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闲小说 > 恐怖灵异 > 玩宝大师 > 第767章 内画壶,李莲英
    这摊主小伙儿一听,立即低头查看,接着便从青花笔筒旁边抄起一件鼻烟壶,“是这个么?”

    “不是这个翡翠的,是另一件玛瑙的。”

    余耀应道。

    青花笔筒旁边,有一个小木盒,开口的,里面放着两件鼻烟壶,一件翡翠的,一件玛瑙的。这翡翠的,是油青糯种,品质一般,而且就是这几年的东西;另一件玛瑙的,则是白透的玛瑙带俏色,远看似有一定的包浆感。

    这玛瑙鼻烟壶整体是白色透明,两侧带褐色,利用这褐色巧雕了双鱼。壶盖配的是南红玛瑙。

    “这个······”

    小伙儿又拿起这件玛瑙鼻烟壶,神色有些不自然,“行,你先看看吧!”

    这个小伙儿摊主,和一般的古玩摊主有点儿不一样,刚才余耀已经看出来了,不仅报价实,而且他的性子也有点儿······不够坏。

    不过,余耀也不知道为什么他有些异样。

    两人是手递手交接玛瑙鼻烟壶的。古玩尽量不会手递手虽说是行里的常识,但有些东西、有些情况,还是手递手方便。实际上,在很多古玩市场里,手递手交接古玩的情况随处可见,只是瓷器或者大件不这样就是了。

    余耀先看了正面。

    这是一只内画鼻烟壶,也就是从壶里面用颜料反着画,从壶外面看则是正常的图画。内画鼻烟壶采用的肯定都是透明的材料,比如水晶,比如类似玻璃的料器;还有像这件,是很通透的玛瑙。

    鼻烟壶的正面,画的是“渔樵耕读”

    ;巧用一道山岭、一条河流,将画面分成四部分,体现了四个场景。虽然小,但是人物活灵活现,眉毛都能看得清楚。

    余耀又翻看背面,则是题字落款。他这才明白小伙儿为什么有些异样了。

    因为这题字是:内务府总管李连英大人亲玩,大清光绪年。后面还画有一方朱红的印章:杏林堂叶。

    很明显,小伙儿可能觉得这不是真品。

    这上面的“李连英”

    ,自然就是众人熟知的“李莲英old times c cc c”

    ,他本名李进喜,后来被慈禧赐名“连英”

    ,但是民间一般俗做“莲英”

    。

    李莲英深得慈禧器重,为了他,慈禧还打破了满清的祖制“太监品级以四品为限”,封他为正二品。李莲英因为慈禧,一时权势滔天,他也是第一个称呼慈禧为“老佛爷”的人,舔得极其到位。

    慈禧本身就不是什么好东西,李莲英作为一个狗腿子,也就不用多说。

    不过,李莲英虽说是遗臭万年型名人,但毕竟是个大大的名人;而且,内务府总管“亲玩”的东西,那肯定是绝佳的东西。

    类似这样的标记,往往也是造假的重灾区。

    而且,这件玛瑙内画鼻烟壶,还不止这一个“噱头”。

    印章代表了作者,也是大大的名家。

    “杏林堂叶”,是叶仲三的堂号。

    之前介绍过,华夏的内画鼻烟壶,主要有三大流派:京派、冀派、鲁派。其中京派内画壶有四大代表人物,正所谓:登堂入室马少宣,雅俗共赏叶仲三,阳春白雪周乐元,文武全材乌长安。

    叶仲三的内画鼻烟壶,真品如今自是经常拍出高价的。

    这两大“噱头”加到一个鼻烟壶上,若是真品,价值可想而知!

    但,这简直也是赝品“钟情”的完美组合。

    所以,这或许就是小伙儿觉得不真的主要原因。

    但余耀看东西,是不会管这些的,他看的是年份和工艺。古玩行就是这样,只要眼力到了,所有的“障眼法”都是浮云。不管是以假乱真,还是真赛假,看破了只有一个结果,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

    这玛瑙鼻烟壶的年份,应该是没问题的,从包浆质感和工艺走刀,就是光绪时期的。

    而且这件玛瑙鼻烟壶,还是一件“水上漂”。

    在光绪年间,很多王公贵族都喜欢玛瑙“水上漂”鼻烟壶。

    水上漂,其实说的是掏膛工艺,这么小的口儿,这么大的肚子,要均匀掏出壶形,已非易事;而要做到“水上漂”,还必须掏得壶薄如纸,内壁光滑;掏好了往水里一扔,自然是浮在水面上的。

    再看这内画的功力,还真是应了“雅俗共赏”这四个字,乍看漂亮细腻,再看构图别致,深看别有韵味。

    这东西没问题啊!余耀心头暗叹。虽然他不喜欢李莲英,但东西的价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380406/68083182.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380406/68083182.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