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闲小说 > 都市言情 > 重返九零,开局缘份火花 > 第0011章 春天盛放的山茶花
    张老爷子住的房子,不在村子里,在离村子一里外的山边,像杨远的房子那样,独门独院。

    以前,他住在张建军家里。五年前,他强烈要求,在村子一里外的山边,修建一间房子。

    房子建好后,他与杨远的叔祖父两人搬到新房子居住。

    暮色苍茫,几盏泛黄的灯光下,一栋两层的小楼,伫立在山脚,山边有一排低矮的平房。

    在乡村,独门独院的房子都建有这么一排平房,用来养猪、养鸡、养猫、养狗。

    平房加上三面围墙,将房子围在里面,形成了一间乡村常见的独户庭院。

    杨远与张秀君,跟在张建军身后,来到前院门前。

    杨远看着里面的小楼,表情复杂。这些年,他只是远远看过这间房子,哪怕是他叔祖父住在里面,他也没进去过。

    前世记忆中,三十年后,这片围墙和平房不复存在了,孤独的小楼,坍塌了一个角,浸泡在几十厘米深的水里,无限荒凉。

    从小到大,对于叔祖父杨光荣,杨远心里都有些怨恨。杨光荣是他世上唯一的亲人,但没有亲自抚养他,反而将他送到张秀君家。

    渐渐长大,他的性格,越来越孤僻和自卑,更不太想见杨光荣了。

    成年后,孤僻的他,每天,碾米厂上班,张秀君家吃饭,家里睡觉。生活就是这么简单而平淡,与村里其他人都极少往来。

    从前世的记忆里,杨远知道了叔祖父的过往,唏嘘不已。

    前世五十岁时回到家乡,到杨光荣的坟墓拜祭,当时,他想起这个年少时世上唯一的亲人,童年的时光,历历在目,不禁眼泛泪光。

    追思往事,他忽然明白叔祖父当年的苦心。对于幼小的杨远,放在张家抚养,是当时能给予的,最好的成长环境。

    这比一个糟老头子的抚养,效果好多了。

    想到这里,他心里充满了深深的愧疚,少不更事啊,为何当初不好好相处?

    他22岁离开家乡的时候,对杨光荣的过往所知不多,出于愧疚和缅怀的心理,他找到两个上了年纪的族人,打听了杨光荣的往事。

    十年浩劫开始的时候,那时候还在石州,杨光荣被人揭发,是大地主、大土豪劣绅石州州长的小儿子,被严厉批斗,几乎掉了性命。

    幸得张建军的父亲张富强的拼死保护,极力营救,才拾回一条小命。

    妻子带着三个孩子,与他划清界线。

    1968年,石州搬迁,他跟随侄子,就是杨远的父亲,与张富强一家,还有许多族人,搬到小乐村居住。

    他原来的妻儿,则搬去了其它地方居住,老死不相往来。

    在小乐村,杨光荣与张富强,是一对怪人,两个人经常呆在一起,不太搭理其他人。

    然后,1996年,他因病过世了。

    现在,两世为人,才能再次见到这个唯一的亲人,杨远的心里,莫名地激动万分。

    “发什么呆,快进来啊!”

    张秀君回头看着杨远,娇嗔说道。

    庭院里面,分开为前院和后院。

    杨远跟着他们,穿过前院的间墙,进入后院。

    一棵高大的龙眼树,枝繁叶茂,矗立在后院近着山边的位置。一根粗大的树枝上,吊下来一盏电灯。

    电灯下,摆放着一张木桌子,两位老人家,相对而坐。

    右边那位,黑发浓密,面色冷峻,眼光却较为柔和。

    他就是张建军的父亲张富强,也是张秀君的爷爷。

    左边那位,头上的银发稀稀落落,面容慈祥,眼神却带着一股凄厉。

    他就是杨远的叔祖父杨光荣,正在抽着水烟筒。

    水烟筒,是南方民众常用的吸烟工具。

    只见,他左手托着一支长约八十厘米的水烟筒,右手对着水烟筒中间斜斜伸出的烟嘴点火,嘴巴贴着上端的筒口,啪啪嗒嗒,咕咕嘟嘟地吸着烟。

    “爷爷!杨爷爷。”

    张秀君刚踏进后院,就甜甜叫道。

    树下的两人,转头看着张秀君,苍老的脸上,布满了笑容。

    “爷爷,张爷爷!”

    张秀君身后的杨远,闪了出来,快步上前。

    两人看到杨远,目光顿了顿。

    杨光荣口中,吐出一缕乳白色的烟雾,惊喜地说:“小远,你过来了?好,好,哈哈!”

    张建军叫张秀君去厨房帮忙,拉着杨远坐了下来。

    “小远,听说你今天修好了发电机?”

    张富强急切问道。

    张建军绘声绘色地说了今天的事情经过,两位老人认真听着,看着杨远,惊喜的神情,一直挂在脸上。

    张建军说完后,杨光荣马上问道:“小远,你以后有什么打算?”

    看着三人殷切又迟疑的目光,两世为人,杨远立刻明白他们的心思。

    是啊,今天的事情,相信很快就会传遍十里八乡,以他的维修技术,今天陆武能开出三百元的高薪,难免稍后会有人来找他,给出更高的薪资。

    在乡镇企业蓬勃发展的年代,技术就是金钱。

    杨远觉得,张建军希望杨远留在村子帮忙,而两位老人家,是考虑他在外面的安全问题。

    “爷爷,这一两年,我会留在村子里。以后,待外面的大环境好了,才会考虑外出发展。”杨远笑着说。

    三人不约而同舒了一口气。

    这时,张秀君的父亲张建国和张俊君走了进来。

    “大伯,俊君。”

    杨远急忙站了起来,招呼他们坐下。

    张建国四十多岁的样子,岁月在脸上和手足上都留下了沧桑的印记,憨厚朴实,热情又带点木讷。

    “吃饭啦!”

    张秀君站在房子门口,大声叫道。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385399/69078223.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385399/69078223.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