《热情》、《暴风雨》、《黎明》……这些脍炙人口的钢琴奏鸣曲,木易前世曾听过无数次,也曾无数次尝试弹奏哪怕其中最简单的一首。然而,即便他拥有九级的钢琴水平,面对这些大师级的作品,仍感到力不从心。这些曲目所需的技术和艺术造诣实在太高深,这也是贝多芬的三十二首钢琴奏鸣曲被誉为整个钢琴音乐史上的《新约全书》的原因(旧约全书则是巴赫的《十二平均律钢琴曲集》)。

    威廉·肯普夫,这位德国的音乐巨匠,以其卓越的钢琴和管风琴技艺,以及深刻的作曲才华,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音乐遗产。他1895年11月25日出生于东普鲁士的于特博格,一个充满音乐氛围的家庭。他的父亲不仅是皇家音乐主管和波茨坦圣尼古拉教堂的管风琴师,还是波茨坦宫廷乐队的领军人物。在这样的环境下,肯普夫自小便深受音乐的熏陶。

    据说,是苏格兰钢琴家弗雷德里克·拉蒙德的一次贝多芬演奏,点燃了肯普夫对钢琴的热爱之火。他从此踏上了学习钢琴的旅程,父亲的启蒙和柏林高等音乐学校的专业训练,让他的音乐之路越走越宽。他师从于罗伯特·卡恩,这位曾受教于勃拉姆斯的大师,为肯普夫的音乐生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肯普夫的音乐才华在学校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1916年,他在个人的首场演出中,同时演奏了钢琴与管风琴,这一壮举无疑证明了他在音乐领域的全面才华。而1917年,他更是凭借出色的钢琴演奏与作曲能力,荣获了柏林市颁发的门德尔松钢琴与作曲奖,这无疑是他音乐生涯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在二次大战前,肯普夫的演出足迹遍布欧洲、南美和日本,他的名字和音乐传遍了世界各地。战后,他又分别在伦敦和纽约举办了演出,他的音乐才华得到了更广泛的认可。他的演奏曲目多以德国古典与浪漫派作品为主,尤其是他对贝多芬、舒伯特、舒曼、勃拉姆斯等大师的作品有着独到的诠释,被誉为当代德国钢琴家的代表人物。

    除了独奏,肯普夫还积极参与室内乐演出,与梅纽因、谢霖和罗斯特罗波维奇等音乐大师的合作,让他的音乐才华得到了更全面的展现。此外,他还致力于教学与创作,为培养新一代的音乐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1931年至1941年间,他在波茨坦的暑期高级班里担任教授,战后更是主持了贝多芬钢琴作品讲座,许多杰出的钢琴家都接受过他的指导,其中包括著名的钢琴家内田光子。

    1991年5月23日,威廉·肯普夫在意大利的波西塔诺逝世,但他的音乐却永远留在了我们的心中。木易曾经听过很多版本的《月光》奏鸣曲,但威廉·肯普夫演奏的版本却是他最为认可的。那十五分钟的演奏,每一次都能让木易如痴如醉。那种纯粹、真挚的贝多芬声音,仿佛是从天堂传来的天籁之音,让人心灵得到深深的震撼和净化。

    对于木易来说,威廉·肯普夫不仅是一位音乐大师,更是一个激励他不断追求音乐梦想的榜样。每当他想到自己有可能达到那样的高度,随心所欲地演奏贝多芬的作品时,心中便涌起一股热切的渴望。这种渴望,就像是一把火,燃烧在他的心中,驱使他不断前进,不断探索音乐的无穷魅力。

    木易的心情如同乌云密布,他发现自己竟然连一把钢琴房的钥匙都没有,只能分到一些风琴房。但木易并非易于屈服之人,他总能在困境中找到出路。每当他看到哪个小琴房空无一人时,就会轻轻推开那扇门,如同前世一般。那时,他常常能遇到忘记关门的师兄师姐,得以尽情挥洒自己的音乐才华。

    然而,今天的运气似乎并不站在木易这边。一楼和二楼的琴房大多已被占据,只剩下几个空荡荡的房间。看来,理查德的曲子对大家的吸引力确实非同一般。木易可以清晰地听到,从各个琴房传来的《致爱丽丝》的旋律。这首曲子虽然广为人知,但其实是由贝多芬创作的,它如同一首优美的钢琴小品,令人陶醉。

    当木易踏上三楼时,一阵《土耳其奏鸣曲》的旋律飘入耳中。他顺着声音走去,只见一个琴房门口敞开,里面几个女生正围着一个弹琴的男生,发出阵阵赞叹。那个男生正是声乐小组的赵杰,而他身边的那些女生都是他们班的同学。

    木易心知肚明,赵杰和高老师关系匪浅,这把琴房的钥匙想必也是出自高老师之手。赵杰正在反复弹奏《土耳其奏鸣曲》的第一和第二主题。虽然这首曲子名为《土耳其进行曲》,但其实与土耳其音乐风格并无太大关联。乐曲一开始,便在a小调上奏出轻盈活泼、节奏富于弹性的第一主题。接着,第二主题悄然而至,最后以第一主题的重复结束了第一乐段。

    木易知道,赵杰是在张爽那里找到的谱子。这家伙总喜欢挑战一些难度较高的曲子来炫耀自己的钢琴水平。然而,在木易这个资深的音乐爱好者听来,赵杰的演奏却简单得令人失望。莫扎特作为古典乐派的代表,他的音乐作品需要轻盈而灵巧的演绎。每个音符都要保持均净,颗粒感强,力度的变化也不能过大。

    赵杰的演奏却显得过于急躁,虽然速度勉强达到了原曲的要求,但每个音的力度却极不均匀,还夹杂着许多不和谐的音符。为了弥补这些不足,他大量使用踏板,结果听起来虽然热闹,但却显得杂乱无章。木易站在门口听了一会儿,眉头紧皱,实在无法忍受这种混乱的演奏,便打算转身离开。

    就在这时,赵杰看到了木易,停下了手中的演奏,热情地打招呼道:“木易啊,好久不见!今天怎么想到来音乐楼了?对了,下周你停学的期限就该到了吧?咱们声乐小组又学了不少新歌呢,你可得好好补补啊。”

    木易笑着回应道:“哦,我就是随便转转,看看有没有空着的琴房什么的,好练练琴。”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379832/68011702.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379832/68011702.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