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闲小说 > 历史军事 > 开封府胥吏 > 第88章 盗薪案
    次日天明,吕西青点了把火,将房子和那一家人尸首一起烧了。

    此前,她还不忘了把菜刀从男孩身上拔出来。

    而后她麻木的出发了。

    自从爬出棺材后,她一直都是麻木的,唯一略有人性的时候就是给自己擦洗身体的那一夜。

    这天夜里她在一个树洞里过了夜,有蛇,虽然没有盐烤着吃还不错。

    蛇肉配上已经不酥脆的胡饼,饱餐了一顿。

    又经过了一个白天,她到了父亲藏宝的地方。说是“宝”可能有些夸张了,那仅仅是一些不太多的钱,以及留给幸存者的信件。

    她的父亲早就做好阖门而丧的准备,在信件中告诉幸存者,“留存性命,等待汴梁有难时,为国出力。”

    如果信件落在别人手中,谁也不会猜到这句汴梁有难,指的是如果西夏东征汴梁城,不能克敌制胜之时,要他们这些扎根几十年的探子协助西夏军队。

    “只有我自己的,能为国出力吗?”

    如果自己一家当初被白高大夏国遗忘了,就在乡间安安稳稳种地为生也很好。想到这里吕西青被自己逗笑了,怎么可能的事儿啊。

    “父亲,如果有缘相见,我愿意再做你的女儿,如果无缘再见,我想为自己活着。”

    吕西青烧了父亲留下的书信,将钱都拿走了。钱不多,都是这些年父母一点点攒下来的,那个所谓白高大夏国从来没有给他们一家一分一毫。

    几经周折,她又回到了李家的小院子里,这个冬天,不知道她该怎么熬过去……

    且说,那日卫昶下午回衙门复命,在门口与李松笑闹几句,走进大门后才发现李松手中握着一个不大的包裹。

    好奇心驱使下,卫昶还是问了一句,李松将小包裹打开,里面赫然是黄澄澄的金子。

    见卫昶一脸疑惑,李松讲起来事情经过。

    就在卫昶离开南衙的那天,来了个伸冤的苦主。苦主名叫景阳,家中行九人称九郎。这景九郎平生最好饮酒,闻到美酒香气腿都抬不动。

    那一日与名叫华儒的友人一起出门办事,归来时路遇美酒登时忍不住了。但当时其身上带着黄金,唯恐酒后遗失,刚好华儒是个从不饮酒的人,所以景九郎干脆将黄金交给华儒保存,自己开怀畅饮。

    醉后华儒将其送回来家,等到景九郎酒后想起黄金的事前去找华儒索要,华儒却推脱不知。

    而后景九郎就将这个华儒告在了公堂之上,本案由府院受理,司录参军亲自审问。无论如何审问,华儒始终都答不知此事。

    此案被府尹所知,命令府院捕吏前去华儒家中索要黄金。府尹专门吩咐,捕吏进门不讲其他,直接向华家索要景九郎的黄金,要扮作已知真相的样子。

    到了华家未等华儒家属回答,院外围观群众中有一人声称前天见过华儒带着黄金回家,因为在门口的时候黄金曾经落地,所以他看的清楚。

    这一下本就心志不坚的华家人彻底崩溃了,乖乖的将黄金交出。李松出门的时候跟那个热心群众打了招呼,才发现竟然是外甥婚礼上见过的李姓商贾,朝对方拱手道谢之后才离开。

    看着李松手中沉甸甸的黄金,卫昶不由得叹了口气,“清酒红人面,黄金动人心”此言不假。

    进了衙门,卫昶本意先在吕推官面前销假,知道了推官前去签厅与府尹议事,卫昶此行本也是府尹许下的假期,该当在府尹面前回事。

    签厅外,府尹和吕推官的交谈声音传来,卫昶闻声连忙停止脚步。待到声音小了,卫昶小心翼翼请签厅胥吏通传一声。

    入了南衙签厅,卫昶先给各位上官见礼。府尹见他的回来,直接问:“卫昶,你之前去过那个本玄道人的道观。”

    “卑职确实去过,上次奉命前往那里送给他两贯钱的赏额。”卫昶恭恭敬敬回事。

    “你今日再去一趟,看看道观内外的情况,再询问一下本玄师徒昨日之事”。包公的话说的卫昶一头雾水。

    吕推官开口道:“昨日本玄的道观有人盗取柴薪,还伤了他的徒弟。祥符县将此事上报了府衙,我们得派人探勘一下。这事,你这文吏也做得。”

    不久后后卫昶奉命前往祥符县公干,这次是实打实的公干,骑的是南衙的马匹,倒也威风。

    牵着马刚出南衙,有人叫住了他“这位郎君好像是姓卫吧?”

    闻声卫昶抬头看看眼前人,似曾相识一时却想不起来。那人拱手笑笑“在下姓李,在燕家的婚宴上见过一面,不知卫郎君可有还记得?”

    如此一说卫昶才想起,那晚频频敬酒的李姓商贾就是眼前人。想到这里卫昶连忙拱手“兄台,怎么来这里了,可是要递诉状?小弟可以引你进去。”

    李姓商贾道:“您还记得就好,小人姓李名山,今日在华家见到李郎君在华家公干,不知道担心他找不到人证所以来冒昧来南衙等候。”

    卫昶闻言拱手:“兄台真是急公好义,在下佩服。不过此案现今似乎不需要人证,这样,您给留个地址,我随后转告一下李兄。”

    “如有需要,燕回小郎君可以找到我,在下随时愿意为平冤昭雪出一份力。”说罢他很潇洒的走了。

    虽然这个李山的热情有些莫名其妙,但是卫昶还是比较佩服这份心性。这个李山就是李岐山,当今西夏枢密院都掌案。

    按理来说,谍网高层实在是不该这样高调人前露面。可是李岐山偏就是这样做了,这个有点变态的人,大概是喜欢这种游走在刀锋的感觉。

    且说卫昶骑马赶到祥符县的路上,一直在想一个奇怪的问题。盗取柴薪的案子发生在祥符县郊区,祥符县衙自己完全可以处理,为何要将这种小案子上报南衙?

    难道是因为纯山曾在上清宫挂单,所以备受重视?另外他还感到一些不对劲的地方,但一时却想不起来。

    赶到祥符县郊区,那个小道观一如往常那样门可罗雀。

    门外不远处有几个冬日无事闲谈的闲汉,三两一群聚在一起,聊几句还时常笑出来。看起来,还挺快乐。

    敲门后好长一段时间,本玄道长才来开了门。

    道长一见卫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380343/68070626.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380343/68070626.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