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闲小说 > 都市言情 > 半杯清茶 > 第5章 奔小康
    万物复苏有一年,村里敲锣打鼓正在庆祝学校的落成,孙耀金和陈文学以及镇政府的领导站在中间,委员们站在两边,由镇党委书记张书记开始剪彩,并讲话:“孩子们是国家的未来,是希望,是花朵;现在国家政策好了,老百姓日子也好了,那些穷日子,苦日子一去不复返了;我们紧紧的围绕在党中央周围,继续努力,日子会更好;我们这么拼命的努力为了啥,为了不让我们的子孙后代跟我们一样再去受以前的苦,我们现在有条件了,给他们提供更好,更优的学习环境,把他们培养成栋梁之材,将来报答社会,报答你们,报答这个村;他们就像新鲜的血液,不断地滋润着我们村,让我们村不断地壮大;大家一起努力吧,更好更幸福的日子等着你们呢,我宣布,小郭庄村小学,正式成立开学!”书记讲完后,下面的村民响起热烈的掌声,锣鼓声更大了,周边的几个邻村都能听到动静,也都很羡慕;孙耀金和陈文学商量后还做了一个决定,周边村子体量小的,不怕远的话可以来本村就读,享受同等待遇。周边的村子知道了以后,有很多家庭觉得也没多少路,很多都来本村上学,孩子多了,家长们也都跟着来村里的也多了,村里越来越热闹,村里的村民脑子灵活的,开始摆小摊,开超市,修自行车的,修鞋的,每天到了放学时间,大街上跟赶集似的,特别热闹。

    孙耀金和陈文学召开村委会会议,会议内容为响应国家政策“奔小康”;这个不仅限于个人,村集体也要奔小康,大家在会上先做了个人发言,然后孙耀金汇总后说:“现在村里的环境比较好,但是存在的问题也很多,比如:村里的规划做完了,整个村庄比较整齐,邻里和睦,但是村东作为出入村庄的主干路,大多还是通过铁路上方通行,这些年,因延误火车通行的事故,以及出入村的村民发生的事故时有发生,现在很多地方像这种情况的都改为了地下涵洞通行,安全且利于交通,所以咱们村也应该跟上形势,与时俱进,把这个作为重点;另一个,村里的主要产业还是农业,且大部分为粮食作物,没有其他的产业做支撑,村里的整体经济相比较同等级别的村庄存在一定的距离,所以大家集思广益,应该为村里谋划其他的产业,让更多的村民富裕起来;最后一个就是大家两年来很辛苦,我们明年将迎来换届,不管下一届我们能不能继续连任,给村里打基础的事,我们必须得干,就是咱们不能连任,那下一届做起事情来也会比较方便,所以咱们有必要,在这一年里做出更大的成绩,为村里做更多的事情,带着村民奔向更好的未来;最近的政策是奔小康,怎么奔,是我们首先考虑的问题,奔小康的前提是什么,咱们需要做什么,怎样给村民架起奔小康的桥梁,这些是今年的主要任务;以上所说是经大家发言后做的总结,也是今年的计划,咱们现在就是布置任务,刚跟陈文学书记碰了一下,涵洞的事情,由书记牵头,书记负责联系镇政府和县里沟通,取得资金支持,技术上的事到时候由镇县统一协调,其他的事情由我负责跟村里沟通,主要是做其他的工作,需要出工的给予补贴,不能让村民白忙活,这是村里的大事,大家都要重视,到时候用到谁了,大家要理解,要支持;村西和村东还有两块集体用地,咱们找三名干部,负责跟种子站和林业局沟通协调,做两个试验田,一是果树,咱们原来的果园都处理了,主要是比较传统,树龄也大,不好卖,周边的村庄都有,这次咱们要起头做新品种,比如:李子、核桃、油桃、沙地瓜之类的水果;还要协调种子站,给予技术支持,做几个大棚,做错季蔬菜,做其他农业经济效益高的种类,为农业增收;我之前做过贩卖花生,一直感觉还可以,现在村里有不少继续干的,如果咱们跟镇上协调出一处交易市场,把全国各地的客商引进来,那大家就不用到处找卖家,只要出去收花生,回来加工后就可以出手,提高效率了,干的人也就多了,将来还可以做花生米销售,去对接终端厂家,慢慢的把村里的产业做起来,形成一个闭环业务,以至于以后带动其他村庄加进来一起干,形成稳固的市场环境;再个就是征求村里在外做生意的村民意见,希望他们为村里出谋划策,或者说到时候能给予支持和帮助。”孙耀金说完,陈文学站起来说:“刚村主任,总结的很细,很到位,安排的也比较合理,我没有什么要补充的,我想表达的是耀金说的其中一点,就是这是咱们搭伙的这届村委会班子的第三年,也是咱们努力表现的一年,争取下一届的村委会,坐在这里开会的还是在座的各位;咱们辛辛苦苦的两年都赶过来了,而且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和效果,村民对咱们得工作很认可和肯定,对咱们有信心,所以明年连任是极有可能的;只要大家齐心协力,按照大家商定好的目标努力,即使换届了,大家没能再进村委会,那这里也会留下各位的影子,你们的努力也不会白费,大家都看在眼里;所以大家要能吃苦,还要多动脑,不能蛮干,多发挥,多利用手里的人脉,这是大家的事,是村里的事情,别藏着别隐瞒别舍不得;我也表个态度,我和耀金一定会全力以赴的,大家可以监督,就这些,大家动起来,把这一年的事情逐步落实起来。”

