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闲小说 > 历史军事 > 穿越大唐:纵横家不好当 > 第30章 告别幽州
    临水别院,夜深月斜。

    不远处的湖面上,皓白的圆月仿佛是从水面升起来的一样。

    易林与宇文峰在屋顶上碰坛畅饮,尽兴淋漓。此时此刻,俩人都已经有几分醉意。

    微风吹过,别院不远处的湖泊,水波粼粼,在巨大的月亮下流光泛影。

    易林趁着酒兴,手舞足蹈地举起酒坛,对着临水上空的圆月,高吟道:“临水升明月,天地一蚍蜉,举酒问神佛,撼树又如何!”

    易林喜欢大唐灿烂无比的诗歌文化,所以他偶尔也会诗兴大发,吟上一两首诗。

    他作的诗,虽然比不上大唐那些名家诗篇,但也算是触景生情、有感而发。

    大唐诗歌,熠熠生辉,精彩绝伦,历史上那些名诗大家的五言七绝,传唱千古。

    大唐,中华历史最百花齐放、荣耀璀璨的时代。难道真的要就此没落了么!

    易林吟完诗之后,仰颈灌了口酒,心中满是感慨。

    宇文峰拍手称赞道:“易林兄好文采!看来江湖传说你不学无术,那都是无中生有的谣言。这句‘天地一蚍蜉’,说得是你我两人吗?是不是太妄自菲薄了一点?”

    易林开怀大笑道:“庄子在秋水中曾曰,人之于天地洪荒,渺小如蝼蚁蚍蜉。但蚍蜉尚且志在撼树,我等七尺男儿更应该志存高远。在我看来,蚍蜉撼大树一点也不是自不量力,反而是勇气可嘉。”

    宇文峰听了易林这一番励志人心的话,直说妙哉。

    易林此诗是有感而发,并非自嘲,而是明志。

    他此行长安城想要科举进士以求匡扶大唐,不正如这蚍蜉撼树一般,自不量力。但尽管如此,他也要尽力一试,此生方能不留遗憾。

    既然命运让他有幸在大唐重活一生,那么他就不能白白浪费,就算不能如老师所要求的那样纵横捭阖、匡扶大唐,至少也得像李白李翰林那样活得潇洒不羁、精彩纷呈。

    易林迎风举起酒坛,潇洒道:“哈哈哈,今日逢知己,我才体会到酒的妙处。难怪就连自命不凡的李翰林也嗜酒如命,还自称是酒中仙呢!”

    话语间,他对李翰林的敬仰之情溢于言表。

    宇文峰哈哈笑道:“能与易兄开怀畅饮,真是痛快。”

    易林痛快地笑道:“常言道,酒逢知己千杯少,原来酒遇上知己也会变成如此之好的东西。今天这酒喝得真是畅快淋漓!”

    说着他一只手抱着酒坛,一只手搂着宇文峰的肩膀,说道:“看来以后要少说只喝茶不喝酒这样自命清高的话,因为说不准什么时候便遇上像宇文兄这样的朋友,免不了要喝个痛快。”

    宇文峰抚着酒坛,醉意洋洋地笑道:“哈哈,酒自然是个好东西。兴之所至,无酒可不行。”

    易林望着那几个空坛子,空壶子,余兴未尽。但他却知道今日不宜多喝,毕竟是在他人府中作客,若是万一醉得不省人事闹出笑话就不好了。

    易林伸了伸懒腰,长舒一口气道:“这酒喝得差不多,明天一早还要出发进京,今夜就到此为止,到了京城之后咱们再喝。京城多才俊,若能一起喝酒一定很是痛快。”

    宇文峰潇洒起身,拍了拍衣襟,点头说道:“好!一言为定。让我乘着酒兴,来试一试易兄这个铃铛八卦阵。”

    易林拱手作势道:“宇文兄请!若是一铃不响,下次的酒钱算我的。”

    宇文峰哈哈笑道:“那就先谢过易兄了。”

