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闲小说 > 历史军事 > 唐末,我在海边种田 > 第43章 承上启下的一章
    陆高的婚礼时间定在除夕,按照二爷的说法,一年最百无禁忌的日子就是除夕啦。

    顾瑜不知道林娘子和陆高怎么谈的,顾瑜旁敲侧击的问了陆高几次,陆高都不肯说,顾瑜恶意揣测他们是不是试了一下,觉得双方都很满意?

    二爷可真是太不容易了!这边灵堂的事情尚未了结,那边又得马不停蹄地开始筹备陆高的婚事。这一桩接着一桩的事儿,让二爷忙得晕头转向、焦头烂额。

    陆高对庄子做出的贡献大家都看在眼里,他的婚礼绝对不能随随便便应付了事,必须得办得风风光光、体体面面才行!

    这不,二爷正绞尽脑汁想着该如何把这场婚礼办得既隆重又热闹呢……

    搭建起来的喜棚里,顾瑜问陆高:“真的不用通知陆家家主吗?他好歹是你父亲。”

    陆高摇了摇头:“我跟嫣然说好了,以后我们单独立户,明日我把母亲的灵位请进祠堂里,以后我们也是顾家庄的人了。”

    顾瑜扭捏道:“既然陆家家主不来,那你拜天地的时候,我作为兄长,能不能坐在那里代替一下。”说完指了指前面的椅子,那是高堂坐的。

    陆高忍不了了,开始追着顾瑜揍……

    顾瑜一瘸一拐的走回家,在门口遇到了同样一瘸一拐的紫苏,两人互不服气的哼了一声,开始互掐……

    …………………………………………………………

    中和四年,除夕。

    陆高的婚礼现场张灯结彩,红色的绸缎和灯笼挂满了整个喜棚,一片喜庆祥和的氛围。

    陆高和林娘子在二爷的引导下,进行拜堂仪式,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

    顾瑜很贴心的送上了新婚礼物,那是一套学堂的教材,小环怀孕后根据顾瑜之前所教编写的。很简单,汉语拼音加阿拉伯数字的加减乘除,这将是明年学堂的主要教授内容。

    顾瑜相信,以林娘子好胜的性格,拿到这份新奇的教材肯定会找小环认真学习的,那么,陆高,祝你新婚快乐,独守空房!

    喜棚里开了流水席,顾瑜破天荒的允许上了水酒,于是,整个庄子都开始闹腾起来。

    出尘做的几个土烟花更是把气氛推向了顶点。

    顾瑜搂着出尘:“明年你把研究院搬到丁集的军寨里去,孙大会帮你训练一帮人作为研究院的直属武装力量,受你领导。”

    出尘笑道:“怎么?不防着我了?”

    顾瑜脸不红心不跳:“我什么时候防备过你,我们是异父异母的异姓兄弟啊。”

    看到孙策鬼鬼祟祟的偷听他们说话,一把薅了过来:“你明年不跟出尘去军寨,你负责军械制造这块,杨建跟不上了。”

    孙策有点懵:“姐夫你没喝酒吧?你让一个十七岁的孩子去管这么重要的事?”

    顾瑜拍了拍他的脸:“甘罗还十三岁拜相呢!这是我和你出尘师傅讨论决定的,说句你不懂的,我们俩觉得你理论研究不行,但是应用技术方面很牛掰,所以你不适合研究院,适合铁匠铺。”

    孙策没太听懂,只知道顾瑜说他牛掰,咧开嘴傻笑起来。

    白芷跟紫苏见顾瑜迟迟不归,担心他酒喝多了,特意打着灯笼来找他。

    “你们来得正好,明年白芷你就负责医学的民用方向,紫苏呢,负责军用方向。”

    大家见他都开始胡说八道啦,便七手八脚的把他往回拉。

    顾瑜转身大喊:“告诉杨建,让他过了年继续去海陵砌城墙!”

    这些事情,本来顾瑜准备召开第二次全体庄民大会讲的,想想那样太枯燥,还有,嗓子也吃不消。

    小环有身孕,早早的去睡了。顾瑜陪着白芷和紫苏守岁,紫苏吵着要听故事,顾瑜想了想,决定给她们讲剖腹产手术。万一,小环到时候难产,也好有个准备。

    姐妹俩对这个还是很感兴趣的,白芷甚至找来了纸笔。顾瑜先把自己印象中的现代手术过程讲了一遍,然后三个人开始集思广益,讨论如何在现有的条件下做这个手术。

    首先是工具,顾瑜画上刀具,止血钳,缝合针三个最主要的工具,让紫苏回头找孙策用百炼钢打造一套。

    其次是麻醉,消毒之类的,这个可以用草药来解决,孙家姐妹开始激烈讨论。

    最后是手术的过程,如何剖腹,如何取出小孩,如何缝合,三个人开始激烈讨论……

    最终得出一个结论,不到万不得已,还是不要做这个手术,风险太大。

    看看天还没有亮,顾瑜又给她们普及了一下杀菌消毒,感染发炎的医学原理,听得姐妹俩头都大了,不过,白芷用笔都记下来了,可以在以后的实践中证明。

    二爷派人来请顾瑜前去祭祖,三个人才意犹未尽的结束了关于医学的讨论,并一致决定以后少做点羞羞的事,多讨论学习医学知识。

    祠堂已经向两侧各扩建了一间,顾瑜走进大门,里边香火袅袅,各式供品排列整齐。顾瑜带着众人三叩九拜,然后开始声情并茂的读祭文。

    国之大事在戎在祀嘛,这个仪式,顾瑜一点不敢怠慢,听着二爷的吩咐,一丝不苟的完成着。

    祭完祖,开始放假,正月十五之前,大家基本都不会做事的。顾瑜趁着这个空闲,开始研究田地制度,这将决定他在乱世能走多远。

    眼下朝廷实施的是两税法,这个可以不考虑。顾瑜首先考虑的是集体承包责任制,这可是后世的智慧结晶,思来想去,还是觉得不合适,也许等他建立了一个高度集权的中央王朝再实施不迟。

    顾瑜绞尽脑汁,笔都咬碎了几支,最终还是决定先实行屯田制!这是跟庄子现在实际情况最接近的制度,实施起来压力最小。

    顾瑜召集庄子的主要领导层开了一个小会,把想法跟大家说了,这是大事,大家也不藏着掖着,纷纷献计献策。于是,顾瑜口述,张文远笔录,庄子的土地政策算是决定下来。

    第二天,法令颁发下来,庄子方圆二十里内作为庄子公有土地,由庄子统一耕种。二十里外每户暂时分田十亩,庄子提供农具,种粮,帮助建立村寨,收成五五分成。

    因为种的是新式种粮,十亩就算五五分成,一年也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380191/69509172.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380191/69509172.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