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闲小说 > 仙侠修真 > 浮屠天尊 > 第136章:最后一式
    多年之前,唐荆轲曾经登上天启山,在天启山的霞光阁之前,见到了那个披着黑色袈裟的古怪和尚,知道了那镌刻着二十二个字的门庭乃是以双沟笔法复制了南海夜千寻的意气之剑,所以他极为重视,盘膝而坐不眠不休,观字整整三日,从中悟出了三剑。

    而正是那三剑,使得唐荆轲独步洛水城,罕有能够与其并肩者。

    而今夜,战到此时,竟然也没有分出胜负。

    那第一剑,被陈白帝躲掉了,而后他根据第一剑衍生出了一百三十三记剑招,看似各种并无不同,但是无论是其中的玄气运行轨迹,还是剑招的大开大合转瞬腾挪的变化,都有着本质的不同。

    然而即便是如此变化多端的剑法,都被对方没有任何波澜的全部抵挡住了。

    这所谓的必杀之剑,竟然成了笑话。

    要知道,当初用这一剑战胜父亲手下熊虎鹰豹四大将领的时候,唐庆之都曾经杀过,此剑霸道,出剑必伤人。

    然而对于亲身悟出此剑的唐荆轲而言,他始终有一种很奇怪的感觉,这一剑似乎还没有达到圆转如意的层次,还差了一些,想来若是能够将那一剑发挥到极致的话,伤人之间必然会成死人之剑。

    一招即可分出胜负。

    于是,唐荆轲在用出了那一百十三招衍生出来的剑法之后,便用出了第

    二剑。

    那第二剑,与第一剑完全不同,但是却同样都是唐荆轲观字而悟出的剑法。

    洛水城中人从来不知,唐荆轲曾在天启山悟剑有三。

    第一剑为攻。一剑寒光,光寒十九州,出剑必伤人。

    第二剑为守。一剑化作万千,为万千之间,风雨之中斩剑而风雨不进,乃是绝对的攻剑,更是绝好的防守。

    这一剑用出的时候,整个主楼光芒万丈,即便是陈白帝,能够好整以暇轻松应对前面的一百三十三剑,但对于这一剑,险些身死。

    那仿佛无穷无尽永不熄灭的剑芒乃是唐荆轲以体内浑厚玄气运行到剑身之上,从而产生变化,使得手中三尺长剑与自己彻底融为一体,故而极为强大。

    兵器,乃手足之延伸。

    寻常修士,炼气三重境界之时,体内玄气只能够运行到四肢百骸,而对于兵器,绝对没有任何共通,绝对不会相连,因而神通境界之下的交手,往往都是赤手空拳,鲜少会有用兵器者。

    这也是神通境界之下,罕见顶尖剑客。

    而神通境之后,体内真气可以外放,与万物交融,比如当时的唐荆轲,手中三尺长剑都彻底变为身体的一部分,而剑芒,更是让陈白帝根本睁不开眼睛,在后者晃神的那一刻,长剑如大江东去,奔流不复回。

    陈白帝几乎身死,长剑纵穿

    小腹透体而过。

    一口血喷了出来。

    也正是那一剑,彻底断了陈白帝体内丹田气海的玄气运转,身体机能几乎完全丧失,连握剑都变得极为艰难。

    唐荆轲已经立于不败之地。

    而那一剑之强,在穿过后者身体的时候,那剑尖之上的锋芒刹那之间爆发开来,竟然将陈白帝身后的一整面墙壁都震碎了,两个人齐齐坠落。

    而现在,面对着陈白帝。

    唐荆轲调整呼吸,准备用出第三剑。

    真正的必杀之剑。

    而对于这一剑,霞光阁前,守阁老人曾经说过:“此剑一出,如你境界气机足够,便是与剑七十二,都可有一剑之争。”

    那老人,曾与万人之师姚千修有过倾力一战,不分胜负。

    陈白帝生死一线!

    ————

    早在数年之前,唐荆轲便在罗浮山悟出了那三剑,三记剑招千变万化,却不是寻常之人能够从中探寻的出玄机的了,三剑悟出之时,天启山中有紫色雷霆奔动,披黑色袈裟的光头和尚大惊,坐看云起,便察觉到唐荆轲整个身体仿佛身处在一片剑芒之中,周身上下已经与长剑合二为一,天启山中,有一块巨大石碑,便是当年南海夜千寻下山之时,所斩出的意气之剑。

    其上剑刻斧凿二十二个字,字字铁画银钩,虽说笔法不如书法大家那般绝顶,但是却有

    着别样的风采,而正是在此时,在唐荆轲感悟出那三剑的时候,这座巨大石碑上的二十二个字便慢慢的开始剥离,幻化成一缕玄气,漂浮在空中,而后缓缓从山顶落下,最终汇聚在唐荆轲的头顶上空,经久不散。

    唐荆轲只感觉浑身上下仿佛是有一座大山在压着,体内气机开始变得极为的晦涩,运转起来很是困难,守阁老人眼见这一幕,心有所感,喃喃说道:“原来是天生剑胚,难怪夜千寻的剑能够寻上你,也罢,终归是你的机缘了。”

    唐荆轲当时很是不解,皱眉问道:“大师,莫非这玄气乃是夜先生的剑?”

    守阁老人点点头说道:“不错,在你悟出那三剑之后,夜千寻的剑气

    便自动人主,给了你这样的一份机缘,小子,老夫说句实话,天启山终究与你没有缘分,你的剑与夜千寻虽然殊途同归,但是他能走的路,你却未必能够成功,整座神州大陆虽然剑不多,但是仅有的这几把,无一不是当世最绝顶之人,所以,你既然一心想要用剑,便不能走他们的路子,这时老夫给你的忠告,听与不听信与不信都在你。”

    唐荆轲拱手揖礼说道:“在下明白,多谢前辈指教。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384332/68881414.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384332/68881414.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