    说着他原地一跃,施展轻功,腾空而起。

    他几个弹跳,飞过铃铛区域,落在一处瓦面上。整个过程犹如行云流水,所有动作都是在半空完成,直接跨过了屋顶的大片区域,哪里会触到一根线,所以铃铛自然也响不起来。

    易林摇头苦笑道:“好一个宇文峰,耍起赖来还让人心服口服。”

    宇文峰拱手道:“承让,承让。易兄这个铃铛阵对付那些不知情的外人自然是玄妙无比,但对付知情者却是形同虚设了。”

    易林笑道:“除非有内鬼,否则我这铃铛阵百试百灵。”

    于是两人相视而笑,然后各自回房去了。

    易林回房之后,先叫等在房门旁时刻准备服侍的丫鬟打热水洗了把脸,然后便把她支开。

    他坐在房内,闭目养神,暗里运功疗伤,顺便把酒气散发。

    他知道自己天生心肺衰竭,而且又刚被阿巴达重伤,如果任由酒气留在体内的话,肯定会伤上加伤,说不定还会小命不保。

    易林心里很清楚,娘亲留下的茶心丹虽然是疗伤圣药,见效奇快,但却是治标不治本。若想要命长一点,他还是得要靠平日里的养生之道。

    都督府,邻水别院的厢房。

    三更时分,小狼垂头丧气地回来。他一屁股坐在椅子上,闷声不响。

    易林原本正在闭目养神,但小狼进屋后,他忽然睁开眼道:“死了?”

    “没死。”小狼有气无力地道。

    易林疑惑的说道:“那你垂头丧气干什么。抓到哪里去了?我们现在就去审一下,这事说不定对咱们进京城之后大有帮助。”

    说着他盯着小狼,表情严肃地道:“那刺客冲着牛仙客而来,而牛仙客现在是京城看重的红人,此间必有关联。说不定这事还和当朝宰相李林甫有关系呢。赶紧说,那刺客到底怎么了。”

    易林心想,若是能够抓住这些京城大人物的把柄,将来在朝堂之上,肯定能用得着,至少也是一个很好的筹码。

    直觉告诉他,此次行刺事件很可能与朝廷中李林甫和杨国忠之间的争权夺势有关。

    那么把这个刺客抓住甚至收为己用,对他将来入朝为官很有帮助。

    “跑了。”小狼叹气道。

    房间里,易林神色怪异地望着小狼。

    “你竟然让他跑了?你说你连抓个受伤的人都抓不到,那你还能干嘛!?”易林难以置信地道。

    “她是一个女流之辈。我……”小狼诺诺道。

    “女流之辈你就不抓了?”易林满脸疑惑道。

    “她受伤了。”小狼沮丧道。

    “受伤的女流之辈你就不抓了?”易林哭笑不得道。

    “她两眼哀怨地瞪着我,我见她楚楚可怜,所以,所以……”小狼欲言又止道。

    “受伤的女流之辈楚楚可怜地瞪着你,你就不抓了?”易林怒火攻心道。

    “我下不去手,我长这么大没有和女流之辈动过手。她又不肯束手就缚,还以命相搏,我一时之间不知道怎么办,结果一迟疑就让她给跑了。”小狼苦笑道。

    “哟哟哟,你还学会怜香惜玉了是吧。在易夏庄,你没和女的动过手我不怪你,但咱们出来闯荡江湖,凡事总有第一次,你竟然眼睁睁看着刺客走了?那以后要是有个女刺客来杀我,你是不是也眼睁睁看着她杀我呀?”易林没好气地斥责道。

    小狼神色坚决地道:“我会帮你挡住。”

    易林无可奈何地苦笑道:“好你个小狼。等你有一天栽在女人手上时,你就知道什么是最毒妇人心了。亏你之前还好意思说我忘了我娘的教诲呢。”

    小狼不以为然道:“栽了再说吧。我只不过是不想动手杀一个身受重伤的女流之辈而已。”

    易林哭笑不得道:“你怎么就那么死心眼呢。以后别见人便说是我随从,我可没有你这么死心眼的随从。刺客瞪你两眼你就让她走了,这事要说出去得让武林同道笑死。看来你以后注定是要被红颜误的命。”

    小狼心中理亏,不想继续谈论女刺客的事情,于是支支吾吾,顾左右而言他。

    小狼忽然转移话题道:“少爷,你喝酒了?”