    散会后,陈文学给镇里打了电话说了建设涵洞的想法,镇长让他到镇里做详细汇报,陈文学和孙耀金又沟通了一下,然后孙耀金把建设涵洞的事情,形成了纸质方案,陈文学下午就拿着去了镇里,临走前跟孙耀金说:“村里还有好多工作要做,我走了以后会尽最大努力促成这个事,可能还要去县里,再托托关系啥的,所以村里的事就靠你和大伙了;有事了多跟大家商量,大家都没意见的话,你做主,别等我,耽误事,咱们和其他的委员谁不知道谁咋回事呀,放心;干好了,是大家的功劳,干不好,我跟你一起承担责任。”说完骑着自行车走了,孙耀金看着远去的背影,心里感慨万千,心想,这应该就是知音了吧,这应该就是在配合上有默契吧。陈文学走后,孙耀金先是跟其他干部去看了两块地,其中一块,大家认为种植果树新品种可以,又找了村里在这方面有经验的村民跟着拿个主意,大家都认可后,由两名干部去林业局去找技术人员再来考察一下,然后从林业局取得新品种的试点果树苗,安排种植和后期的维护工作;孙耀金和其他的干部又去看了另一块地,大概分成了三块区域,分别想做大棚蔬菜、药材以及主要粮食作物的新品种的增收;确认好后带着两名干部去了种子站,其他的干部则在村里协调一些村民做前期准备工作。

    孙耀金去的种子站离村子很近,很快就跟种子站的人员做好了沟通,种子站也很高兴,因为他们也确实有这方面的想法,苦于个人舍不得拿出自家地做实验,村集体的地基本都包出去了,正在发愁没办法推广呢,孙耀金找上门来正好要做这个事情,所以种子站愿意全力支持;第二天就带了技术人员和种子等,有几名干部已经做了前期的准备,所以能够马上投入工作,大家开始测量土地,按照之前定好的分成三个区域进行操作,有几个村民按照技术人员的指引开始做大棚,个别干部又分别带着几个村民给地浇水,按照技术人员的指导种下花生,小麦等粮食作物的新品种;孙耀金跟战友通了电话,说了村里的想法,希望他能给村里多介绍一些收购花生米的客户;在通话中,孙耀金的战友还给他提供了一条信息,就是现在脱粒的新设备已经出来了,价格适中,可以到农机部门看看,可以提高工作效率;陈文学打来电话说,县里已经协调完了,资金分三次打到村里的账户,让出纳和会计做好接收工作,还说跟镇里和县里沟通了花生米市场的事情,县里支持,镇里负责提供市场的地方,就是担心做不起来;孙耀金听了很高兴,把跟战友通话的内容也跟文学说了一声,陈文学一听,让孙耀金直接去镇政府碰头,到时候跟镇长一起协商。

