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闲小说 > 历史军事 > 为帝十二载 > 第43章 心灰意冷
    在那个夜晚,孙嘉诚的心情格外沉重,犹如笼罩在一片乌云之下。他决定借酒消愁,试图在酒精的麻醉中暂时忘却那些烦恼。然而,当他推开房门的一刹那,他愣住了。他万万没有想到,在这个时刻,堂堂的首辅大臣张廷玉竟然会出现在他的家中,正安静地享用着晚餐。

    孙嘉诚的第一反应是恐慌。他误以为自己白天在朝堂上的冒犯行为激怒了皇上,以至于皇上派张廷玉前来捉拿他。但是,张廷玉的出现并非为了捉拿他,而是奉了雍正的旨意,秘密前来褒奖他。雍正的话语深深触动了孙嘉诚的心:“孙嘉诚,你是我大清朝的忠臣。”

    张廷玉进一步解释了皇上的意思。虽然孙嘉诚提出的降低韩桐的建议暂时无法施行,但雍正已经下令户部,将第一批铜6400的制钱数量从1000万枚降低到100万枚。今后铸造的铜钱,都将按照铜4600的比例进行。这一决策的背后,是皇上对孙嘉诚建议的肯定与支持。

    孙嘉诚听后深感激动,他由衷地感慨道:“皇上真是英明。”然而,张廷玉接下来的话语却让他感到有些意外。张廷玉试探性地问孙嘉诚,对于他前日在朝堂上的咆哮行为,处罚是免不了的,问他愿意接受什么样的处罚。

    孙嘉诚听后哈哈大笑,这让张廷玉不禁感到有些困惑。他问道:“这有什么可笑的?”孙嘉诚收敛了笑容,正色道:“张大人,你未免太小看我了。我孙嘉诚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京官,但我一直以来都不在乎官位的高低。如果我真的在乎官位,也不会在户部与顶头上司发生冲突。皇上恩准了我的条陈,这是我最引以为傲的事情。对我来说,做官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理念,为了国家和百姓的利益。如果我连这一点都做不到,那么我孙嘉诚宁愿不做这个官。”

    孙嘉诚的一番话让张廷玉深感敬佩。他微笑着宣布了雍正的圣旨:“传圣旨,孙嘉诚晋升为都察院监察御史,官升三品。”这一消息让孙嘉诚激动不已,他深知这是皇上对他忠诚和才华的认可与嘉奖。同时,他也深感责任重大,他将继续努力为国家和百姓尽忠职守,不负皇上的期望与厚爱。

    雍正即位之初,为振兴国库,首要任务便是清理户部亏空。经查证,山西的财政漏洞尤为显著,因此他决定以山西为试点,展开国库追款行动。这时,隆科多向他推荐了一位具有卓越才能的巡抚人选——诺敏。诺敏曾在户部担任主事,虽因直言不讳得罪八爷,被冷遇多年,但其理财能力却得到了广泛认可。雍正闻听此言,如获至宝,即刻任命诺敏为山西巡抚,期望他能力挽狂澜。

    然而,雍正的这一决策却埋下了巨大的隐患。在诺敏走马上任之际,雍正发布了一道严令:全国各省曾拖欠库银的官员,若两年内未能还清欠款,将一律革职抄家。诺敏一到山西,便展现出了雷厉风行的作风。他拒绝了所有繁琐的欢迎仪式,径直前往府衙,向全体山西官员发出了严正警告:自己将全力以赴,不辱使命,一年内必须完成国库追款任务。他警告说,若自己受到处分,在场的各位也别想置身事外。

    诺敏以破釜沉舟的决心,迅速向朝廷递交了一份军令状,立下了一年之内完成山西国库追款的誓言。他的这种果敢和决心,无疑成为了全国官员的楷模。他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以铁腕手段整治财政,终使山西的财政状况得到了显著改善。然而,正是这块他用心血和汗水换来的匾额,最终却成为了他政治生涯中难以抹去的耻辱。

    诺敏,作为一位清正廉洁的官员,他的决心和诚意是显而易见的。然而,他过于急躁,想要一蹴而就,却忽略了现实的复杂性。当他下令将军令状分发给各省时,情况开始变得混乱。那些下级官员们面对三百万两的巨额亏空,感到绝望和无助。他们深知,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填补如此巨大的漏洞,几乎是不可能的。

    在这样的背景下,太原县令沙本纪选择了向隆科多求助。他带来了一些仿制的珍珠作为礼物,并向隆科多倾诉了他的困境。隆科多深知,即使将这些人全部处死,也无法在短时间内填补亏空。他明白,诺敏虽然是他推荐的人,但在这种情况下,他必须考虑如何平衡局面。

    于是,隆科多提出了一个解决方案:他建议官员们不要过于拘泥于银子的来源,而是应该先将藩库填满,以此向皇上表示他们的诚意和努力。他认为,只要数字对得上,就可以为天下的督府树立一个榜样。换句话说,他暗示官员们可以采取一些灵活的手段来筹集资金,以满足皇上的期望。

    在隆科多的建议下,官员们如梦初醒。他们纷纷表示赞同,并决定采取紧急措施。他们认为一年的时间过于漫长,他们宁愿自己丢脸也不能让皇上失望。因此,他们决定在半年内确保藩库里的三百万两银全部码得整整齐齐。

    听到这样的保证,隆科多心中稍感宽慰。他知道,这些官员们已经明白了他的意思,并且愿意为此付出努力。他相信,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够顺利完成皇上的期望,为国家的繁荣稳定做出贡献。

    时光荏苒,半年后,此事上报朝廷,引起了雍正皇帝的密切关注。他对此感到无比欣慰,因为据他所知,这位官员清廉勤政,堪称楷模。因此,他决定亲自前往山西。此后,官场风气焕然一新,短时间内便取得了显著成效。为了加大追缴力度,树立榜样,雍正开始大力宣传此事,将诺敏树立为忠君爱国的典范。他亲自为诺敏颁发了一块大匾,上书五个大字:“天下第一巡抚”。如果追款事宜属实,诺敏无疑是实至名归。

    然而,雍正的急躁却让他付出了代价。他的宠臣田文静被提升为河南巡抚,途经山西阳泉县时,恰巧遇到地方官员在收取过桥费。出于好奇,他向一位老汉询问这一规定的来龙去脉。老汉豪爽地告诉他,这是为了追缴拖欠国库的银子。新皇上催得紧,中丞急于表功,便规定半年内还清,于是想方设法向老百姓收钱。过桥要交钱,小煤窑要交钱,甚至听说连妓女结客也要交钱。田文静对此感到十分纳闷,因为前几天皇上刚刚嘉奖了山西巡抚,山西的欠款不是已经还清了吗?他不知道,现在的情况是县骗府,府骗省,省里骗皇上。反正也没人查。

    田文静不仅是雍正的宠臣,更是一个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汉子。他发现这里面有猫腻儿,决心查明真相,为百姓伸张正义。

    在雍正皇帝的龙案前,一份紧急密折静静地躺在那里,引起了他的注意。这是田文镜的奏章,言辞之间透露着对诺敏事件的深度关切。雍正的阅读速度飞快,但这次,他的眉头却不自主地皱了起来。他的内心,似乎也意识到自己在嘉奖诺敏一事上可能过于急躁。

    雍正的手扶上了额头,这个动作,仿佛在试图缓解那份突如其来的内心痛楚。他想到,自己作为新晋的皇帝,急于证明父亲的决策无误,这份急切可能让自己偏离了正确的判断。而此刻,他需要冷静,需要一位得力的人去查明整个事件的真相。

    张廷玉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381501/68627193.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381501/68627193.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