    易林笑道:“这有什么奇怪。当日我和宇文兄约定在幽州喝上三大白,君子自当言而有信。”

    小狼担忧道:“可你的身体?”

    易林笑道:“谪仙李翰林说得好,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喝酒怕什么?关键是和谁喝。”

    小狼嗤之以鼻道:“你说的是那个酒鬼李白?”

    易林哈哈笑道:“不是酒鬼,而是酒仙。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自古翰林出人物,李翰林也算是自古以来少有的潇洒于世俗之外的人物了。”

    小狼不屑道:“一个无所事事的酒鬼算哪门子人物。”

    易林笑道:“你整天就知道比武打架,懂个貔貅。李太白独自离开翰林院,游走于江湖名山之中,寻仙问道,广交朋友,可谓特立独行,羡煞旁人也。”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有生之年我一定要找到那本传说中的《航海图志》,造船出海,游历一番。”

    小狼不以为然道:“李白太狂妄,哪比得上老爷。再说了,那李白明明是被皇帝给贬谪的,哪里是自个离开的。”

    易林哈哈笑道:“李翰林和易老头?各有千秋。但说到文采武功,易老头那是拍马也追不上李翰林。李翰林博学多才,诸子百家,皆有涉猎,特别是道家,甚是通晓,而且武功高强,实属少有。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他满眼崇拜,接着说道:“当今天下,除了李翰林,谁人能够做到如此境界?可见他不但才高八斗,武学造诣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易老头江湖飘泊的时候要不是遇到我娘,就他手无缚鸡之力而且还一股子倔脾气,早就不知道死多少回了。”

    在易林看来,虽然都是出自翰林院,但易老头和李翰林那压根没法比。李翰林学富五车,桀骜不驯,而易老头嘛,就会拍皇帝老儿的马屁,还写什么《与皇恩书》,也不害臊。

    易林从小就看不惯易老头自作清高的样子,逮着谁都要口若悬河地说教一番,烦得要命。

    小狼不服道:“我还是觉得他比不上老爷。皇帝都为老爷泣不成声,但却对这李白不闻不问,最后干脆贬归山林。”

    易林哈哈笑道:“你还是不懂。世间找不到两个一样的人,就如找不到两片一样的树叶。这么高深的道理,难道易老头他没和你说过?”

    小狼茫然摇头。

    易林笑道:“哦!可能说了你也不懂,他懒得说。有的人,忠心耿耿,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但有的人呢,却是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小狼看了一眼还带着酒气的易林,不屑地道:“……这酒真不是好东西,喝了就容易大言不惭,胡言乱语……”

    易林打了个哈欠道:“你懂什么,今天我才知道这酒真是好东西,喝了豪情万丈,倍感舒畅。既然没抓到人,你也赶紧回去睡觉吧。宇文兄说了,明天一早我们就出发进京。”