    孙耀金到了镇政府,陈文学和镇长已经在办公室了,孙耀金敲门进去后,大家坐在一起把这几天的工作给镇长做了汇报,孙耀金把具体的实施方案也给镇长做了汇报;说:“领导,这次可帮了村里的大忙了,我是这样想的,第一,关于涵洞的事务,之前我们做过商量,由文学书记带头,我负责村里的协调工作,尽量做到万无一失,等资金一到位,马上开工,尽量缩短工期,保质保量的完成,为后续的花生米市场做好前期工作;第二,领导协调的花生米市场的位置相当好,就现有的条件应该稍加改动就可以,我负责联系我的战友,把收购花生米的客商引进来,做好收购前的准备工作;第三,我们回家,会先找几个做的好的大户,先跟客商做好对接工作,然后去趟农机部门,凑凑钱,买上几台设备,做好后期的加工工作,我和文学带头做,大家看着好会跟着上设备的,时间不会太长,一定能带动更多的村民来做这个市场,也一定会把这个市场做的红红火火,到时候镇上也会有税收的,我们也算为村里和镇上做些贡献。”镇长听了孙耀金的汇报,一边听一边乐,觉得做的很细很到位,承诺会全力支持村里的工作,要等着他们的好消息,然后给办公室打电话,安排市场的有关事项;孙耀金和陈文学回到村里,看到大家在地里都忙活着,心情更是无比激动,老远就喊着,事情谈下来了,大家加油,好日子要来了,大家听到后更是卖力起来。过了两天,出纳带来了好消息,说第一笔资金已经到位,让村里做好施工前的准备,迎接施工队伍和技术人员,村里做好人员的吃住工作;陈文学代表村里,早早的到村口去迎接,孙耀金则是带着十几个村民扛着铁锹和其他的农具来到村口,施工队伍和技术人员到了后,在附近搭了帐篷,就是村里得负责吃喝,孙耀金安排了几个村民,在村委会支起了锅做饭,然后送到工地,就这样,涵洞的建设正式进入了施工阶段;随着第二笔和第三笔资金到位,涵洞的建设进度也很快,两三个月的时间就建完了,然后收购花生米的客商也来了,孙耀金带着他们走访了村里几家做的比较大的村民,对他们出的花生米比较满意,愿意留下来长期收购;孙耀金又联系了农机部门,与陈文学一起买回来设备,从外面花钱收了花生,放到设备里,摇开柴油机,带动着设备,看着一粒粒花生米从里面蹦蹦跳跳的跑出来,特别高兴,感慨现在的技术越来越先进了;他和文学在村里广播让村民去他们两家进行参观,并告知农具的购买位置,村民看了都觉得,这也太方便了,太快了;短时间内就有很多村民联系农机部门表示要购买设备,孙耀金又跟农机部门说,村里负责统计一下有意愿购买的村民,将集中购买,把价格又谈下来不少,而且,农机站的站长为了感谢孙耀金和陈文学对工作的支持,提供给村里一条好消息,就是,打下来的花生壳有人收购,后期可以做成饲料,孙耀金和陈文学又把这个消息散布给了村民;半年过去了,村里比以前更热闹了,看着一辆辆农用车在村里穿行,个个脸上露着笑容;农用车早早的把花生米拉到市场,收购的客商挨个收购,做花生生意的人多了,量大了,收购的客商也越来越多,镇上把市场又进行了规范,分成了很多收购点,一年下来也取得了不错的税收;市场热闹了,带动了镇上其他的市场也火了,人多了,卖衣服的,卖小吃的,开饭店的等等摊贩也越来越多,拉动了经济,镇长和镇党委书记对孙耀金和陈文学赞不绝口,并对他们的工作向县里做了汇报;县里听说后,要把这个村作为重点,县委书记和班子成员准们到村里进行了调研,去村民的家里看了看,看后很感慨,没想到这一个小小的举动,竟然慢慢形成了一项产业,且拉动了周边经济,回去后,经县政府商量决定给予这个村“小康村”称号。

    村集体有钱了,村民也取得了不错的收入,村委会为了让村民有更好的生活环境和营商环境,给村里买了发电机,让村里一直有电,四里五乡的都羡慕极了;那会儿村里经常放电影,但是也经常限电,村里停电是常有的事,唯独这个村,电从来没停过,赶上放电影,其他村里没电的,都跑到本村看电影;果园的项目做起来了,主要为油桃,村里已经有村民有意愿承包,这也是村里的长期收益;根据粮食作物的新品种试点项目,到了收成的时候,经过计算,按照新品种的播种每亩地可增收百分之二十,大大提高了产量,让土地给村民带来更大的收益,也有村民愿意在明年引入新品种;大棚的项目虽然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是需要规模化,且投资金额有点大,回收资金慢的特点,加之无规模,收购商不好对接的问题,村民都持有观望的态度;孙耀金和陈文学本来也想按照花生米这个产业模式来做大棚的项目,但是考虑到很多情况不适宜做推广,所以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380301/68064188.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380301/68064188.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