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闲小说 > 都市言情 > 遁甲决天祸 > 第51章 掺沙子
    “啊?”丁锐情不自禁的叫了出来,失望之情溢于言表。他怎么也没想到,这黑胖道长告诉自己的内容这么少!那些压在他心头的疑惑,几乎完全都没有解开。

    丁锐不死心的开口问道:“贾道长,您刚刚说,布成奇门遁甲局的阵法,能够调动空间的能量,产生穿越的现象,几乎达到了和原子弹爆炸相当的威力。那我想冒昧的问一句,您能做到这一点吗?”

    甲子戊听见丁锐直截了当的这么问,脸上的肌肉不由自主的抽动了一下。好像是有点尴尬,又好像是有一点恼怒,然后低沉着嗓子说:“奇门遁甲博大精深,贫道只略通皮毛。按理论上,奇门遁甲根本的作用,就是调动转换不同时空的能量。制造出一些时空穿越的现象,是不足为奇的。不过,贫道本身却是没有这么高的道行。”

    “您都做不到?那当今世界上还有谁能做到呢?”丁锐不依不饶的继续追问。

    “唉……”听到丁锐这个问题,甲子戊竟突然的长叹一声,才幽幽的说道:“奇门遁甲,自黄帝下,流传世间后的三千年中,基本都被帝王垄断。而且,因为咱们国人自私、恐惧、懦弱的天性,师傅传授徒弟总是会私藏秘籍不予相授。以致很多祖法,历经岁月之后,所留越来越少。只有等着历史上出现不出世的天才,才能勉强在一定时期内,将祖传的秘宝加以发扬光大。就拿奇门遁甲来说,最初相传九天玄女传到人间是四千零九十六局。他的第一任使用者,黄帝的宰相风后,就自作聪明的缩减为一千零八十局。再到后来,周朝的姜子牙,又把一千零八十局合并成七十二局。千年之后,汉初张良更是把七十二局自以为是的,简化为阴遁、阳遁各九局。四千零九十六局传下来,不到三千年时间,剩下的就连百分之一都没有了。直到后汉三国出了一个诸葛亮,在他岳父黄承彦手中学会了奇门遁甲。经过诸葛亮的反复研究,他在原本的奇门遁甲中,增加了隐干和暗干的推算方法。诸葛亮也是我国历史五千年来,唯一对奇门遁甲有补充有增添的一位大家。除此之外,其他人不知是因为主观,还是客观?对祖传的奇门之术,无不都是大加斧伐。弄得如此奇术,还没到魏晋时期,就已经百不存一了!”

    “唉……”听了甲子戊诉说的奇门遁甲演变的历史,丁锐也很是遗憾重重地叹了一口气。

    甲子戊说到这里,似乎也有些激动,看了丁锐一眼之后,继续说道:“更让人叹息的事情,还在后面呢!自汉唐时期开始,膏药国就非常崇尚我们国家的文化。不知道具体在什么时候?通过什么途径?奇门遁甲就流传到了膏药国,成了后世膏药国忍术发展的根本。可惜的是,膏药国人并没有领悟我国阴阳五行奇门遁甲,讲求天人合一的精髓。反而一门心思的钻研奇门遁甲当中,术的内容。无数的膏药国忍者,皓首穷经,偏执的一味钻研奇门遁甲中,能量调用,穷兵黩武方面的法门。反倒,置其中的中正冲和,天人合一的大道而不顾。以至于,越走越偏。遭到奇门遁甲内本身所蕴含的能量的反噬,导致整个国民都性格乖张,暴戾恶毒。”

    “原来是这样!”丁锐听后恍然大悟,接着他说:“那应该邪不压正,膏药国的忍术,应该斗不过我们国家的正宗奇门遁甲的呀?”

    “唉……谁说不是呢?”甲子戊说到这里,更是义愤填膺,他用力的一拍大腿,继续说道:“从理论上来说,走歪路的膏药国忍术,肯定是比不过我们正宗的奇门遁甲的。但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早年间的膏药国忍者,很快就意识到,他们所获得的奇门遁甲知识,并不特别完整。真正对比起来,肯定是比不上留在我国的奇门遁甲之术的。他们也曾想方设法多方打探,可是,因为奇门遁甲从来就是皇室不传之秘,一直都由最高统治阶级掌握。所以,努力了很久,膏药国人也始终没有得到真正完整的奇门遁甲的知识。但是,膏药国人非常阴毒,他们想出了另外一个更狠的办法!大概在宋朝的时候,一个膏药国忍者混进大宋王朝的朝廷内部,向皇帝进言说,奇门遁甲有翻天覆地之功,改朝换代之能,绝对不能流入民间。历来我国的皇帝,疑心病都是很重的!心底最怕的就是,百姓造反了。一听奇门遁甲术有这么大的威力,当时的大宋皇帝,宋真宗赵恒,就问这个人,奇门遁甲一直以来都在民间流传,一时之间如何禁绝得了?这个膏药国忍者,趁机就向大宋皇帝出了一个无比阴损的主意。那就是,采用掺沙子的方法!当时由朝廷出资刊印了几万册,共两百多个版本的奇门遁甲书籍,通过各种渠道散布到民间。这几百个版本的奇门遁甲里边的内容,都各自有真有假。既不全真,也不全假。有些地方故意弄得晦涩难懂,有些地方不同的版本间,又故意让它们自相矛盾。最终导致按照书籍所列方法,进行推演演算的,总是时准时不准。有时应验如神,有的事情推演出来,那结果却浑然不之所云。加之,咱们国人,凡事喜欢敝帚自珍,缺乏敞开交流的精神。于是,结果就是,学会了某个残本奇门遁甲的人,纷纷自立山头开宗立派。互相之间,又极尽诋毁攻击之能事,纷纷宣扬只有自己的才是正宗的。”

    “原来如此!”丁锐听到这里,不由得感叹,难怪自己所学的奇门遁甲,就经常出现这种时准时不准的现象。

    “这还不算完呢,”甲子戊目光炯炯的盯着丁锐,继续说道:“后来元末明初,我们国家大地上,又诞生一奇人,姓刘名基字伯温。此人机缘巧合,不知在何处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382114/68460381.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382114/68460381.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