    都督府,宏伟大门前的青石板广场。

    易林、小狼和宇文峰三人整装待发,准备结伴回京。虽然刘佺执意说派人护送,但三人还是拒绝了。

    总管刘同早早便吩咐下人准备了三匹骏马。三匹马皮肤黝黑,鬃毛粗旺,一看便知是百里挑一的胡马。虽然比不上汗血宝马,但也是难得的坐骑。

    刘同在一旁介绍,说这是从万马庄特意采购回来的一批战马,从中挑选出来最好的三匹。

    万马庄的战马,远近闻名,价格不菲,速度和耐力都不是一般的马匹能比,军中也只有营长以上的将领才能配骑。

    刘佺和牛仙客皆出来相送,寒暄客套。在他们看来,这京城来的人,始终还是要巴结巴结。

    牛仙客今日要赶回朔方地区,调兵遣将,牵制突厥。待营州事了,他也会进京给皇上祝寿,所以他想方设法要讨好宇文峰,毕竟宇文家在京城的势力不容小觑。

    刘佺今天也要去军营调兵遣将,为讨伐契丹收复营州做准备,所以他极力邀请宇文峰他们去军营参观坐镇。

    宇文峰不想去,于是婉言相拒。作为大理寺的人,他可不想和地方势力有过多的关联,否则容易惹人非议。

    既然来到了幽州,易林原本想去探望一下刘康,顺便见识见识刘康口中的将军王晙。王晙麾下能有刘康这种统领,定非池中之物。

    但他听刘佺说王晙领着刘康以及几千骑兵,和高总管一起护送青离剑进京了,于是只好作罢。

    易林顺着宇文峰的话,也委婉拒绝了刘佺的邀请。

    刘佺目送宇文峰、易林和小狼三人顺着幽州城的长街一路远去。他嘴角溢出一丝冷笑,心里想着,这些个狂妄自大的年轻人,迟早是要吃苦头的。年纪轻轻,想要出头,日子还长着呢。

    在宇文峰他们离开之后,刘佺领着他的两员心腹大将,左骁卫将军李楷洛,左威卫将军周以悌,骑马直奔幽州军营。

    升旗,击鼓,燃火,开坛,三牲祭天。

    刘佺趾高气昂地站在点将台上,拿起牛角,吹了三下长号。

    紧接着,军营的其他号手也跟着吹响了号角。

    一时之间,号角声响彻云霄,震耳欲聋,然后又嘎然而止,惊天地,泣鬼神。

    刘佺望着校场上的十万精兵,个个精神抖擞,心中大为满意,于是开始点兵。

    这十万精兵分为三路。

    刘佺自领一路,为中锋,长驱直进,共两营,一万人,皆是骁勇善战、装备优良的骑兵。

    左骁卫将军李楷洛领一路,为左翼,共八营,四万人,骑兵前,步兵中,弓箭手后。

    左威卫将军周以悌领一路,为右翼,共八营,四万人,骑兵前,步兵中,弓箭手后。

    剩下一万兵马,则跟在三路大军后面,运送粮草,作为后援。

    调兵遣将完毕,刘佺领着两位心腹大将和各个营长进入大帐,开始商讨进攻策略,其中首先面临的问题便是渡营水。

    营水宽而急,是伐契丹取营州的第一道屏障,必须得克服,而且不能有任何闪失。

    刘佺站在地图前,指着那条黑色的线,沉声道:“这营水是天险,要想神不知鬼不觉地渡过去,只怕难。”

    李楷洛立了个军姿,肃然道:“禀都督。末将早在契丹、突厥还有营水两岸安排了眼线。他们都是一流的探子,随时为我军作战提供情报,甚至里应外合。昨夜末将已连夜飞鸽传书,询问契丹、突厥最近的动静,以及营水附近的情况。”

    刘佺点头道:“好!有何消息?”

    李楷洛指着地图道:“今日一早,末将收到几封飞鸽传书,已对契丹、突厥的动静和营水部分地带的情况有所了解。契丹突厥那边正为营州归属而有所争执,貌合神离,正是我们取营州的好时机。”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而且契丹也正好把原本防御营水的军队调往契丹与突厥的交界,防御突厥强取营州,对我军更是大大有利。现在契丹只留了少数骑兵巡视营水,根本不足为患。我们可以事先派刺客将契丹巡视营水的骑兵给暗中杀掉,然后再举兵渡河。”

    刘佺大喜道:“如此甚好!”

    李楷洛恭敬道:“都督放心。我军大举渡营水之时,即使契丹增补的巡视骑兵发现,对方也于事无补,因为等他们叫来援兵,我们早已大军压境,杀他们一个措手不及了。”

    刘佺一拍台面道:“非常好!但凡事不能急进,特别是行军打仗,事无大小,不能掉以轻心。”

    李楷洛点头赞成道:“都督果然深思熟虑,末将惭愧。”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380656/68126743.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380656/68126743.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